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种恨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47、两三年便足矣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日朝上议的是精减禁军一事。

    本首辅上任虽不久,但翻阅锦国禁军名册,也发现了些许不对劲的地方。

    首先是这禁军的名目五花八门,什么忠勇、神武、龙骧、虎威、护圣、安驾、兴国、奉都,瞧着千奇百怪;再者是这禁军的数量令人瞠目,册子里载着的有近十万人;最后便是这禁军的素质让人担忧,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逾六十的老翁和不及十二的少儿竟占了约一半的人数。

    从这老翁和少儿中,我竟发现了一些熟悉的人,比如兵部侍郎谢远鸣年逾古稀的亲爹谢振方,比如户部侍郎郑一查不足十岁的小儿子郑春禾。

    我自然晓得程遇这皇位做得不安稳,她想扩充禁军保护自己本无可厚非,尽管这禁军里也有一些训练有素的,比如去南国府逮捕我的那些,但总体来看,她养了一大半不能打仗的蛀虫——但这蛀虫被人安进禁军的队伍,同其他的精锐受着同样的优待,领着同样的俸禄,花着同样的军费,且皇帝陛下养的这帮禁军,军费开支是常规军队的三倍。

    这是一个骇人的数字。平时,二十个农民才能养得起一个士兵,这般算下来,六十个农民才能养一个禁军。我不认为程遇会大发慈悲拿自己的钱财来养兵,所以曾专门去问过户部刘侍郎关于禁军军费开支一事,那侍郎回答我说,当年丞相高蜀、户部尚书李敬堂贪墨案抄没得来了大笔财宝,填充进了国库,怕是皇帝陛下究其一生都不能花完,所以这些钱财的一小部分就用来养禁军了。

    “这些钱财的一小部分就能养得活十万禁军?”我哑然失笑,自然知道户部尚书陈兰亭的手下不会太配合我的询问,于是用折扇敲了敲掌心,靠在官帽椅上悠游地审视他道,“你是不是以为本首辅是女人又是新来的,对政事不熟所以容易骗?诚然我是好骗的,但你家皇帝陛下最近可对本首辅可是听之信之宠爱得很,我去她面前参你一本隐情不报,你怕是被送进那炼丹的仙炉都有可能。”

    他这才慌里慌张地跑进户部档房,马不停蹄地捧出来一本厚厚的田赋册子,战战兢兢地给我讲这些军费花销是如何一点一滴从百姓手上抠出来的,生怕怠慢了本首辅自己会被送进丹炉里变成灰。

    我便是从那时候起准备精简禁军。

    折子是三天前递上去的,彼时程遇只浅翻了一遍就放起来了,告诉我:“放这儿朕先看一看,三日后再答复你。”

    三日后,恰好就是今天,崇安王殿下上朝的日子。

    今日程遇果然信守承诺,专门把折子拿出来同殿上各位大臣聊了聊,她道:“朕觉得首辅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如今军费开支浩大,将禁军里老弱病残之类剔除,保留部分精锐是缩减军费的好办法。”

    诸位大臣不知是不愿言,还是不敢言,听到程遇讲这是好办法,便纷纷附和着对对对、是是是、好办法啊好办法。

    程遇又道:“这几日朕也同陈大人核查过,老弱病残这一部分占禁军数量的一半左右,削减之后这禁军体量便少了一半,这一半里再把胆小无能之辈削掉,最后怕只剩余四分之一了,这样少的禁军恐无法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的,朕也担忧啊。”

    大臣们便迅速调转墙头,一眼望去,一张张脸上都换上满程遇同款担忧,纷纷惆怅唏嘘对对对、是是是、令陛下担忧啊领陛下担忧。

    我看了看同我站在一排的崇安王,他虽然没加入那群墙头草的跟着摇啊摇,但也垂着眼,手指搓着衣袖上的银线,一副管他呢、爱谁谁的自私模样。

    陈长风趁机上前一步,拜道:“臣以为应再补招三万勇武之士充入禁军,以担负家国重任。”

    我暗自算了算,缩减七万余,再补招三万,这数目也不是不可以,便点了点头。

    可我又突然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以前那十万禁军就是兵部招选的,若再把禁军招募事情交给他们去做,保不齐他们又要徇私,弄走一堆蛀虫,又请来一群硕鼠。

    于是也上前一步与陈长风并列,抬袖俯拜,提议道:“陛下,臣以为招募禁军乃关系到家国安危的大事,应设立严苛的标准,并任命铁面无私的能臣去做这件事,不然按照兵部以往的标准,这批老弱之军恐怕刚回家板凳还没坐热,便又被他们召回来了。”

    身旁的陈长风终究没有忍住,气得胡子抖了抖,正要同我理论几句,却听龙椅上的程遇敲了敲手中玉扙,开口道:“不知秦爱卿想让哪位能臣去监督此事?”

    我赶紧道:“臣以为崇安王殿下堪此重任。”

    不远处的崇安王搓衣袖的手蓦地停滞,他缓缓抬头朝我看来,桃花眼中一半是疑虑一半是嫌弃。

    陈长风还没开口,那边的陈兰亭赶紧上前道:“陛下不可,崇安王有藏兵之嫌,让他招募禁军事务无异于割肉啖鹰以身饲虎啊。”

    那边传来一阵舒朗的笑:“陈大人莫慌,本王也没答应去招募禁军啊。本王在府中喝茶养花钓鱼作画,疏狂随性自在惬意,可从来没想过去做这种苦差。”

    面纱后的程遇好似笑了一笑,声音也轻快起来:“秦爱卿也听到了,崇安王殿下不愿意担此重任,不知你可还有其他钟意的人选?”

    便是在此时我才意识到,我虽官居首辅,但整个锦国朝堂,却找不出一个人靠谱的官员,来帮我让这个国家变得稍微好一些。

    我内心泛起一阵凄笑,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模样,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帝京初夏略显燥热的日光,道:“那位领着俸禄却天天不上朝的赵孟清赵大人,也该出来晒晒太阳了。”

    “那就劳烦秦爱卿去请赵大人了。”程遇的语气里颇有一些看戏的意味,仿佛料准了我是请不动这位常年不上朝的遵神的。

    但总要试一试才知道。

    散朝之后,本首辅故意先行一步,跑到钟启殿前的石桥前,守着桥上的石柱,等着崇安王这只兔子撞过来。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怕错过一次又要等半个月,于是我不得不再回去找他。

    别说,经过小太监的指引,我还真在一处宫墙深深的小院子里发现了崇安王,那院子着实荒凉破败,好像常年风吹雨打不曾修葺过,于是院墙上裂开了一道二指宽的缝。

    缝助我也哇,让我隔着一堵墙都能把里面的场景看个完整。

    入眼处,崇安王正同一个妙龄女子说话,那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