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整个辽东倭患最为严重的地区是哪里,那么李成桂会告诉你,当然是朝鲜啦!每年的三四月间,季风由北向南时,流亡的倭人武士们只需抱着一块木头就可以顺洋流漂到庆尚道、全罗道沿海打家劫舍,抢掠人丁和财物。
所以每当这个季节,朝鲜的军队也是急吼吼地在备倭,可不像大明有成规模的水师,倭人真大举进犯那就是送菜,朝鲜虽有战船,但都是小型浆帆船,用作捕鱼还凑合,作战的话通常都会送给了倭人。
李成桂篡夺王氏高丽也有一两年了,但至今未得到大明册封认可,因此在这年四月开始着手剪除后患,将前王氏高丽宗室全部诛杀。当然了,一些地位不高没什么威胁的漏网之鱼纷纷改姓隐藏,李成桂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了。
毕竟对一个国家来说,人口基数是很重要的啊!然而,好巧不巧,就在这个时候,大明辽王府与辽东都司派使者过来了。在边境的时候,辽王府审理副丘世明、辽东都司经历曹骥便递交了表文照会,但这更多是个礼仪,不会有任何实际事项写在上面。
本来这时李成桂正差臣属去汉城修建景福宫,打算迁都。因为平壤离大明边境太近,这太不安全了。另一方面则是半岛南部的原高丽世族拥有大量的田地庄园却不想纳税,常借口倭患悄然扩军,这若纵容下去,李成桂感觉王位要坐不稳了。
尽管这两位大明使者是地方所派,但在李成桂眼里仍是天朝上国来使,可不敢怠慢,高规格接待,并派了靖安君李芳远、刑曹议郎咸傅霖一起到鸿胪寺驿馆试探大明使者的来意。
一番寒喧客套,丘世明便顺势先声夺人,语带玩味地笑道:“本官奉辽王殿下之命,一进入朝鲜境内便听说,前高丽宗室竟被诛杀殆尽,何其过也!想我朝圣上,便是俘虏的北元余烬也赐以财物释还,朝鲜如此行事恐非长治久安之道啊!”
咸傅霖顿时愕然,满脸尴尬之色,因为这事他也参与了,此时便不好解释,转头看向李芳远,希望他能转圜。
“尊使恐怕是误会了,如今倭寇猖厥,此是倭人武士所为,我朝鲜一向效大明之礼仪,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呢。”李芳远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倒也想到了一个好借口,便他忽然醒悟,自己是来试探大明使者来意的,便接着问:“朝鲜如今正大举备倭,尊使此来应该也不是兴师问罪吧?”
丘世明适当提一提便放过此事,毕竟他志不在此,便微微一笑释放一定善意道:“靖安君想必也已听说,我朝辽王殿下亦在辽东备倭,正打算兴建水师船队,朝鲜若有倭寇侵扰情报,不妨报与大明,由辽王府与辽东都司助你们剿灭。”
李芳远面色一变,飞快与咸傅霖交换了一个眼色,让大明来帮忙剿灭倭寇,这事李芳远可不敢答应,因为朝鲜的水师太糟糕了,如果大明水师真来了,那时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谢过辽王殿下的厚意,但此事小子不敢擅自决定,须报与大王再作定夺。”李芳远赶紧婉拒,同时心里猜测,辽王府来使究意是什么意思,若真是为了倭寇,这事就麻烦了。
丘世明感觉拿捏得差不多了,终于改口道:“当然了,备倭是长远之事,我们大可容后再慢慢商谈。靖安君想必心里有数,去年辽王殿下征讨猛哥帖木儿向贵方借调了十万石粮食,那么今年就要开始偿还,不知贵方可急需用粮?”
“尊使也知道,朝鲜正在备倭,所以嘛……”李芳远听了心中一喜,如果大明要还上粮食,那当然是赶紧还啊,还等什么?
丘世明见对方也没再提猛哥帖木儿那点事,看来是暂时打消了进军辽东腹地的打算,那么接下来也就顺理成章,当矛盾隔阂消除就可以谈谈生意了。
不过丘世明带来的货物都停放在定辽右卫的凤凰城,与曹骥轻装简从到平壤,只带来了一些货物样品,皮货与羽绒服对朝鲜一方吸引力不大,但皮质柔软,做工确实好,以朝鲜硝制生皮的技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个水准,因此李芳远有点纠结。
但是等随从士兵将水泥玩给他们看,几天之后,李芳远自己找上门来了,言称李成桂想用水泥修建景福宫,李芳远自己也想买水泥经营自己的平安道。
不过当问明价格,李芳远和咸傅霖惊呆了,两百贯一桶?如果不买皮货与羽绒服,这两百贯一桶都不卖?我等着接收粮食,你竟然给我看这个?
李芳远与咸傅霖气得七窍生烟,拂袖而去。这事捅到李成桂的小朝堂很是争吵了一番,不过水泥确实好用啊,买还是得买的,那再压压价吧。
经过几轮讨价还价的拉锯战,最后水泥是一百五十贯一桶,皮货与羽绒服比在南京批卖的价格也高了三成,当然朝鲜方面是不知道的啊。
丘世明也是无奈,朝鲜又不傻,若真按朱植的提价,这次出使就要黄了,毕间朝鲜太穷,并没有太多的存粮可支付,否则人家买不起啊。于是马上派人从定辽右卫运货到平壤,同时让朝鲜一方准备粮食。
这笔生意仅是五百桶水泥就足够还上去年的借粮,同时还能从朝鲜拉走二十万石,再加万多件皮货羽绒服,朝鲜一下就欠了一屁股债。拉下来全年,朱植只需派人来收粮食就行了,因为存粮的大量流失,朝鲜也没了战争潜力,南京朝庭对这生意也不可能有二话了。
就在丘世明派人回广宁,让朱植安排船队来平壤拉粮食时,南京乾清宫内,老朱看完朱植的凑章不禁谓然叹道:“唉!年轻人就是没有耐心,诸位爱卿怎么看?”
坐在老朱御案右下侧的有兵部尚书茹瑺、户部尚书郁新、工部尚书严震直,此时三人听了不禁对视一眼,半晌都没有接口的意思,还是严震直先回道:“辽河岸边出了石油,这个大用没有,建个炼油厂也花费不了多少,可要将大辽河与辽河套甩手给工部,这有点说不过去,哪有做事半途而废的。”
“这么说,工部不愿接手,户部也不愿出钱粮,兵部也不想迁移军户喽?”一般单独接见重臣时,老朱的态度是很好的,就算意见相左也很少发怒,可若在朝堂上大家一吵,老朱通常会大手一挥就决定某事,这时反而很有耐性。
郁新板着脸,很不满道:“仅是去年修建王府加上修河堤的花销已经让山东官府叫苦连天了,即算是工部接手治理辽河套,但辽王要备倭,朝鲜能买到多少粮食?朝庭终归还是要出钱粮,这治理辽东的事也不急迫,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