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永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师生之间的对话(求推荐票)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根子上解决大明财政的问题,是不彻底的。

    “大明想要民富国强,无非开源与节流并举。节流的事,先生已经在操劳。那开源的事交给谁去做呢?”

    “先生放心,朕每天吃喝上花费的银子也不过十两。朕能用多少银子?赚的那些银子,都会用到该用的地方去的。”

    ”皇上,您的意思是?”

    “荣宝斋纳税了多少先生已经知道了吧?丽人坊的纳税应该不会比荣宝斋差多少。”

    ”至于水泥厂同样会足额纳税,而且水泥这东西是有大用处的。有了水泥之后,以后工程营建木料、石料的成本可以降一半。边墙修建的费用也可以省一半......。”

    张居正这时呆了,他先是被丽人坊将来也要足额纳税,而且纳税总量将不会低于荣宝斋给震惊。

    但最让张居正动心的是水泥,他非常清楚现在工部在工程营建上面木料、石料的花费有多大。如果成本能省一半......。

    从工商业下手为国增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原有的工商业都很零散,征收难度也大。现在外戚勋贵能主动纳税,那以后......。

    “皇上,如果水泥有这么大的用处,那么是否可以官办一家?”

    张居正听说水泥有如此大的用场,想到让工部也办一家。

    ”张先生,前几日,有一份请求裁撤遵化铁厂的奏疏您还记得吗?”

    “官办的遵化铁厂,年产铁二十多万斤,市价折银只有二千多两。但是调用民夫、官军等的年花费超过万两。如果水泥也官办办厂,会不会是另一个遵化铁厂?到时候造出来的水泥用起来会不会比木料和石料还贵?”

    此时张居正无言以对了,那份奏折是他亲自票拟的同意裁撤的处理意见。

    “张生先,那些外戚勋贵们,也该为国出点力了,开源的事情就让他们先去办吧。朝庭每年都有税收入库,又不用投资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官办国有,万历才信不过,官办如果不亏掉底裤才怪。现在水泥厂都是采用了股份制那套方法来筹资的,未来将会按照现代企业那套制度来运营。

    于是一场对话下来。万历和张居正达成了某种默契,朝政上的事情你放手去干,我支持你。

    兴办一些工厂的事情让那些外戚勋贵们去办。只要不违反国家法纪、没有害民残民之事,有足额的税收入库,张居正就保持沉默不主动反对......。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