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众仆之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梵蒂冈的修罗场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己心爱的外甥,皮克罗米尼也一直把它从主教戴到了枢机,虽然没有镶嵌宝石,或是雕刻圣像,但它的意义要远超过那些花里胡哨的新货。

    “我希望你能够不再为那些凡俗的事情而忧愁,”皮克罗米尼枢机说:“我的孩子,你需要明白一件事情。你的卓越之处不在博尔吉亚,也不在美第奇,甚至不在皮克罗米尼,你的崇高只在于你自己,你的智慧与虔诚,你不属于他们,也无需他们为你增光添彩,或者说,恰恰相反,将来,他们会因你而荣耀。”

    ps:

    有大人询问有关于小剧场的内容,emmmm,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地理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题,朱利奥所说的是历史题——以下内容截取自度娘:

    1492年C.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出面调解,并于1493年5月4日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league,1里格合3海里,千米)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根据这条分界线,大体上美洲及太平洋各岛属西半部,归西班牙;而亚洲、非洲则属东半部,归葡萄牙。

    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对此表示不满,要求重划。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德西拉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巴西即根据这个条约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同意的分界线,开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之先河。

    恩恩恩……看到了吧,第二次划分是一个关键点,两个名词是若昂二世与托德西拉斯条约,或许还要加上亚历山大六世,三个日期分别是若昂二世的在位时间,条约签订之间与分界线再次移动的270里格……

    还有就是皮克罗米尼枢机可没一次把牌打完……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