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识不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何处不相逢(一)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古瑾正窝在墙角里数铜板,她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的,毕竟她身边统共才一百文钱,不对,除去刚才买包子的两文,只剩九十八文,除去一身破破烂烂的衣物和一直贴身放着的木头簪子,就这已经是她的全部家当。

    包子在她怀里热乎着,古瑾将钱揣到内袋里便开始啃包子。

    肉包子她舍不得买,她买的包子是腌菜馅的,皮不算薄,个头却有古瑾一个巴掌那么大,一个便填饱了她的肚子。肚子一饱,她便泛起了瞌睡,蜷着身子往角落里又钻了钻,便心安理得地午休了起来。

    古瑾管在梦里锦衣玉食叫作做了个富贵梦,不巧的是今天的富贵梦才做了一半,便被一阵又齐又重的脚步声给闹醒了。

    古瑾的右前方有块告示牌,脚步声便在那里停了下来。

    来者是一小队披甲拿矛的士兵,领头的把一张白纸往墙上一贴,便道:“现军营急缺人手,具体已在这纸上了,大家伙看一看,有意愿者,再过一个时辰去东街市口找老姜头,凡来者待遇从优。”

    说完,领头的带着手底下人走了,告示牌周围的百姓便围了上去

    “中营杂事,厨房帮厨……”

    “这一下子要招这么多人啊,前几日我看到营子那边冒火光响声巨大,难道……”

    “大婶话不能乱说,祸从口出啊!”

    “诶,我这不是怕征兵嘛,虽然我家儿子今年还没到年龄,但我这还是忧心,哪个识字的念念还写了些什么……”

    古瑾朝告示那边探了探脑袋,见人群聚成一堆一堆地在议论,便仗着自己身形小没人在意,捂着心口的铜板,钻到了告示牌前。

    古瑾细细想着刚才的人说的话,老姜头她是认识的,老姜头每个月都要和随军戏班子的班主结钱,在被送到随军的戏班子后,她和老姜头打过好几次照面,当然最近看得最清的一次是昨天下午。

    古瑾隔着衣服摸了摸怀里的九十八文钱,这钱是她昨天将一个小将士送回军营后,大将军让老姜头给她的,大概是奖赏的意思。

    古瑾认识的字不算多,五岁前还有人教,五岁后便没人管了,所以也只认识些最基础的,她从上往下看告示,看到最后便只记得些数和零散的字:“……五百文一月……厨……三百文一月。”

    一文钱难死英雄汉,虽然她还现在还没有山穷水尽,但是也还是需要个可以谋生的职业。

    古瑾在心里计较,她来边城时就是跟着军营戏班来谋生,现在去军营里找点事做做管吃管饭还有钱拿也不错,那么多数字肯定对了不少位子,再加上原先她就在随军戏班子里打杂,总能碰上她会做的。

    想罢,她便往东街市口跑。

    怀中的钱叮铃嘡啷响着,古瑾跑到了市口便等在那里。

    估摸着过了大半个时辰,一个下巴处有颗黑痣,看起来很精明中等个子的小老头,领着四个将士沿街走了过来。

    古瑾一瞧,和脑袋里的对上了,便凑到他跟前先说了句:“姜叔好。”算是打了招呼。

    与此同时,老姜头倒是一愣,既而表情也也有些微妙,跟着说了声:“是你啊。”

    古瑾直言道:“姜叔,您看我这虽拿了赏钱,可这一百文我也走不远,我刚看营里头招人,您看我能去试试么?”

    老姜头上下扫了古瑾两眼,哼了声说道:“你既是个一个姑娘,又是个小身板,我就算雇你缝补洗衣,都要比旁人少洗少缝几件,要我说你拿了赏钱便换身衣裳,去城里找份活也过得踏实一点。”

    “姜叔,我虽然力气小,但我能干活,原先我就是跟着随军的戏班子打杂的,若您不放心,你就每个月少给我一百文钱。”古瑾并不放弃,“我是习惯了原先营子里的生活,在外面反倒不习惯了。”

    老姜头道:“你说你曾跟着何班主,我倒没印象,但要说那老何也是挺惨的。”说完顿了顿,“算了算了,你跟着给厨房做个帮厨,每月月钱问我拿,月钱比旁的帮厨少一百文。”

    “好嘞,谢谢姜叔。”说罢,古瑾笑了几下,便往老姜头后头一站,不做声了。

    愈接近傍晚,街市愈闹忙,晚间的菜虽没有赶早的新鲜但便宜实惠,买的人也不少。日光既而变得昏黄,随着街边吆喝声不断,来应征的人也陆陆续续抵达了。

    古瑾往旁侧站了站,将位子腾了出来,便专心地在老姜头身后有一搭没一搭地瞧着。

    蓦地,她的目光扫到了老姜头手上翠色镯子,一般来说,只有女子才会佩戴镯子,但老姜头手腕细,镯子套上去还大了一圈。

    这镯子款式简单常见,古瑾瞅着也有些眼熟,倒是同原先戏班子里的宋阿姐手上戴着的有些相像,通透翠绿,看起来水头不错。

    古瑾愣了愣,心下虽然疑惑,但隐隐又觉得宋阿姐的翡翠镯子要比这个晶莹许多,这个镯子已经略显得暗沉了,遂不做声,看着老姜头点了几个人,跟着大队就往军营里走。

    日出东方,日落又至西方,东刘国东面靠海,西面却不太平,时不时会有各种外敌的侵扰,古瑾所在的便是这西边的边陲小镇,也是整个东刘国看日落看的最清楚的地方。

    无限天光并成一条线,将云头染得橙红,也就小半个时辰的路,天色便越来越暗了。

    刚抵大营,老姜头便一一安排下去,连古瑾在内一共有六个人,凑了个顺头数字,均是衣着破烂,没什么行李的人,到了地方袖子一卷便直接开始干活了。

    军队没有正正经经的厨房,拿石头在空地中围几个炉子,架几口大锅,大锅饭便可以煮了。

    管事的叫米荣,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个子大,体型健硕,看起来也要比老姜头憨厚许多。

    军队里搅大锅菜的勺子巨大,米荣将勺子抗在肩上,看着古瑾有些吃惊道:“你是新来的吧,个子那么小,还是个姑娘,这也不能给你安排什么重活啊。”

    古瑾赶忙上前:“米叔,我什么苦都能吃,您……”

    没等古瑾说完,米荣便打断道:“那这样吧,你先去给左侧的四处炉子看看火,往里面添添柴,等饭食做好了,你就将几处大帐的饭食领了往那里送,今天头一天先让小米子给你领领路。我们都是大老爷们,你一个小女孩就不给你安排什么重活了,送完餐再去收个盘子然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