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与大明同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29章 快给本王烧烧烧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相比于广宁城池狭小,大宁城周长足足有二十四里,是广宁的两倍那么大,宁王朱权自从年初之藩就开始改建王府,此时工程进度已进行到一半,如果顺利,到明年就可以全面峻工。

    城内的大宅院行宫里,朱权坐在正堂桌案后听完都知宦官张济的禀报,良久狠狠地一拍桌案,满脸恼怒地讥讽道:“可恶!可恨!孤的好十五哥啊!你可真是钻进了钱眼儿里,让孤知道了水泥的妙用,如今又卡着不卖,这不是故意刁难想抬价么?”

    “可不是么?如今没有了水泥,干活儿的工匠们都觉着那墙砌得不牢靠,可奈何辽王又不肯卖……”张济一脸委屈,又有些好笑地说:“上次两百桶卖了一半给谷王,那可是两百贯一桶哎,可谷王殿下也是个妙人,居然还派人来买,现在该如何打发?”

    若是朱植听到这话简直要惊掉下巴,他是完全想不到,宁王居然丧心病狂地将水泥的价格卖到了两百贯一桶。

    “那有何说道的?谷王可是在修筑宣化城,王府还没动工呢……”朱权翻了个白眼,面露若有所思之色,接着又道:“张大伴!你说……本王是不是走错了方向,这水泥看起来并没什么特别,明明其中掺杂了石灰,可这个配方为何总试验不出来?否则谷王的生意接过来,那就能很快回本了啊。”

    “是这个理儿!但是奴婢此去并没有见到水泥工场,楞是没打听到一点水泥配方的消息啊!”张济苦着脸道。

    朱权毫不在意地一挥袍袖,冷笑道:“那又如何,本王不缺钱,你马上召集人手,先给本王烧石灰,其他的看是什么材料,待本王慢慢炼制,总要探索出配方来。”

    “奴婢遵命!可辽王那边还要不要派人去?河北运过来的粮食越来越往宣府谷王那边倾斜,大宁这边又快缺粮了啊!”张济愁眉苦脸道。

    朱权气急,怒吼道:“缺粮就运盐去朵颜三卫买羊充粮,水泥也还要买,再转手卖给谷王,那个该死的杨夏不是会来事吗,让他再去把配方弄到,这次买不到五百桶就别回来!”

    “好嘞!奴婢这就去安排!”张济躬着腰退出大堂,提起袍服下摆小跑着去忙活了。

    大宁城北有一道横亘的山岭,辽时称为七金山,蒙古人则称为彻彻儿山,山脚下一些丘陵地区遍布青灰色的岩石,宁王府修建所需石料场便在此处。

    离采石场不远处一座小山坡下浓烟滚滚,密集分布着许多的土窑,其中正在烧制石灰,因为此处的岩石是青灰色的石灰石,烧制出来的石灰品相很不好,呈现出一种灰色,并不雪白,这让朱权很不满意,但又没什么好办法,若从别的地方采购,转运花费太大,便只能自己烧。

    在这窑区另一边山脚下有个单独的小窑,旁边还有两排房屋一座大院,此时一队车马来到院外,宁王朱权从马车上下来,径直步入院中,里面忙碌的一些军户纷纷见礼。朱权并不理会,快步进了里屋,里面是一个宽敞的梁架大厅,并没有分隔出房间。

    大厅一头靠墙处是一堆堆颜色各不一样的石块,旁边空地上还有一堆黑泥,此时一名杂役正赶着一头套了辕的耕牛在黑泥里践踏着发出滋滋的声响,更有一种刺鼻难闻的气味。而在另一边角落处,还堆着几种鲜活的草药,以及一些锯断的短木、青紫两色的竹筒。

    大厅靠西一头则有几座灶台锅釜,上面以陶管相连,正有白气袅袅而升。灶台下几名生火忙碌的黑衣道士听到动静纷纷注目,但又很快低下了头,其中一名身着青色道袍,身前纹有白色阴阳鱼图案的五十来岁道长躬身执礼道:“贫道紫虚见过宁王殿下!”

    朱权用袍袖扇了扇鼻端,满脸厌恶之色,勉强伸手虚扶道:“紫虚道长免礼,忙活了这么多天,还是没有进展吗?”

    “殿下明鉴!既然称为水泥,又是青灰色的土灰,沉而不扬,粘而不腻,那么必是草木灰与石灰混合调配,可究竟是哪种石头烧成的灰,这可不好探明。按贫道多年炼丹的经验来看,能烧成水泥的,必用矾石、慈石、白礜、曾青、丹砂此五石炼制研磨成粉,再与普通石灰混配,或许可成矣!”紫虚道长扳着手指头细数道。

    朱权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又问:“或许炼丹所用的蒸炼之法并不合适,那紫虚道长有没有试试用立窑烧制?”

    “立窑烧制难以控制火候,并不可行!”紫虚道长并不赞同道。

    想起从河北找来这几名道士忙活了上个月,然而什么都没炼出来,朱权心里大为光火,不由提高了声音怒道:“不管可不可行,两种方法都要试试,快给本王烧烧烧烧烧……”

    本以为是召自己来炼制长生不死的仙丹,岂料竟然是烧制这种令人嫌弃的灰粉,紫虚道长满心无奈,只好继续去灶台下忙碌。

    朱权将拳头捏得咯嘣直响,心里愤恨莫名地出了大厅,暗想着本王就不信烧不出水泥,即算试验不出来,那就去广宁探查,一定要找出配方来。

    朱植可不知道自己捣鼓出的水泥已经被宁王给惦记上了,到了八月初,杨文的船队又送来了六万石粮食,并带来了丘世明的信件禀报,据其信中所言,郭铭本来想把两千头牛卖给南直隶官府,但官价只肯给七贯钱一头,于是丘世明联系淮安几家富商,卖到了九贯钱一头,其中有一些小牛价低一点,共得了一万七千多贯。

    而王妃的嫁妆首饰,按朱植所授的方法加以拍卖,也得了一万二千贯,凑合一万五千贯宝钞,总共买到了十五石粮食,将分批运回广宁。

    朱植看完信件掐指一算,到入冬十月底以后,辽东就会下大雪,那时所有的工程都得停工,粮食的消耗就会大大的减少,按现在两个工地共十万人一月要吃掉两三万石粮食,有二十万石存粮能吃到明年五月,那么粮食缺口已经不大,不过若有钱买,还是要多存个七八万石备荒。

    粮食的压力一缓解,朱植心里也放松下来,我皮皮具厂不用他怎么关注,有熟练的皮匠硝制生皮,制成各式靴帽,至于样子款式也不用他操心。辽东官兵冬天头上戴的暖耳就跟后世狗皮帽一样,男女靴子就是鞋底要加厚,照样式大批量做,等入冬就能大卖。

    不过皮裘还是要设计一下款式,按当下人们穿的皮裘其实就是皮毛大衣,或者是皮毛披风,用整块的皮毛拼接,当然里层是硝制后缝上里布,所用皮毛自然是老熊皮最好。

    想起孙晋那边皮具厂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