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后,“龙虎将军”杨再思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正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正岩主管政权,而自己得以颐养天年,当然他还是闲不住,依旧协助子孙们治理各自的领地,四处巡视。
杨再思先后娶韩、蒙、马、潘、郑氏,生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其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长子正隆,授知州,与子通蕴驻守武冈。次子正滔,授知郡,驻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正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正约,授知州,驻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正炎,无官,驻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
六子正绾,授知州,驻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正岩,授国公,驻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正嵩,授都司,驻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正权,授太尉,驻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正钦,授都统,驻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正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正衡,授都使,驻守西番。
杨氏集团还以字派“再、政(正)、通、光、昌、胜(晟)、秀(进)”七字为等级,建立严格的领土制度。领地内的潘、邓、蓝、罗、萧等大姓也是采用杨家的七字辈轮回,千百年不变。
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社会平定,各方势力均衡不造声势,得益于杨再思创建的领土制度之功。
五代十国后期,马楚开运四年至南唐保大九年(年),马楚连续发生内乱,楚王马殷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爆发战乱,致使马楚最终被南唐所灭,史称“众驹争槽”。
杨再思想出兵帮助马楚复国,被马希凤给阻拦住了“老小子,以我们的力量,不足以占据荆楚,还是自报为好。”
“凤儿,父王生前赐我玉佩与印信,叮嘱我在楚国危难之时,务必出手相救。”杨再思一脸严肃地说。
“南楚大势已去,复国无望了。”马希凤轻轻叹气。
“凤儿,我是马家的姑爷,坐视不管,于情于理过不去呀。就算拼了我这把老骨头,也在所不惜。”杨再思一拳砸碎了桌上的茶杯。
马希凤坚决不让杨再思出兵“老小子就算我们出兵,千里迢迢打下整个荆楚,赶走了南队,又能怎样?我的那些兄弟们窝里斗,斗得国都没有了……我们还不如趁机壮大队伍,抢到多少土地算多少。”
“言之有理。”
杨再思终于同意了马希凤的计策,不再出兵潭州,解救马家的兄弟……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