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办法,那我们必须得回去处理此事,但会留下一半人手继续参与殿下的秋捺钵大会。”海撒奚将“秋捺钵”三个字故意加重了语气,显然他也是料到这会引起这个矛盾,却仍毫不犹豫。
朱植点头道:“可以!你们的事最好当然是你们自己解决,还要与朵颜卫的脱鲁忽察儿商量好,不然以后并入北契丹行都司,绝不能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他们自己怎么做,朱植大概猜得到,有没有变数什么的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也是鞭长莫及。当天中午,海撒奚与塔宾帖木儿带上火儿赤离开了甫答迷城,哈儿兀歹派了人随行,西阳哈率兵相送出城不远就回来了,不然十里是要送的,可他并不笨,也猜到路上可能会出些事情。
八月二十六日,朱植率两万马军及诸部使者骑从三千余人一路浩浩荡荡再出发,至九月初一中午到达五国城附近(黑龙江依兰县)。五国城其实叫五国头城,位于混同江(松花江)、忽儿海河(牡丹江)与呕罕河(倭肯河)之间的巨大河洲上,城池当然也是土城,周长也只有六里,因女真人不善维护,城池只剩一个土围子。
这个地形情况是西阳哈事先告知,有其作为向导,朱植率大军到南面三十里的河流分叉变窄处,几片沙洲地河段上,浮桥早就搭建好了,虽说有点豆腐渣工程的味道,浮桥上走着也晃荡得厉害,但大军车马队还是可以勉强通行,足见女真人对这次大会的重视。
西阳哈与文廷震各率三百马队作为前锋先渡河到达对岸,很快与与率兵在此亲迎的兀狄哈大族长杨木答忽先搭上话,随之才通知主力大军过河。
虽说浮桥是女真人为明军准备的,但明军也不能擅闯,这个礼节不能出错。朱植也改骑马随主力过河登岸,后续马队辎重要好久才能全部搬运过来,接下来要按礼仪规制,要打起全幅仪仗军阵北上。
不过这些事有下属文武官员们主持并操办好,王府官夏良卿、宁庸、侯二、田易等人一起张罗,很快在桥头五六里处选了一处稍高的平地铺上大红豪华毡毯,摆上铺地朱红宽大平榻、六折屏风及朱漆浮雕九龙纹宝坐,仪仗与仪卫及文武百官也一并就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