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刺猬小姐向前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 何承前与苏淮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给林佳倒了一杯梅酒,苏淮也给自己满上啤酒。

    牛肉放在炭火上,渐渐生出了浓郁的香,七成熟的时候,苏淮已经将肉夹起,送到了林佳碗中。

    “在国外,想要吃这样的一份肉,必须要开车一个半小时去唐人街的中国餐厅,但那边提供的菜品,永远与国内不太相同。我十六岁出国,十八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回国,第一餐吃的就是烤肉,那天啊,我一个人吃了四个人的分量,吃到想要吐,却还不愿意停口。”苏淮语气轻松,故意讲的有趣。

    取了一片生菜,苏淮卷好了牛肉,却没有自己吃,而是送给了林佳,“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做这些事时,那么的自然而然,好像是已经做了千百遍,一切都是天经地义。

    林佳接过,咬了一口,味道真的很好,齿颊留香,吃了第一口还想要第二口,即使胃口并不好,也突然有了好好吃饭的冲动。

    “好吃。”林佳真心的称赞。

    “我继续烤。”苏淮看着她在微笑,自己也渐渐变的轻松起来。

    来时,他已在微信里向林佳承诺过了要讲故事,那么不必林佳催问,话题自然而然的便转到了那里。

    “我和何承前是亲戚——”苏淮这样子开始了话题。

    林佳一怔,盯着苏淮的脸看了好一会,恍惚的想起第一次见到何承前时,之所以越看他越讨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觉的他跟苏淮有些像。没想到,这种相似并非是平白无故,而是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在。

    “我十六岁的时候正是叛逆期,在原本的学校呆的很好,可是家里偏要安排我出国,我爸妈的朋友,孩子全在国外读书,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如果走的不是这样一条路,出去聚会都觉的很没面子。”苏淮笑着给林佳送过去一块烤蘑菇,“于是,我的意见成了最不被考虑的部分,念到初二,我就被丢进了语言班,恶补半年英语,家人已办好了出国读书的一切手续,买了一张飞机票之后,就把我扔上了飞机,飞往国外。”

    林佳只负责认真听,认真吃,偶尔举杯与苏淮轻碰,随他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并不催促。

    这样的聊天,闲适放松。

    苏淮在不知不觉间,神情变的缓和了许多。

    烤肉店内,客人来来往往,这略显嘈杂环境,将他的记忆引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苏淮到了国外,被寄样在了一户外国人的家庭之内,但除了他自己以外,周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平时相处的人也是陌生的,语言不通,生活不畅,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全都有种强烈不适应的感觉。于是,坚持了三个月,苏淮开始闹着要回国,他用了上所有能够想象的方式,不管家里谁来劝都不肯答应,拒绝交流、拒绝学习、拒绝出门,最后甚至开始绝食。

    但苏淮的父母,态度也是强硬的,他们认为这样一条路,对于苏淮来说是最好的人生安排,那么,小孩子一时的任性只需要稍稍安抚就好,等他适应了习惯了,将来会感激父母今天的冷酷逼迫。

    而何承前,就是苏淮父母用来安抚孩子所选择的最佳方式。他是家里的一个亲戚所生的孩子,与苏淮年龄相仿,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一家三口靠着微薄的薪水度日,即使不吃不喝苦攒二十年,也没那个条件供养何承前去国外读书。

    当时苏淮的父母跟何承前的父母承诺的是,将何承前到苏淮身边去,陪伴着苏淮一起完成学业,何承前出国和学习所需的费用,由苏淮的父母来承担,而在苏淮学业有成,回国发展之前,何承前也必须一直呆在苏淮的身边,照顾苏淮,陪伴苏淮。

    这种安排,有点类似于古代富贵人家为家里的公子少爷找了一个伴读、陪读的小书童,最初用意和安排都算是好的,自家的孩子有了同龄人的陪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孤独感减少,适应能力增强;而何承前也得到了原本永远不会拥有的学习机会,他的人生会因此有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和改变,只要他努力、用心,将来所拥有的人生,将是不可估量的光明灿烂。

    然而,在何承前出国的第二年,何承前的妈妈生了很严重的肾病,家里的存款全用在了治病上,但最终这个病还是一路恶化下去,最终只有唯一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换肾。何承前的爸爸卖掉了家里的房子,为妻子换了肾,为了赚钱,他白天工作,晚上出去兼职,很快本来就不很健康的单薄身体也出了问题,他原本就患有的糖尿病,操劳过度,出现了几处并发症,这下不只是兼职做不了,本职工作维持的也很艰难。二个病人,轻松的将这个家拖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而这时候,何承前的父母选择了向苏淮的父母求助,他们的儿子是由苏淮的父母出资在国外读书,那些费用已经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他们不好意思开口借钱,就试着想跟苏淮的父母商量,看能不能让何承前休学返回国内,辍学出去打工,来维持这个已经没有希望的家庭。

    那时,何承前与苏淮已经是很好的朋友,有何承前陪伴在左右,苏淮的配合度比从前高了许多,一切正朝着特别良好的方向发展,苏淮的父母当然不愿意破坏掉这一切,夫妻俩本来计划着要拿出一笔钱来,借给何承前的父母暂时度日,没想到,何承前的父母连等待几天的耐心都没有,违背了约定,给何承前打了电话,将家中的真实情况告知给了他。

    何承前本就是一个早熟且懂事的孩子,知道了这些之后,立即提出了休学回国。

    苏淮的父母连夜飞到国外,劝说何承前要多加考虑。他那时还不到十七岁,即使辍学去打工,一个月也赚不到多少钱,养活自己都艰难,更别提去负担起父母的医药费。

    而就在这时,何承前主动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苏淮的父母能够考虑。

    他愿意辍学,不再由苏家供养着在国外读书,从陪读的身份改为为苏家打工,他依然会留在国外,陪伴苏淮,照顾苏淮,鼓励苏淮,履行之前的约定,直到苏淮学业有成,回国发展为止,何承前省下来的高额学费作为工资,交给自己的父母去治病,这样一来,除了何承前自己放弃掉的美好未来之外,所有人的预期目标依旧不变,苏淮父母也不必多余支付费用,何承前的父母也有了治病救命的钱,算的上是皆大欢喜。

    就这样,何承前从‘伴读书童’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