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娇雀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制灯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灯市?”

    庄寅负手从殿外走进来,已经换上了一身厚实保暖的青黑棉衣,面上笑吟吟一片:“说起来,这燕京城的上元灯市,为师也有许多年未曾见过了。”

    杨承君见了礼,笑问:“老师可想去瞧瞧热闹?”

    庄寅哪里能不晓得他的心思,笑瞥他一眼:“想去也去不成。明个儿大有可能是个雨天,灯市可摆不出来的。”

    庄寅出门在外多少载,对天气变化也算是有些总结和感悟。这明日要下雨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基本是不会错的。

    杨承君苦着脸。

    庄寅乐呵呵直笑,又道:“灯市去多了也甚是无趣,难得竟能让殿下如此记挂。倒不如今日免课,将时间交由你们做灯,也算是让你们三人互相熟悉,顺道儿解解闷,如何?”

    岑黛眨了眨眼:“自己动手做花灯?”

    一旁荀钰眼里也有些讶异和好奇。

    庄寅笑眯眯点头:“是。”

    说着转头看向杨承君:“若是我记得不错,每年宫中也会准备许多花灯,今日便是正月十四了,想来宫里已经准备好了一应材料罢?”

    “应当是准备好了。”杨承君眼中一亮:“我这就让小德子去取些过来。”

    庄寅笑着颔首。

    目送杨承君快步出了正殿,庄寅又看向其余两人:“先将殿里的东西收拾好罢,腾出空地出来。”

    岑黛和荀钰二人应声,手脚麻利地将各自桌案上的笔墨纸砚收拾进了一旁的大架子上。

    不多时,杨承君笑眯眯地回来了,身后还跟了几名摆着竹条等物的宫人。

    杨承君自幼无母,自个儿的亲爹璟帝又是个极其正经严肃的,是以他在宫中几乎不曾游戏撒欢过。今日难得听说要亲手做些精巧的小玩意儿,面上是掩盖不住的欣喜。

    难得见到自家殿下如此表情,小德子一头雾水地领了一众小黄门进了文华殿,庄寅一并将他们留下,允了他们一道做花灯。

    “第一步,得拿着竹条编出稳固的竹篾子……”

    庄寅坐在靠背雕花一上,手里示范着动作。

    身前一溜儿围坐了三个弟子,都坐在小杌子上,一瞬不瞬地看着庄寅的动作。

    个子娇小的岑黛坐得舒坦,身旁另两个身量修长高大的青年却是很不习惯。腿脚伸展不开也就罢了,勉强维持姿势坐了一段时间之后,还觉得腰酸背疼。

    庄寅瞥了二人一眼,忍着笑,吩咐不远处一众宫人:“去取软垫来罢,都席地坐下。”

    杨承君和荀钰这才松了口气。

    庄寅浅笑吟吟地编好了手里的竹条:“可得好生注意了手,待竹篾子的形状出来了,再用浆糊固定住关节,安上盛放烛火的托底。”

    话毕,他手里已经做好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竹篾架子。

    岑黛眨眨眼,小心地捣鼓着手里的小竹条,不一会也成就了一只类似的小玩意儿。

    杨承君够着脑袋学她的动作,瞪大了眼啧啧称奇:“宓阳好生厉害。”

    岑黛扬起下巴,笑吟吟道:“姑娘家总是心灵手巧一些的。”

    听得这话,杨承君一顿,眼里带了几分揶揄:“心灵手巧?比如今年年前时,宓阳送给父皇的那只兰花荷包?”

    岑黛笑脸一垮,嘀咕:“都说了那是荷花……”

    身后的几名宫人都是晓得那夜的事的,俱都垂首低低的笑出声。

    旁边荀钰不动声色抬眼,眼里神色晦暗不明。

    两人说话间,其他人的竹篾子也都已经成了。虽然歪歪扭扭的,不过到底还算稳固。

    庄寅点点头,继续道:“而后再取拿七彩的灯笼纸糊上去,记得留个口子。等到纸张干了,便可在上头作画题字。”

    糊纸较之编竹篾更加考验技术,岑黛糊皱了几张纸才算是将竹篾糊得圆满了。

    等花灯晾干的这一阵子,众人又手忙脚乱地开始编下一只竹篾子。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往后一群人的动作都更加熟练。

    庄寅早已停了动作,边锤着手臂边盯着几人正在晾的灯架,眼见着已经干透了,笑眯眯备受朝着众人:“成了,花灯已经干了,该怎么鼓弄着上头的花样,你们自己打算。”

    那厢众人闻声,忙将花灯抱至跟前来,捏了毫笔寻思着如何下手。

    几人一琢磨,都决定让荀钰作画,岑黛题字。

    岑黛笑得阴森森的:“表哥闲来无事,不如给宓阳磨墨?”

    杨承君笑脸一滞,摸了摸鼻子:“你倒是会使唤。”

    却仍是十分听话地端了墨石和砚台过来了。

    几个宫人还在制作花灯雏形,嘀嘀咕咕地一合计,低声道:“太子殿下磨墨,宓阳郡主题字,荀家大公子作画……这灯若是流到外头,岂不是赚翻了?!”

    小德子一拍那人脑勺,轻声斥道:“瞧你这出息!若是真的得了那么一盏,供起来都是蓬荜生辉的,整那些银子作甚?”

    几人懵懂点头,愈发觉得小德子说得有理,低声称赞:“还是小德公公精明!”

    庄寅笑眯眯地靠坐在金丝楠木雕花椅子上,看着那头一群青年少女有说有笑,恍惚忆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满眼都是暖色。

    因着文华殿里并未备彩墨,加之花灯上的糊面并不大,荀钰只随意提了狼毫勾了梅兰竹菊。

    杨承君眼睛里流光溢彩,温声同岑黛道:“宓阳瞧瞧人家的兰花,再看看你在荷包上绣着的花样。”

    岑黛白他一眼。

    杨承君忍着笑,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转而又问荀钰,有些好奇:“说起这画作,我在京中似乎只见过荀大公子画景画物,从不见荀大公子画过人。”

    荀钰一手提着广袖,目不斜视地盯着笔下晕染开的墨迹,平静道:“心下不喜画人。”

    杨承君稍稍讶异:“如此。”

    岑黛并未注意二人谈话的内容,只一心一意地提笔蘸了墨汁题字,行云流水,如锥画沙。

    杨承君缓缓淡了脸上的笑,温声道:“‘花市灯如昼’,宓阳莫要忘了这一句。”

    岑黛眉眼弯弯:“成。”

    荀钰瞥过来一眼,好生打量了几眼那纸面上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