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我们队培养的新人,一般都是十五六岁就进队了。那谁,13岁就进我们市队了,14岁进省队,17岁代表国家队参加亚锦赛,你说19岁是不是年纪大了点?”
“哎哟你个大成子,看看会死啊!”
……
裁判组这时已经确认好了电子计时装置,电子发令器发出预备令,提醒七位选手准备出发。
七位选手低身屈膝,准备就绪。
出发令响起,七位选手用力蹬台,腾空而起,钻入水中开始竞速。
杜柯入水之后,战术思想十分明确,没什么可保留的,全力一博杀进决赛。
为本校争光固然重要,但获得系统奖励更重要。必须要杀进决赛,进了决赛才有名次,才能完成系统任务。
相比于短距离比赛,400米项目则要考虑更细致的技战术安排了,配速、划频、上扬时机都有讲究,何时蓄力,何时爆发,玩的是节奏感。
江智刚为杜柯制定了两套战术方案,方案a是“前程紧跟,后程上扬”,即后发制人。方案b是“前50米就高频上扬,领先对手,造成对方的心理压力,压力越大失误的可能性越高”,即先发制人。
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方案b就带有些赌博的性质,高/潮来的太早,到了后程便是强弩之末。但江智刚还是建议杜柯赌一把,就当是积累经验了。杜柯也钟意方案b,富贵险中求。预赛只有一次机会,此时不博更待何时?
所以杜柯先发制人,一入水就高频划水,火力全开,高速推进。第一个50米转身后,他排在第一!
排在第二第三的是徐文林和周军炜,他俩是杜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杜柯开场就冲刺的节奏,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徐文林和周军炜都以游泳科班生自居,颇有些心气儿,他俩都是冲着决赛的奖牌甚至是金牌去的,岂甘落后于一个无名小卒?第一个转身后,他俩也提高了划水频率,奋力追击杜柯。
杜柯打的是突击战术,利用对手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冲一把,成为领头羊。但其实他领先的也不多,第一个转身后他领先第二名徐文林一个身位,第二个转身后,他只领先小半个身位了。
第三个转身之后,进入到150-200米阶段,徐文林超越了杜柯成为新的领头羊,杜柯被压在第二。
但是他的老二才当了几秒钟就落后成了老三,周军炜也超越了杜柯成为第二。
目前的形势是,200米,第4泳道的徐文林暂时排在第一,第5泳道的周军炜落后半个身位排在第二,第2泳道的杜柯落后周军炜小半个身位排在第三。
排在第四的选手已被杜柯甩了一个半的身位,徐、周、杜这前三位的选手之实力要明显高于其他选手。看来进入决赛的两个名额会在这三人中产生。
第四个转身后进入到200-250米阶段,游到225米的时候,二三位的名次再次发生更迭,杜柯超越了周军炜抢回了老二的位置。
杜柯这时已经感觉到了疲劳,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他体会到了两位强劲对手的实力。他是拼了老命的在死磕。
江智刚这时从运动员待命区冲到池边,冲杜柯大喊:“杜柯!最后一百米!保持,保持这个节奏!”他见杜柯抢回了第二,激动了。
“请你回到待命区!”一位助理裁判严肃的对江智刚喝到。
江智刚做了个不好意思的手势,一步三回头的慢慢向待命区移步而去。他并非不知道规矩,确实是有些激动。
正式的游泳比赛中,除了裁判组,不允许教练以及任何人靠近泳池。在不太正式的比赛中,有些教练会提醒运动员还剩多少米,但在正式比赛中根本用不着这么做。每游一个来回(100米),助理裁判会在池边翻牌子,提醒游泳选手还剩几个来回。还剩最后100米时,助理裁判会摇铃,那铃声很清脆,连看台上的观众都听的清。
第五个转身后,进入到250-300米阶段,排在第三的周军炜忽然爆发出强劲的冲力,再次超越杜柯成为第二。这还没完,他一鼓作气劈波斩浪,游到290米时,他超越了第一的徐文林,成为新的领头羊。
这个时候,池边的助理裁判摇响铃铛,提醒运动员们还剩最后100米!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