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一代圣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番外继后的前世(一)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感并不高,所以朝廷对新皇针对女真的行为态度也有些暧昧。

    只有两朝老臣襄阳侯,也就是先帝定下的辅政大臣之首,对此强烈的反对,这倒不是说他对女真有什么怜悯之心,而是因为女真不管有没有异心,名义上已经是大周臣属。

    新皇只是为了练兵,没抓到女真把柄便想打仗,如此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恐怕是会心寒的,毕竟归顺的异族不只是有女真。朝廷藩属各国恐怕也会借机反叛。

    只是襄阳侯一片苦心不被新皇理解,此时新皇已经开始亲政,对以往规劝他甚多的襄阳侯很是不满,索性听从身边心腹蛊惑,直接在襄阳侯上书威胁请辞的时候同意了,把襄阳侯打发回家了。

    此事一出,朝野震惊,这也是朝廷大臣们第一次发现,他们的君主如此任性,根本就是恣意妄为。

    襄阳侯此人在朝野上下有口皆碑,其人在被先帝托付成为辅政大臣之后,一直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也约束家人不得仗势欺人,可谓是大臣典范。

    即使如今襄阳侯年纪已老,按理说当然可以请辞离去,即使惹怒了圣上,圣上不愿忍耐,也该全了老臣颜面,仅仅允了襄阳侯请辞,却无一丝赏赐,甚至冷落。

    要知道普通大臣告老的时候,还有朝廷赏赐,封赠虚衔致仕。堂堂襄阳侯竟然只剩下一个家传的爵位,实在让人心寒。

    此时太皇太后得知之后大怒,她当然清楚襄阳侯是少数没有一丝私心的忠臣,皇帝如此不智,太皇太后一面训斥皇帝,一面令人安抚襄阳侯,意图让襄阳侯打消告老的想法。

    只是襄阳侯已经下定决心,坚决告老,且还上了折子,将爵位传给长子,一心不想再理朝政。

    显然襄阳侯心寒之余,也不愿再和新皇闹太多矛盾了。

    太皇太后清楚襄阳侯的自保之心,叹气之余允了襄阳侯的请辞,还首次插手朝政,对襄阳侯退下之后的赏赐封赠均一一下旨,让皇帝也有了不满。

    皇帝针对女真的行为自然是告了一段落,很快皇帝又找到了其他兴趣。

    只是谁也不知道,皇帝这一任性的举动,竟引发了一个很可怕的后果。

    皇帝被人驳了面子,之后更加任性,朝中看了襄阳侯差点晚节不保的局面之后,自然不肯在出头,时日一长,朝野皆是一派安静。

    这样的情况下,承恩公以及太后也渐渐抖了起来。正巧这时候女真一族的族长得知自己一族竟然差点遭了大祸,心生寒意的同时,也开始思考自保之策。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