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埃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45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海上偷渡,哦不,应该是海上登陆作战。乌曼也算是一位老鸟。

    在某游戏里,乌曼可没少指挥德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搭乘澡盆强渡英吉利海峡,顺便夺下敌人港口什么,见的多了。

    特种作战,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实中的特种作战并不如游戏里那般简单,需要考虑到非常多的因素。

    就比如说,乌曼的部下大部分连训练使用冲锋枪的时间都没有,自然也就无法熟练发挥出冲锋枪的威力。

    要从海上发起进攻,摧毁以军位于海边的重炮阵地。不光要会熟练的使用冲锋枪等自动武器,还要求会游泳并且要能克服晕船才行。

    临近凌晨,乌曼召集了全体人员,将伊斯梅尔·希利纳上校的命令向大家进行宣读。命令符合上述条件的人选走出队列,200多人几乎淘汰了一大半的人员。队伍内只走出了三十几人。

    这三十几人全是来自亚历山大港周边地区的拉希勒部族,不少人当过船员与渔夫,精通水性与行船。

    人数有些少啊!

    以军可不是受人拿捏软柿子。如果参照美军的M1式240毫米炮兵连,以军大概拥有4门法制240毫米大炮,想必这次行动要面对的敌人,也要近乎百人吧!

    至于第九营,第十四团的士兵,并没有多少人自愿响应,莫非是......

    算了,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乌曼不愿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次的任务是什么。我的兄弟啊,我不会强迫你们做出选择,也不会要求你们无条件服从。愿意去地就跟上我,不愿意冒险地就留下吧”乌曼站在走出来的三十几人面前。

    “兄弟们,我们都是生活在拉希勒部族的血亲,整个部族都在看着我们啊。我们生死与共,胆小鬼在我们的部族里绝无立足之地!”拉贾德最先开口说道,他走到乌曼身旁转身向其他人问道“大家说对不对”!

    “对”。

    “生死与共”。

    乌曼拍拍拉贾德的肩膀,对他说道“说的很好,听着提劲”!

    “少尉,我们...”第九营、第十四团的一些指挥官有些犹豫,也许他们也在为胆怯而感到自责吧。

    “明天,你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身,回去休息吧”乌曼没给他们开口的机会,便直接命令队伍内的其他人解散回营。

    “是,解散!”几名指挥官向出战的人员敬礼致敬。

    “为了胜利”。

    “为了胜利”!

    待所有人离开后,乌曼才小声地默念“胜利会使我们更加团结”!

    ......

    次日,凌晨1点。几艘满载着几十名头戴德式钢盔身穿以军军服的埃及士兵的小渔船,借助从塞浦路斯岛与非洲来往的英国货船掩护,悄悄的向北驶去。小船躲在货船旁,乌曼相信以军的陆基雷达绝对无法发现有几艘小船偷偷靠岸。

    海上突袭成功的一半是不被敌人发现,而另一半则是找准适合登陆的海滩。

    在没有GPS导航定位的时代,夜晚航行最难的就是选取参照系坐标。参照物要有参照价值,要醒目,要让人看上一眼便能够确定自身位置。

    现在是凌晨一点四十分,驻足于一艘渔船甲板上的乌曼拿起望远镜,利用月光寻找参照物。

    乌曼把参照物定位了阿什凯隆港口附近几公里长的防波沙堤上。之所以选中防波沙堤,是因为沙子里的杂质会反射月光。

    在月光较好的时候,从海上望去整座防波沙堤,就如同不停闪烁夺人眼目的灯塔。

    从海岸边若有若现的光点上看,这招的效果还不错,乌曼非常容易的就找准正确的方位。

    “汗阿斯隆在防波堤的南部,大概是...”

    “少尉。大概要向南偏上几度,我们要冲滩吗”?为了顺利完成计划,乌曼专门挑选了熟悉海事的士兵进行领航。

    “好,冲滩”!

    乌曼站在狭窄的甲板上,与其他几人对照了一下时间。凌晨一点五十分,海水开始退潮了。随着海浪快速退去,渐渐的防波堤下瞬间出现了一片可供渔船冲滩的沙地。

    准备行动,乌曼命令向其他渔船打信号灯,准备冲滩。待在甲板上的士兵以闪光点为信号,传递着命令。

    为了方便指挥,乌曼根据班组不同,而划定了渔船冲滩的顺序。

    最先靠岸的是搭乘拉贾德班组的船只。他们那个班组除了携带一些武器外,还携带了一些木板与缆绳。

    当拉贾德班组冲上沙滩后,他们便会将木板从船上抬出并扔到地上,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要在泥潭上铺开一条可供通行的道路,并让船只固定。

    多一手准备,就多一份成功。乌曼可不想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泥滩之中。

    紧跟拉贾德班组身后的便是乌曼等人。待所有人员上岸后,一举向以军的重炮阵地进行突击。而此时此刻,乌曼正在整理身上的武器弹药。

    为了这次行动,乌曼给每一名突击队员的配备了一把冲锋枪。

    由于装备冲锋枪型号有施迈瑟、斯登和伯莱塔三种,所以乌曼特意重新分配了冲锋枪。

    拉贾德的班组装备一挺轻机枪,九把斯登冲锋枪,另一个班组也是如此。斯登冲锋枪就不必多少了,每名突击队员都是相同的配置。

    而乌曼的班组没有装备机枪,只是单纯的装备四把德制mp40冲锋枪,五把意制M1938冲锋枪。

    每把mp40配有5个弹匣,每把M1938冲锋枪配备16个弹匣。

    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会给意大利冲锋枪配备那么多弹匣啊。乌曼本来想回答“无可奉告”,但又怕你们说我是精神罗马人,是意吹分子。所以,我只能解释一下。

    乌曼在仓库内找到了意大利冲锋枪的附属弹药包,弹药包可以装载16个弹匣。前八后八横形排列,而且前后两面可以穿戴在身上。再加上冲锋枪使用的30发和40发两种弹匣,一共是580发。

    意大利冲锋枪使用的是意式9x19毫米手枪弹,这种子弹是9毫米鲁格弹的削弱版,威力只有鲁格弹的四分之三。但是意大利冲锋枪的枪管较长,子弹有效杀伤距离足足有200米。

    从保护武器枪管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