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纱衣岛验收【补周一更新】第(1/2)页
夏曦是坐着一架小型飞机去的纱衣岛验收工程。
毕竟纱衣岛和波伦岛的距离也有700公里之多,当初李子涵许诺将纱衣岛交给夏曦开发,也是因为微屿联邦自己也并没有多少能力开发距离主岛这么远的旅游资源。
不过纱衣岛的国际机场已经建好了,比波伦岛的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还要快一些,设计日流量可以达到500架次,也是相当可观的,当然前期的流量肯定是不会有那么高的。
一个小小的岛国设计两个国际机场其实也是挺无奈的,但微屿联邦的国土范围跨度并不小,如果只设置一个国际机场,互相之间以国内航班连接的话,对旅客还是很不方便的,给机场的压力也不小,你总不能要求旅客完成旅行之后再坐24小时的游轮在纱衣岛和波伦岛之间来往吧。
目前提交了飞行计划的也就只有澳大利亚、纽西兰、香江等少数城市,或许要等纱衣岛的知名度打起来之后才会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吧。
这次验收工程,BMA公司方面派出的负责人也换了一个,不是上次负责工地施工的汤姆先生,而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姐姐。
据说长得漂亮的小姐姐能够让人心情愉悦,至少对华国技术宅来说是这样的,也能更方便让对方爽快地签下账单。
纱衣岛其实是由一组岛屿组成的,纱衣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也用来代称整组岛屿。
坐着小型游艇,夏曦在卡维尔的带领下逐一登岛进行工程验收。
其实建筑性能方面的验收工作星梦旅游的人已经做过了,但是老板觉得顺不顺眼也是验收的重要项目。
其实在还没降落的时候夏曦就已经感觉很舒服了,工程结束之后专门修整过的沙滩,搭配澄澈碧蓝的海水,与BMA公司建设的度假设施交相辉映,自然而不突兀。
纱衣岛上的瀚海明珠大楼也是整个工程上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50多层的钢结构建筑,漂亮的玻璃幕墙和不远处的海岸沙滩交相辉映,两百多米的高度虽然算不上什么高楼,但是在太平洋上已经算是比较难得了。
这栋建筑还能抵抗8级地震和13级台风,即便遇到15级台风,理论上也不一定有事,顶多是一些比较傲娇的部件可能会受到损伤,以及必定要翻新玻璃幕墙罢了。
BMA在纱衣岛上建造的自然不止这些,还有岛屿上一些比较低矮的度假村和建筑物,主要的风格也有两种,一种是比较稳固的纯钢结构搭配玻璃结构的建筑,这是为商业区提供的,另一种则是具备热带风格的仿木屋,抗风等级虽然比不上地标建筑,但是也不至于挂个台风就出事得大修,这些则是为更具热带风情的度假村设计的。
另外的岛屿上,类似瀚海明珠的地标级的建筑就没有了,夏曦也烧不起这个钱,但是次地标级的酒店还是修了不少,毕竟就一幢瀚海明珠哪里够几家酒店分的,瀚海明珠的设计入住人数也只有5000人左右,加上度假村也只不过能多提供一千人的住宿,在夏曦的计划中是远远不够用的。
纱衣岛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大陆架上的珊瑚礁和独有的热带鱼群资源,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地段稍微差点影响也不大。
BMA公司也很贴心地在几座岛屿上都留下了很多广场,用来举办各种各样的晚会的,反正太平洋岛国的旅游基本少不了的就是极具热带风情的篝火晚会,夏曦甚至还在主岛上看到了一个功能齐备的电音舞台……
除了几座大型的岛屿,在珊瑚礁景区的附近,还有独特的海中旅馆,海中旅馆的设计容纳人数不多,只有50个房间,由星梦旅游自己运营。
旅客可以在水下十米的距离,进入全透明的椭球型房间内休息。白天阳光穿过澄澈的海水,珊瑚礁的景色一览无余;夜晚,舱房内微弱的灯光吸引着鱼群在房间外面游过,别有一番情趣。
而且这样的房间内还提供高速WiFi等五星级的酒店服务,当然,插座就不提供了,为了房间的安全,所有需要充电的设备都必须留在海平面上的平台中,由前台代管。
即便价格不菲,海中旅馆也是星梦旅游官网上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旅游项目。
星梦旅游的新任CEO的确很给力,在拿到完工日期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在谈这些地产的出租事宜了,哪怕这时候他才刚上任一个星期。
特色旅游项目虽然是由星梦旅游自己运营,但酒店业务主要还是和希尔顿、皇冠假日这些世界连锁酒店巨头合作的,瀚海明珠花了夏曦超过7亿美元,不过其中40层酒店区域超过6万平方米的面积则是以5000美元一平方米的价格与这些巨头签订了一年的合同,一年后他们享有优先续租的权利,这笔收入目前看上去不是太多,但瀚海明珠并不是只有酒店区域的,下面的商业区和餐饮区也有不少,总面积也超过了3万平方米,这部分的租金就更高了,虽然并没有全部认租完毕,但也带来了接近两亿美元的租金收入。
纱衣岛并不是只有一个瀚海明珠,还有一些其他的酒店和度假村也是对外招租的,虽然热度不如瀚海明珠,但一点也不少。
如果按现在的价格出租的话,整个纱衣岛群岛每年的租金收益就能超过12亿美元,这还是第一年,如果后面旅游形式向好的话,翻倍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整个纱衣岛的开发夏曦就投入了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大约一半用于建设码头、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六分之一用于景区建设,剩下的基本都投入在了房地产上了,如果不是星梦网络赚钱能力可观,后续工程款说不定还有一些麻烦。
大家的认知中国外公司做工程的速度不如华国的工程团队,那是因为工人要求高福利(干工程还要8小时工作制,不接受调班,能快到哪里去),加上工程的甲方往往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政府机构,自然动力不足。
但你只要给够了钱,国外公司的海外建筑效率一样不会低,欧洲的工人对福利要求高,还磨洋工,他们大可以找华人劳工、印度裔劳工,同样的工资,N倍的效率,一天两班工人,一样是每班八小时工作,反正做海外工程只要不违反当地法律就行,没有义务理会欧洲政府提出的那一堆保证本地公民就业只能聘用本地公民的规定。
夏曦本来可以省点不少,只要他拿出一个铁铝合金配方,就能让钢结构建筑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