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之我是大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前期准备就绪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导演等待光电审核剧本的心情应该跟作者等待编辑审核章节的心情一样吧。不管了,反正我认为是一样的就行了。

    剧本送审之后,李逸轩开始忙起公司的事情来。面试了几个总经理人选都不太满意,最后还是自家老头子给力,直接把自家公司旗下分公司的一个副总调了过来。

    李逸轩在自己公司见到了李父给自己找的总经理林杰,三十岁上下,戴着一副眼睛斯斯文文的样子。

    虽然觉得自家老爸绝对不会坑儿子,但还是详细的跟对方做了一番沟通了解,总得来说还不错,对公司运营很有一套,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升到副总,虽然对娱乐圈还不太熟悉,也没有人脉,但这些都不是事。

    管理一家影视公司也并不一定需要那些,有人脉有资源的话最好,没有也无关大雅。不然那些京圈的大佬们也不会没落了,反倒是让黄家兄弟和冯大炮站了起来。

    将招聘的事情扔给新上任的总经理,拍摄团队又拜托崔老师帮忙去找,李逸轩就变得无所事事起来。

    其实做导演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可以说要从开始忙到结尾。

    比如前期要拉投资,修改剧本,还有画分镜头脚本,试镜演员,招募剧组,确定取景地等比较常规的。有些还得陪喝陪玩,有些甚至要给投资商拉皮条,介绍剧组女演员。

    尤其是在电影市场还未发展起来的这几年,一大堆先富起来的资源商涌入电影市场,为得就是跟自己喜欢的女演员吃个晚饭唱个K,或者推荐自己人演个女配角之类的。

    知名编剧王海林就说过:我怀念给他们找女演员的日子,希望他们继续回来投资。

    剧组在拍摄时也一样,大事小情都得管,演员公事私事都得管,不然就很容易影响到剧组拍摄。

    要是有个好点的团队还好,大部分小事情都不用麻烦导演,要是团队不给力,你就得活活累死,因为事情实在太多了。

    好不容易拍完了吧,还得猫在剪辑房里好几个月才能剪出成片,因为得剪出好几个版本,制片方经过对比之后才会确定放映的最终版本。

    有时光电负责审核的老爷们也会有自己的意见,而且你必须得按他们的要求改,不改不能过。

    最坑爹的是他只告诉你不能过,却不告诉你哪里要改,你又得去花心思琢磨。

    现在一般用数字摄像机还方便一点,胶片机的剪辑能让人抓狂。那真的是一刀一刀的剪,一段一段的拼接。

    最后电影上映了还得做宣传,跑路演,卖力吆喝。宣传这个事情演员还可以推,导演是真的推不了。

    电影上映前后一个礼拜,可以说是最累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是在赶路,做完这个节目就得赶往下一个节目。

    经常是今天还在京城,明天就得到魔都了,几乎都是赶路的时候在飞机上和车上休息。所以说没有一个好身体真的当不成导演,很容易猝死。

    崔老师的动作很迅速,短短几天就从京影李逸轩找好了一只拍摄团队,就等李逸轩开机了,其中大部分都是有点经验的大三大四的学生,既不会太过青涩也不会太油滑。

    本来崔老师是想着找业内一些比较知名的团队的,毕竟李逸轩一个纯新人,完全没有经验,肯定有很多地方无法兼顾到,还是需要一些老人帮忙照看一下的。

    但李逸轩则是从另外一方面考虑,首先正如崔老师所说,他是一个新人,那么他不一定就能驾驭住那些老油条。

    这不是他自我菲薄,而是现实就是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要威望没威望,要资历没资历,很难做到服众。

    尤其是当下面人抱团的时候,就算表面对你服服帖帖,背地里搞些小动作你也拿他们没办法,这些人都是人精,不会给太多的把柄让你抓。

    而对李逸轩来说,他只需要一个听话的团队,能够按照他的想法拍摄就行。至于经验不足这方面,找几个老人帮忙照看把控就行了。

    第二点则是从公司层面考虑的,现在这批人都是学生,还没有踏入社会,刚好可以作为公司的储备人才,有一些优秀的也可以直接招进公司慢慢培养。

    李逸轩跟这些师兄师姐们见了一面,呜啦啦二三十号人一起吃了一顿饭,畅叙校友情,展望了一下美好未来,顺便透露自己的公司正在招聘中,如果表现优秀的等拍摄完就可以入职,牵动了大部分人的心思。

    不要以为名校毕业就能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尤其是在娱乐圈,论资排辈和跟红顶白现象非常严重。

    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棒子国,奴性太重,动不动点头哈腰的,开口必称前辈。新人想要出头太难,哪怕不当演员,做个偶像歌手都有一大堆人竞争。

    所谓的归国四子和韩开山要不是背靠国内市场,恐怕现在还翘着屁股躺在某个棒子大佬的床上。

    而在国内,明面上倒没怎么看出来,毕竟是礼仪之邦,面子上总得过得去。但暗地里也是一样,不然何来一线二线三线之分。

    国内娱乐圈论资排辈最严重的则是幕后工作人员这一块。

    例如导演,第五代第六代,虽然是说以年龄划分,但同样也是资历问题。

    国内早期的导演大部分都有一种文青属性,尤其是第五代和第六代。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是常事,所以导演撕逼的事情也经常能够看到。

    我为什么要说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呢?因为冯大炮是个例外。

    冯大炮其实也是市井混出来的,所以没有那些文人习性,从他写给王一亿的信就能看出来,撒泼打滚样样齐。

    只不过冯大炮这人有点飘,颇有小人得志的心态,而且一直死性不改,所以也是到处怼天怼地。

    不管是宁昊,徐光头还是吴景,刚当导演时都被那些上一辈的老人们批判过。

    要不是因为票房为王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些人想在地上冒头恐怕得等那些老人都上天之后才行。

    甚至能不能冒头都不一定,因为那些人只要还有一口气,他都会用来批判你。

    你看那么多文娱大佬都要写一下和那些老人撕逼的情节就应该懂了。

    导演还算是站在台前的,其他像摄影师,灯光师,道具师这些纯粹的幕后工作人员,你就慢慢熬资历吧,熬到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