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凤飞三求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青梅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许翰林的声音,正竖起耳朵待要听个仔细,已有小丫鬟捧着盘子鱼贯而入,却是四个干果盘子,四个鲜果盘子,干果不外乎是桃李枣杏脯本不足为奇,只现在仍是冬日,却能凑成四个鲜果盘子当属不易,且都是北方难得一见的橘,石榴,葡萄,龙眼一类,想必是夏日里送进京,在地窖冰室里细细保存许久的。不多时又上了摆盘精巧的八个冷盘,尤其是摆在正中用肉脯,小黄瓜,萝卜做成的孔雀开屏,栩栩如生,色味俱全,再辅以浮雪酒,更觉冷菜入口清脆爽香。黄氏此时笑道:“记得耿将军家的小姐是个能喝的,看雪要喝,作诗也要喝,是个无酒不欢的。”

    想到过往,张氏也唏嘘道:“她跟着父兄喝惯了烧刀子,这样的酒怕是一坛子也不够她下饭的。什么看雪,作诗,她不过是找个由头蹭酒喝罢了。”

    黄氏掩嘴笑:“说的正是,酒过三巡也不见她吐出只言片语,眼神清凉的很却要推说醉了,被扶下去还要顺走一坛子。”

    张氏不禁失笑:“原来是她家里正为她张罗亲事,管的极严,正馋酒呢。”

    黄氏问道:“啊......那不知她后来选中了哪家良人?”

    张氏叹了口气道:“本来是柳家,也就是现在的柳御史家,只是后来家里牵扯进先太子谋逆案,虽未抄家,却也受了连累,父兄被罢官,她也退了亲,举家外放了。”

    先太子莫逆案牵连甚广,受波及的又何止耿家,一时间大厦倾覆的名门世族不知其数。西街菜市口血流成河,砍下的脑袋十个就有一个是当朝一品,教坊司天天抬出寻死的官娟,任你以往千金贵躯,此时也不过破席一卷,抛尸荒野。

    黄氏只做看不到张氏落寞的神情,又指着刚上来的一道热菜道:“许夫人一定要试试这道菜。”

    张氏定眼一看,却是一道色泽金黄的葫芦鸡,她笑着夹了一块放入口中,肌肉酥嫩,醇香咸美,很是入味,赞道:“府上一定有一位老道的秦菜师傅,这样正宗的味道京中的大师傅们可做不出来。”

    黄氏笑道:“我这里哪有秦菜师傅,不过是小女跟着她父亲去过西安,又得知夫人原是西安人,就盯着灶上的厨娘们试做了几日,如今得了夫人口彩,这些时日的母鸡也不是枉死了。”

    张氏有一些动容,看陪坐的陶文姜温文雅致,又有心思必是个娴静体贴的人儿,陶文姜让侍候着的小丫鬟为张氏换上一杯青梅果酒,对她一笑道:“这酒换作翠玉酿,最能解油腻呢。”

    张氏小酌一口,果然入口清香,让人气舒神爽。暗暗想道,干果用清茶来配,这冷菜,热菜配酒也是不凡,更勿论菜品上上之味,非钟鸣鼎食之家没有这般的气派和底蕴,陶府发家不过数年,这等做派怕是黄氏从娘家带来的,陶家根基尚浅,可陶文姜却有着百年底蕴的外家,如此算来家世不算差了,只还看不透公爹的心意。

    心思转了一下,她笑着对黄氏道:“夫人真是好福气,我现在也觉得家中一屋子小子甚是烦人,倒不如养一个鲜花似得小女儿,又好看又可心。”

    若公爹当真没有这个意思,也就不会让她这个做人继母的也赴宴,不过就是摆出两家和好的架势,来相看他最得意的长孙儿媳罢了。

    文姜得了夸奖,也只做羞涩,更显乖巧。

    就听前面一声中气十足的“好”声,随后一个小丫鬟转过屏风走过来,屈膝行礼道:“二奶奶,二爷请姑娘过去。”

    黄氏示意文姜:“快去吧。”

    待文姜走后,才问小丫鬟何事。

    小丫鬟脸色红了红,小声答道:“厨房上了一条大鱼,奴婢不认得......”正说着,有两个小丫鬟抬着双层的铜温锅上来,底层透过镂空的雕花还能看到红彤彤的炭火,上面一层却是浅浅的大圆铜盘,内里鱼肉焦香弥漫,待铜锅摆上桌,众人才看清,一条硕大的清江鱼身上铺满了辣菜,花生,豆腐块,又有炸的金黄的小鱼摆了一圈,小鱼头朝下浸入咕噜咕噜滚烫的汤汁里,张氏哎哟了一声,笑着对黄氏道:“这是个什么做法?我也没见过呢,姐姐给我们讲讲。”

    黄氏听她改口叫姐姐,也亲昵起来:“这八成是我们家丫头鼓捣出来的新菜,我也是第一次见呢。”吩咐那小丫鬟:“你去前面认真听着,回来好讲给我们听。”

    小丫鬟忙不迭的跟去了,不多会儿便回来说给黄氏听:“奴婢听姑娘说,清江鱼本就细嫩,捉回来也要用山泉水细心养着,吐尽了沙子更是肥美,再用盐巴,香料,胡椒粉腌一下,架上枣木烘烤,最后放入这盛满了鲜蔬的料汁中小火慢炖,用炸的金黄的小鱼儿摆成一圈,这大鱼入味,小鱼儿焦脆。”

    张氏一尝,果然如此,清江鱼果木熏烤过,清香诱人,小鱼儿酥脆,且汤汁中还有笋片,蘑菇,萝卜也都浸满了鱼汤入了味,满意得对着黄氏道:“我公公是爱吃鱼,会吃鱼的,怕也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的美味,想必今天是尽兴了的。不知道这菜可有什么名字没有?”

    黄氏看了小丫鬟一眼,那小丫鬟忙回道:“许学士确实很高兴,也问了姑娘,姑娘说还没定下名字,许学士便让大家一起参想。”

    张氏很感兴趣忙问道:“那前头的大人们都想了什么名字?”

    小丫鬟笑道:“许少爷说这铜锅汤汁翻滚,不如叫做四海鼎沸,许大爷却说不如游龙入海有气势。许学士一时拿不定主意,就问姑娘,二小姐说她心里也有一个名字,叫做带子上朝。”

    妙啊,张氏小叫了一声,对黄氏道:“文姜这丫头真是千伶百俐。“心里却想不管是四海鼎沸还是游龙入海都贴这菜式,却不必带子上朝得公公心意,这名字怕是起到了公爹心坎坎上了。

    黄氏只笑了笑道:“她小丫头哪知道轻重,随口说着好玩的。”又问那小丫鬟:“老爷可说了什么?”

    小丫鬟回答:“许老爷笑的可开心了,说这道菜若传开,带子上朝怕是读书人家的必备菜了。”

    她说得热闹,陶文姜也从前头回转来,张氏打趣道:“给我们看看,长辈们可给足了赏?”

    文姜摊开了手,露出白嫩粉红的掌心,委屈道:“半颗金豆子也没得着,伯母疼我,酒肆里报菜名的小二还有几文茶钱呢。”

    众人顿时笑成一团。文姜在笑声中给自己斟了一杯果酒,轻挑起嘴角,总算没浪费青禾这许多心血,不信许学士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