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刀捭阖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救驾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真是个悲惨的故事。”皇帝低声感叹道,但是脸色并无任何怜悯或是同情。

    作为一个帝王,他早已学会将自己摘身于事外,以一个绝对的旁观者来判断,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后面的事,陛下,就算我不说,您应该也猜得出来。”张公公带着微笑,看着一脸慵懒的皇帝。

    无非就是堕入深渊罢了。

    “我真的很感谢先帝,真的。”

    “虽然我能在先帝面前出现,都是那群人所设计,而先帝对我的赏识,也大多出于救命之恩的缘故。”

    “但是不得不说,先帝确实是以真心待我。”

    “你以为这样说,就能消减你心中的愧疚吗?”

    “当人在做出违心的事之前,总是喜欢在人前忏悔自己即将要犯下的错误。”

    “不不不,陛下,这一点,恐怕您说错了。”

    “嗯?”

    “我这可不是愧疚,而是后悔。”

    “后悔没有早一些杀了先帝。”

    皇帝愣住了,看着表情复杂的张公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

    层云遮日,洒在两人身上的阳光,稍稍黯淡。

    “如果我早杀了先帝,现在就没这么多事了,也不会有任何的愧疚或者难受。”张公公惨然一笑,又从身后取出一坛酒,一饮而尽。

    “我不懂。”

    “你当然不会懂。因为朝廷上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夸赞先帝的,夸赞他一手缔结的盛世,夸赞他他一手打造的辉煌。”

    “你是他的儿子,但是你又何曾真正了解过,先帝是个怎样的人?”

    “父皇他是个真正有大局观的人,是我最佩服的人。”皇帝的话带着不可否认的威仪。

    “当然,因为你是他的儿子,是他指定的继位者,甚至连你上位路上的敌人,他都为你早早除去了,只是为了让你能更轻松的得到皇位。”

    皇帝默然。确实,他的继位确实显得太过轻松,太过容易,甚至没有人为此丢了官位,丢了性命。

    哪一朝,哪一代,皇位的更迭,不是伴随着明争暗斗,你死我活?

    这位年轻的皇帝不是。

    “你很幸运,先帝为你打下一个盛世的底子,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前进就可以了。但是你也很不幸,因为这条路上你不能有丝毫差错,一旦出了纰漏,每个人都会指责你,而怀念先帝。”

    “你注定一世碌碌无为。”

    “既然父皇将位子传给了我,如何打理朝政,是我的事,和他无关。如果真的因为我而导致百姓陷于水火,那我受千夫所指,又有何干系呢?”

    “如果你接下来的话还是这般的挑不离间,那我劝你还是不要说了。身为南晋的皇帝,任何事,我都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确定,用自己的脑子下判断,而不是听你们在这里一派胡言。”

    “哎呀,陛下息怒,微臣可不是要挑拨您和先帝之间的感情,这天下,谁不知道,您最佩服的人就是先帝呢?”

    “那你为何先前要浪费诸多口舌?”皇帝不知甚解,为何张公公要于他扯这么多无用功。

    “微臣只是想让你超脱于朝堂外,见识一下先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陛下登基后,满朝文武自然不敢说一句先帝的不是,而陛下登基前,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东宫度过,不清楚先帝到底做了些什么。”

    生于宫闱,长于高墙,这是这位年轻的皇帝最真实的写照,虽然他自小饱读史书,跟着太傅学习治国,但是终究还是太嫩。

    嫩到国家爬满了蛀虫而不自知。

    “我方才和你说过,我家十二岁那年,闹了荒灾,你可知是为何?”

    “天灾?”对于这场灾难,皇帝在书中见过。三月未有一滴雨,从而导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呵,天灾,好一个天灾,不得不说,这些文官们粉饰太平的功夫还真是不得了。”

    “那你说说,这其中,究竟为何?”

    “你可知道先帝所修缮的避暑行宫?”

    皇帝点点头,这个他自然知道。这座行宫位于临安不远,三宫夹一湖,盛夏时住在行宫之中,丝毫不觉得炎热。

    “那你可知道,先帝他在修缮这座行宫时,强行将百姓的水渠改道,硬生生阻断了方圆二十里地普通百姓用于灌溉的水?”

    “不光如此,先帝还派人在水渠源头的天波湖处把守,不允许普通百姓去挑水,怕污染了湖水。导致百姓只能在自家钻井打水。”

    “可是你可知道,那儿到底有多少百姓,又有多少田地?靠从井中取出来的水,不过是杯水车薪。那年确实是干旱,但是以前并不是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天气,如果水渠还在的话,最严重的后果,无非是减产,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这一点,确实是父皇考虑不周全。”皇帝默然,面对张公公的诘问,他无法做出任何回答。

    “不过,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荒灾,先帝没派大臣去救济吗?”

    “当然派了,先帝如此英明圣武,怎么会想不到呢?”张公公露出奇怪的笑,“可是那赈灾的官员,好巧不巧,是田关月。”

    “田关月?”皇帝惊愕,“怎么会是他?”

    皇帝是知道这个人的。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也不例外。他登基后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这田关月。

    抄家的时候,从田关月家中抄出白银近一百万两,接近临安城及其周边一年的税收,皇帝还记得那些银两被抄出时,百官震惊的表情。

    “田关月的姐姐,您应该是知道的。正是先帝最宠爱的妃子,田妃。当年正是受了田妃的蛊惑,陛下才将赈灾一事,交与那田关月所处置。”

    “你有何证据?田妃早就死于火灾,你是如何知道当年事情的真相?”

    “自然是田妃自己所说。”张公公的脸色很恐怖,“她一开始很嘴硬,直到我割去了她的鼻子,将蜈蚣放了进去。”

    有很多事情,皇帝一下子想通了。那场火灾发生的很久远,那个时候,他还小,身居东宫,看着从后宫方向传来的冲天火光,心中甚是害怕,可是到最后,只烧死了田妃一人,她的侍女也不翼而飞。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