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两世为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四章、北海隐修的低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于得水听了,就看了看说话之人,回答他道:“二报,你明天跟我去一趟飞鲨帮,参拜神仙,如何?”

    原来刚刚说话之人叫二报,名字也是古怪得很。

    二报听了于得水的话,也很高兴,就说道:“于大哥,参拜神仙这等好事,你叫上兄弟同去,兄弟哪能推辞?”

    “就这么说定了!”于得水道。

    又有人说道:“于大哥,我们去参拜那飞鲨帮的神仙,图的是个啥子呢?”

    于得水听了,就得意地笑了:“我说张老北,你是真没见识呢还是信不过你于大哥我呢?”

    这张老北听了,赶紧说道:“于大哥,你是我们的头儿,我怎么会信不过你?

    我只是不明白,大哥你去那飞鲨帮参拜他们的神仙,这还不等于是向飞鲨帮低头么?在先前,我们没少跟他们冲突过,这么去,合适吗?”

    于得水笑道:“我打听过啦,飞鲨帮请到的神仙说了:‘只要虔诚信奉我,不管你是谁,本大神都会保佑的’。而且,听说这世界上的神仙们开了一个大会,说是要讲公道太平呢!”

    张老北就说道:“大哥,我们又不是三岁孩子,你哄我们做什么?你又不是神棍,那飞鲨帮的李梦轲也不是神婆,你们怎么能知道天上神仙的事情呢?”

    “别扯你娘的后腿了!我的消息自是来源可信的。”于得水说道:“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于得水果然带着二报往东边大名海一带来了,目的地自然是飞鲨帮总部。

    于得水到了人家门前,又有求于人,于是客客气地通报求见。

    飞鲨帮帮主李梦轲虽是女流一个,却也是拳脚过人,当时就要跟于得水比划比划——

    两家有过节,李梦轲之意,是要跟于得水来个以武会友——以比武来化敌为友,然后才能答应于得水的请求。

    化敌为友之后,于得水就带着二报,在李梦轲的带领下,进了飞鲨帮总部,参拜大神去了。

    ——这大神是谁?恰恰是那如玉龙。

    如玉龙走的路跟李子清倒是相似。他在碧落金钗世界里,跑到妖界去了,见识了祭神的风光之后,特别是听说了灵山城城主李子清的事迹之后,如玉龙心说:

    当初在三角城中,我与叶经秋叶三哥的老婆相思夫人斗了个平手,不料到这边又听到了飞仙宫大宫主李子清的事迹!这李子清,可是我如某人的学习榜样啊!

    还没等到如玉龙在妖界闹出动静呢,他就机缘巧合,得了大造化,实力突飞猛进,跨进仙道一阶,飞升出了碧落金钗世界,恰恰是来到了这平育天洪荒凉山世界。

    如玉龙飞升来到此界,一露头就是在这北海被称作大名海的这一带。

    如玉龙呆上不几天,就知道了北海之中多海妖,于是乎就在飞鲨帮中做了祭神。

    如玉龙在炼制方面也颇有天份,手中不乏灵器级别的法宝,随手赐下两件,告诉他们说这是“祭宝”,可以保佑飞鲨帮的渔民。

    消息很快传开了——于是就传到了于得水的耳朵里。

    如玉龙这么做,并非是不这样做不行;而是在这一界,如玉龙已经听说了叶经秋在此界建立了太平门,又创立了太平仙道同盟。

    如玉龙暗想,我若是就这样直接去太平门,或是加入太平仙道同盟,只怕别人会看轻我,只道我是拉叶经秋叶三哥的大褂襟沾光的哟。

    如玉龙要创建自己的势力,然后再以之加入太平仙道同盟,那时,风光自当不同!

    此时如玉龙端坐祭坛,接受于得水的参拜,然后赐下一件灵器法宝作为“祭宝”。

    于得水喜出望外:没想到一次成功!正要离开时,就听大神说道:“于得水,你且慢!本大神有事吩咐你!”

    原来,如玉龙要建立一个“祭神盟会”,只是他手下修仙者却是没有的,只好打起了海妖的主意。

    如玉龙想抓捕一批海妖来当自己的手下。

    北海海妖,其实就是北海中的妖族修仙者。近海岸边的海妖,修为境界比较低,自是不入如玉龙的法眼。如玉龙想有抓住那修为境界高的呢,却自然就惊动了他人。

    这他人之中,恰恰有个北海隐修。

    北海隐修很快就弄清楚了如玉龙要做什么,北海隐修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一条计策——挑动太平仙道同盟内乱!

    于是,北海隐修如是摇身一变,换了一副嘴脸,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修仙者,境界不高,只在灵道三四阶左右。

    这北海隐修不是以妖修身份出面,而是以低阶人类修仙者出面,摆出一份谦虚低调的姿态,前来拜访如玉龙。

    北海隐修既换了面目,名字也不再是叫做北海隐修了,而是换上了当初在尘世时的名字:乐明风。

    乐明风来到飞鲨帮,一众飞鲨帮凡人等自是发现不了他。但如玉龙却是发现了,而且发现得很清楚:

    这人不是个修仙者么?此来意欲何为?

    不待如玉龙有所问,这乐明风就自报家门道:“大神,小修乐明风,听说大神有意建立一个祭神会,小修不自量,意欲投奔大能高人,还望真人收留!”

    如玉龙虽是天赋颇高,但对于北海隐修这样一味低调,隐蔽颇深的老狐狸,却也是一时难以看穿。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也就是这样,初次相交时,虽说是内心深处不免猜疑,但人是社会动物的天性决定了人的潜意识深处是愿意互相信任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这两个说法:一个说法说的是“一见倾心”;另一个说法叫做“倾盖如故”。

    试想,若是人类同类之间,骨子里不是愿意互相信任,而是互相防备,只怕这两个词语是不可能产生的。

    至于平时人们在生活中感受不到这个精神深处互相信任这种潜意识,一则是因为它毕竟只是潜意识,另一则因为平常的生活,没有提供这样领悟的机会。

    于是乎,就有了所谓人之初性本恶这样的恶劣看法,至于什么“优胜劣汰”啦、“竞争”啦、“适者生存”啦等等歪理邪说,纯粹是把人降低一格,放到无知的禽兽类来看,只看到人的动物属性,泯灭人的人性,可谓比之于禽兽了!

    这正是所谓:心中有佛,所见皆是佛;心中装的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