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封府小饭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5.035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时候公孙策乘马车到了。

    公孙策前来检查完尸体后,对展昭道:“看刀口和杀人手法与上一次杀猪巷的案子类似,不过这次在屋里,并没有雨水冲刷,现场看起来比杀猪巷血腥气浓了很多。难为赵寒他们买东西却碰到这种事,不知会不会受不住。”

    “我一会儿去安慰他两句。”展昭皱眉继续去看尸体,询问公孙策的看法,“先生觉得这两起案子会不会是同一人所为?”

    “虽说割喉杀人的手法并不特别,但不过半日工夫,已经发生了两起,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公孙策眼色很沉。

    “若真如此,那就麻烦了。”展昭请公孙策继续验尸,他则从内间出来了,直奔赵寒烟而来。

    “你到的时候铺子就这个样子?有没有什么异响,或是看到别的什么人。”

    “没有,”赵寒烟抬头对上展昭的眼,“不过就算是有人,应该也不会是凶手,我看尸体死了有些时候了,血迹已有些凝干,凶手不可能在案发地逗留这么久。”

    展昭没想到赵寒烟会懂这个,惊讶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眼睛看到的,很明显,不是么?”赵寒烟反问。

    展昭微微愣了一下,想想也是,点了头。

    “后院发现了蓑衣!”赵虎喊道。

    展昭赶紧跑过去。

    在裁缝铺后头的柴堆附近,有和杀猪巷案发现场一样被遗弃的蓑衣,蓑衣上的血迹也一样都被雨水冲得干净了。

    随后赶来的公孙策见到蓑衣后,目光变得异常凝重,“如此可以十分确定为同一人作案了。”

    展昭点头,这案子果然如他之前预料那般,变得越来越棘手。

    冷静片刻后,展昭忽然想起刚刚和赵寒烟对话的事,总算反应过来哪里不对了。若是常人,任谁看到那么血淋淋地现场不怕得大叫然后逃跑?谁有功夫去分辨尸体附近的血迹是干还是湿?足以说明这个叫赵寒的小厨子根本就不怕尸体,所以他才能在发现尸身后冷静地观察现场的环境。

    赵寒烟看了眼裁缝尺,虽然明知道可能性很低,但还是觉得谨慎点好,遂对春来春去兄弟道:“你们兄弟去看看?”

    兄弟俩二话不说,立刻出发。

    赵寒烟就先在厨房张罗,之前腌渍小半天的工夫萝卜丝已经入味,出了不少水。赵寒烟把萝卜丝榨干,放进盆内,再将腐皮走油,发好的木耳焯水切丝,放在一边备用。

    赵寒烟把煮好的红豆碾碎做成的红豆沙,加糖和脂油,做成一种馅料;再用核桃仁、脂油和糖和在一起做第二种馅料。接着将买来的米粉倒入盆中,用开水和面,分别将前两种馅料包入米粉之中。核桃仁的包成月牙形,红豆沙的包成圆形。锅烧开水,上蒸屉,铺荷叶,再将之前包好两种油糖粉饺上屉蒸熟。

    赵寒烟初次尝试做这种粉饺,虽说她有厨师底子,做饭会有手感,肯定不会太难吃,但她对烹饪一向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开始只是试着包了两屉给自己和厨房的人尝尝看,最后她要根据味道进行改进。

    “人来了!”春来春去兄弟去而复返,身后面还跟着一人,正是李三。

    李三笑着给大家赔罪,“今儿岳母生辰,我想着正好今天厨房白天也不能用,没我什么活干,就先去她那边了,傍晚再来劈柴就来得及。抱歉抱歉,我来晚了。”

    “没事就好。”赵寒烟淡淡笑。

    李三听说张老汉的柴火送来了,立刻撸起袖子就去柴房那边干活。

    赵寒烟见人齐了,就把刚刚包好的粉饺下锅。等待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第一锅粉饺就蒸好了,锅一揭开米香四溢。

    来旺和春来、春去兄弟一见到粉饺上锅,皆不约而同地都在心里念叨着:“想吃,想吃,想吃……”

    现在他们看粉饺好了,都围了上来。

    秀珠笑他们馋猫,依着赵寒烟的吩咐,每人给他们捡了一碗,让他们先尝尝看。

    “太好吃了!皮劲道,馅料又香又甜,核桃仁和豆沙馅皆有特色,两样都喜欢。”来旺说话的时候都怕耽误了品尝美味,边咬着粉饺边不清不楚地说着。

    春去春来兄弟就更精明了,连话都不说,除了吃就只剩下点头。

    “慢点吃,这种馅料很容易烫着。”赵寒烟嘱咐道。

    三人都乖乖点头,但一点都没有放缓速度意思。

    秀珠每样夹了一个,先尝了口,试热度,觉得正好可以入口了,才把两种粉饺夹到碟子里,请赵寒烟品尝。

    赵寒烟吃完之后,不甚满意道:“偏甜,还有点腻,豆沙馅的香气不够。”

    “有么,不觉得啊。”来旺等三人意见表达一致。

    “李三还没吃,他要是吃了,肯定还觉得不够甜呢。”来旺叹道。

    说曹操,曹操就到,李三回来了。

    “柴火都弄完了,天也黑了,我回去了!我家孩子今天趁机闹他外祖母,非逼着我答应陪他去夜市!”李三远远地就喊道。

    众人忙叫住他,告诉他有好东西吃。

    “真的?可我真得早点回去了,孩子她娘特意嘱咐过。”李三走了两步过来,伸脖子见真有好吃的,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秀珠善解人意地用荷叶将剩下的粉饺包好,递给李三,让他带回去和妻儿一起吃。

    李三嘿嘿憨笑着捧在怀里,再三谢过赵寒烟和秀珠方离去。

    赵寒烟打眼看见李三腰间别着个腰牌,“那是你的?”

    李三把腰牌摘了下来,“不是,刚刚劈柴时候捡的。”

    赵寒烟接过来一看,红木腰牌正面刻着一个篆字“仲”,背面则刻着楷字“万春”二字。

    “带着玩的,寒兄弟若是喜欢就送你了。”李三憨笑着说罢,就跟众人告辞。

    赵寒烟仔细看了看腰牌,也看到了微量的血迹。她把腰牌和尺子放在一起,打发春来去望风,“若是包大人或是公孙先生回来了,就通知我一声,我有要事找他们。”

    来旺应承。

    赵寒烟洗干净手,试着重新调馅,决定在豆沙馅里加桂花糖,把脂油的量稍微减少,又放了点酸梨汁进去,不一会儿就包了六屉粉饺,又在临时灶台上煮了白米粥。

    大约两柱香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