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登基吧,少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比武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滁州军从去年五月占领亳州算起,至今已经占了二十多个州府。

    不管是寻常的州,还是杭州这样的大府,管理上都有前车之鉴在,一切都有条不紊。

    如今杭州、台州两地留着重将把守,也是因刚得了地方,为了稳定而已。

    等到了十月,新占领的各州府吏考出来,少不得又是一番人员调动。

    滁州军里讲究“资历”,却也不是“论资排辈”,讲究的是“能者多劳”,这使得不少新人出头。

    能掌握一州府军政大权的,基本还是亳州的那些老人为主,不过也有和州、庐州、扬州、金陵等地的出身的文武官员开始崭露头角。

    之前滁州军中分山头,是以诸帅为核心,或者是黑蟒山、曲阳、滁州永阳城这样的地域划分。

    如今军中派系,就有些乱了。

    以诸帅麾下出身划分的,一州一府这样地域划分的,还有就是按照白衫军与官军划分的。

    对外的时候,大家自然都是袍泽战友,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打完仗了,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一来二去,就有些争斗的苗头出来。

    林师爷乐见其成,私下里对霍五进言道“如此也好,要是真的按照几位元帅势力划分,容易成隐患。”

    大家都是滁州军元勋,还没有到文武相争的时候。

    林师爷只是想在头里,不希望滁州军最后走向分裂。

    否则,滁州军势力真的简单除暴的以诸元帅势力划分,要是有人有了贰心,滁州军就要陷入分裂。

    如今这样各种派系犬牙交错,就是上头的元帅也不能全部掌握手下势力。

    霍五轻哼道“都是闲的,小宝说了,腊月里举行比武大会,到时候让他们见真章。”

    林师爷听着,望向霍宝。

    这的确是霍宝的意思。

    滁州军这一年半扩张的厉害,如今也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否则去年的蕲春军就是前车之鉴。

    去年七月里蕲春军气势如虹,兵分三路,只“东征”这一路,就一路攻占十来个州府,直接打到杭州。

    要知道蕲春距离杭州,可是一千五百公里。

    这还只是一路人马,另外两路人马同时“西征”、“南征”,战线拉的太长,地盘占得太快,压根就消化不了。

    随后朝廷两路人马,一路“收复”杭州与“东征”路上诸州府,一路人马直接围了蕲春,差点使得蕲春陷入绝境。

    要不是寿天万手下也有几个猛将在,守住了蕲春,蕲春老巢都要丢了。

    有这样的教训在,滁州军就放下了征伐的步伐。

    如今卧榻旁边的台州白衫已经消灭,剩下的就是消化江浙新占的八个州府,还有冯和尚之前在江西占的三个州府,加起来就是十一个州府。

    要知道滁州军之前的地盘,不过是淮南道的滁州、和州、庐州、扬州、舒州、寿州六地,还有江南的太平、金陵、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六州府,其中舒州、寿州、常州、苏州、松江五地都是年后占得,半年下来,刚梳理的差不多。

    刚得的十一个州府,少不得还要肃静维稳,才能真正握在手中。

    随着诸元帅征伐,一路上收编县兵、府兵、道守军,如今兵卒人数过了五十万大关。

    滁州军如今面对最大的问题,是文官不够用,武将又太清闲。

    文官那边没有法子,滁州军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手直接能独当一面的少,降官也只能挑着用。

    重要的州府,就只能出动宋林这样的重臣,前去梳理。

    前面有扬州,如今又有杭州。

    杭州的人口数比不得金陵,却也相差不多。

    从去年半月开始,杭州又换了好几次主事人,城里很是乱糟糟。

    先是蕲春军占了,后来江西兵来了,如今又是滁州军。

    三番两次的,也有好处。

    那就是杭州城里士绅百姓淡定了,并不像其他没有经过战火的州府那样出现大面积的士绅百姓逃亡。

    坏处就是,杭州府的地头蛇经了前面一遭两遭的,都皮实了,对滁州军缺少畏惧。

    除了少数之前就与滁州军有往来的士绅,对滁州军占杭州府乐见其成,更多的士绅还在观望,对滁州军并不服顺。

    这样的大府,比扬州人口还多、地位还重要,霍五就只能请宋林再出门,前往主持杭州府政务。

    文官调动频繁,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使唤,武将则太闲了。

    除了镇守地方的武将外,剩下的武将都回了金陵。

    都是青壮汉子,一来二去的,就出了几次摩擦。

    虽说还没有人敢知法犯法,直接对自己人下狠手,可也相争对峙了好几次。

    “精力过剩,都是闲的,既是谁也不服谁,就大比武吧!”

    霍宝道“千户以上都可以报名,军中大比武,也可以操练新兵。”

    滁州军扩张过于迅速的坏处还有一个,就是五十多万兵卒,并不都是见过血的。

    有些老卒见过血,不少新卒却是随着主将碾压式推进,没有经历过战阵。

    如今滁州军打一州一县之地,对上的是缺少军械、不埋怨的老弱县兵、府兵,自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

    大军碾压,或是夺城,或者直接接受对方归顺。

    这样对兵卒来说,就是走过过场,都没有见血,算不得历练。

    真要遇到强兵,滁州军就成了“乌合之众”,抵抗不了。

    之所以军中有不稳之声,也是因见过血的将领因功生了娇骄之气,鄙视那些没有见血的将领,心生不服的缘故。

    那些没有见血的将领,也是盼着亲历战阵。

    滁州军战将升迁,都要算战功。

    不打仗,就没有军功,他们也憋闷着。

    以“大比武”为名,也是操练整合这些兵卒,让诸将能有个辨强弱的机会。

    等到诸帅小会,霍五与众人提了“大比武”之事。

    邓健很有兴致“正可,日常操练本就是为将分内之事,可以算入考绩!”

    滁州军文武考绩,分季考、年考。

    邓健得了霍五的半本《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