列为国家最高机密的“禹王宝鼎”并不是谁都能够轻易研究的,即便是曾经有幸见证了“禹王宝鼎”出土的人员之一的李教授。当初宝鼎出土之时,李教授仅仅是匆匆一瞥,此后再无机会接近宝鼎,更不要说是深入研究了。所以,对于宝鼎上究竟是否能够找到有关魔族的线索一事,李教授自己的心里也没有底儿。
二人上车后一路闲话无多,汽车在京城拥挤的公路上缓缓地驶向城郊某军营处,经过重重盘查后在军营内的一处不起眼的二层建筑旁停了下来。
刘局长长出一口气,苦笑着说道:“总算到了,偌大的北京城交通拥堵问题是越发的严重了,区区半小时的车程竟然足足走了两个钟头。”
眼前这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二层建筑守卫却十分的森严。刘局长和李教授亮明身份后,守卫又打电话确认无误后才允许二人进入建筑内。走进楼内,李教授发现这里和普通的办公场所毫无二致,不由得皱了皱眉。
李教授这一细微的举动被刘局长看到眼里,笑着说道:“怎么?李教授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嗯!自从宝鼎被搬到这里以后,我还是第一次来。虽然外面警戒森严,但是这楼里也未免……,如此国之至宝竟然被放到这么简陋的环境里,是不是有点……太儿戏了?!”李教授直言不讳的说道。
刘局长笑道:“哈哈,儿戏?李教授就没有发现这座看似简陋的建筑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李教授环视了一下整座建筑,目光停在了不远处的电梯门上,“唔……,要说特别的话,一座二层建筑竟然会有电梯间?”
刘局长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哈哈,好敏锐的观察力!没错,简单的外表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这才是真正的内有乾坤哦。禹王宝鼎的发现虽然是我国、甚至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只能暂时列为绝密中的绝密不能公开!到目前为止除了历任和国安局历届分管特殊历史的副局长,当今世上知道禹王宝鼎存在的人只有四位历史界德高望重的专家和你了。我上任以来也只是知道宝鼎的存在,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有机会能够看到实物啊。”刘局长一边说着一边按开了电梯门和李教授走进了电梯内。
走进电梯后,经过视网膜扫描、声音比对、指纹输入,又录入了一串极为复杂的密码后,电梯开始缓缓地向下行驶。大约过了五分钟后电梯微微一颤停了下来.
“呵,真够深啊!”李教授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嗯,为了安全起见,存放所被设置在了楼下五百米的地下深处,防火防盗防核爆,也算得上安全到家了!”刘局长半开玩笑半严肃的说道。
电梯门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约百米的走廊,走廊的尽头一扇三米多高的金属大门拦住了二人的去路。又经过了一次视网膜扫描、声音比对、指纹输入和密码录入后,足有五尺厚的大门应声而开。穿过大门二人顿时置身于一座篮球场大小的大厅之内,空旷的大厅内赫然摆放着九只形态各异的青铜大鼎——禹王宝鼎!
九只大鼎每只高约三米,有圆鼎、有方鼎、有三足的、有四足的,无论是色泽还是外形都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不同。
“这……,这就是传说中的禹王宝鼎?!”刘局长瞠目结舌的表情足以证明其内心的震撼。
李教授表情肃穆的点了点头道:“没错!我第一次见到宝鼎的时候也和你现在的表情一个样儿。五十年了,想不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再一次见到这传说中的至宝!”李教授一边感慨一边忍不住伸出手去抚摸眼前的一只大鼎。
“小李?”这时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从场地深处走了过来盯着李教授问道。
“嗯?”李教授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老人后,一把握住老人的手欣喜的说道:“老陈?你个老东西还活着呢?!哈哈哈。”
“哈哈,活着呢活着呢。”老陈满脸的褶子都笑的堆在了一起。
“身体还挺硬朗啊,他们三个呢?”李教授关切的问道。
“四年前老谢和老谭相继离世,去年老李也瘫了,当年见证了禹王宝鼎问世的五个人如今就只剩下咱们俩了。”老陈神色黯然的说道。
“哦,可惜了。”李教授的眼中闪过一丝伤感,调整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刚上任不到一年的分管咱们特殊历史的刘局长,这一位便是当年见证了宝鼎问世的四老之一陈建功教授。”
刘局长连忙走过去握住陈教授的手说道:“我和陈老之前有过几次电话沟通,今天却是第一次见面,幸会幸会!”
寒暄之后李教授开门见山的问道:“老陈,这宝鼎上的文字都破译出来了吗?”
陈老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都破译出来?哪儿有那么容易啊!现在已经译出了七成左右,在我有生之年如果能都破译出来那我就死而无憾咯。”说罢引着李教授和刘局长来到一座底部无足而是一块方方正正的台基的圆鼎旁指着台基接着说道:“这台基上所铸铭文就是九只宝鼎所载内容的题跋了。具题跋所示,这九只宝鼎确为大禹所制。当年大禹治水之时踏遍九州大地,在治水的同时也听到了许多传唱于民间的远古传说。大禹得位之后遂收天下精金制成九鼎,将九州之地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尽刻于鼎身,并将所听到的远古传说整理成文刻于九鼎内壁之上,自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各有寓意成为国之重器。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流传于世的上古典籍《山海经》中所载内容大部分都是源于九鼎内壁上所刻的铭文,但是其内容也仅限于铭文的十分之二不到。所以我们推测,撰写《山海经》的作者应该是夏商周三朝中某一时期的能够接触到宝鼎的人,通过记忆将宝鼎中的部分内容编写成书,也就是《山海经》了。”
“哦,原来如此。那这宝鼎上有没有描述异兽的内容呢?”刘局长问道。
“异兽?珍禽异兽吗?”陈老不解的反问道。
李教授连忙解释道:“魔族,双魔四凶兽……。”
“十恶百八煞?!”陈老接过李教授的话说道,说罢一脸狐疑的盯着李教授问道:“这些内容在宝鼎内壁的铭文中确实有提到过,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既然铭文里有提到魔族,那应该也提到过战士裔族吧?”李教授笑着问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