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位来自科技文明的非修真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李步行消失的日子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阵持久的学霸风。尤其是图书馆,经常爆满,顶峰是在她出现的时候。

    后来因为图书馆人太多,李蛮蛮每次都将书借回寝室看,避免被人打扰。

    在李蛮蛮废寝忘食的学习中,很快到了期末,也到了春节的前夕。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李蛮蛮在厦大的人气直接登顶。被誉为厦大百年难得一见的超级校花学霸!

    也许是她的天赋,在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她成了最强学生。许多大三大四,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都不及她。

    在一些偏僻而困难的领域,她提出了好些独到的见解,给整个专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比如登上《新青年科技报》的那篇文章里面,就高度赞扬了李蛮蛮的专业素养和天赋。

    在“智能与未来科技和人类的必然联系”这个论题上,李蛮蛮提出了一个反主流的看法,并且进行了相关的论证。

    人们普遍认为,智能科技是未来的标准技术。也是未来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技术,其必然联系几乎是百分百的。

    然而,李蛮蛮却提出,智能与未来科技是必然,但也许不属于人类。

    她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指出,智能是一种不可控的东西。就像科学一样,生来便是自己的主宰。

    也许人类创造了它,但人类不可能掌控它。未来科技的变数太大,以人类的适应性,不一定赶得上科技的变化。

    根据“未来智能三大定律”,她指出,一旦智能普遍出现的,那么无论是什么存在,都会去追求与人类同等生存的权利。

    如果人类不妥协,战争必然爆发。那个时候,以人类孱弱的身躯,注定必败。

    她借助学校的工具,制造了两个简易的伪智能机器人,然后进行了一场半个小时的失控与对抗演习。

    通过对过程与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即使是简易的机器人,只要具备了智能,也不是人类可以对抗的。

    在例举伪智能机器人数据的同时,他让两个同学也进行了一场失控与对抗演习。用人类的数据与机器的数据对比,通过成长性,变化性,衍生性和不确定性的辅助分析,她得出一个非必然结论。

    虽然她的论证比较初级,也有一些逻辑存在分歧,但她的见解却得到了本行业的高度认可。

    无论是一般研究者也好,大佬也罢,都无法忽视那大概率的可能性。

    智能机器人的威胁性普通人都能意识到,也可以提出类似的见解。但是,以前没有像李蛮蛮这样,从自己的专业出发,通过制造机器人,进行实验模拟,然后通过数据和视频进行验证的人。

    303寝室,除了李蛮蛮以外,鲁莞在专业上也同样优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