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引为知己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馨又做了几个切成小块的三明治,装了三个盘子,她觉得也差不多了。程洁之前跟她说过,今天只是应付应付,等会儿下午四点过她就跟宋老师一起带几个朋友去吃火锅,算是答谢他们。

    哪知道陈馨刚准备坐下,就听其中一位男士小心翼翼的问她能不能再炒两份,他还没吃饱,这会儿吃得半饱不饱的,特别难受。

    听到那人的话,其他人也跟着要求在弄点来吃,说不这么精致也行,随便炒炒就好。

    说是随便炒炒,可陈馨那能够真的随便上?她想了下,这会儿再去折腾对铁叔也不好开口,不如她就随便炒个咖喱鸡肉饭,做个秋葵肉沫汤好了。

    鸡胸肉准备得很多,也提前拿到冷藏室解冻了的。这会儿直接取出来,切成两厘米大小的鸡肉块,用盐跟料酒胡椒粉腌上。另一边她同样就地取材用了土豆胡萝卜切成同样大小的块,入水煮熟待用。

    因为是炒饭嘛,不能像做咖喱菜一样慢火炖,所以采用的是咖喱粉。

    鸡肉丁下油锅炒至变色,加入洋葱丁,再将沥干水的土豆和胡萝卜倒进去一同翻炒,香味出来后加入一些酱油调色,再撒一小勺白糖调味,之后倒入米饭翻炒至米饭颗粒松散后,加入咖喱粉。

    因为有油脂在饭中,所以咖喱粉加进去之后很快变得湿润,将米饭和食材通通包裹住。大火炒得咖喱粉都混入米饭中并散发出香味后即可出锅。

    另一边由陈馨指挥铁叔动手煮的秋葵肉沫汤也好了,调入稀淀粉增加汤的粘稠度即可。

    这一次炒的饭比之前还要多,足足装了七盘,还不是之前那种精致的装法,而是直接用勺子舀在盘子里的。每盘饭都配了一碟酱萝卜条和一碗汤,看上去也像模像样,不是那种完全拿来凑数的炒饭。

    “陈馨的手艺真不错,其实有她在,你们没必要再去请厨师了啊。”

    “这可不成。”程洁一边快速舀饭吃,一边回答朋友,“陈馨要上课,还要带孩子,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没时间一直耗在店里。而且陈馨没有厨师证啊,真要有人计较起来,我们也懒得跟人争辩,所以厨师是必须要请的,不过一定得是个靠谱的,像上次那个……”

    程洁没吭声了,直摇头,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那样的人也不少见。”其中一位男士叹口气,“别说你们这里,我们那单位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了。明明都说好的,结果人不来也不来电话告知一声,到时间了一问才说他已经在其他地方上班了。问他为啥不提前说一声,人还理由充足的说他没有告知的义务。真想跟他好好说道说道。”

    到底是文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只是想跟人把道理讲清楚,要遇到脾气不好的,说不定直接就找上门来个真人PK了。

    陈馨没觉得自己会甘心忍下来,只是现在还没机会罢了。等到她的咖啡店做起来了,迟早会有机会找回这个场子。

    陈馨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个君子,她就是个女人,还是个小心眼爱记仇的女人,一般她有机会报仇一定会报,更别说这家伙差点让她的开业成为一个笑话,这种仇不报她也就太包子了。

    当然其他人建议她自己当厨子,这也是不太现实的。程洁说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陈馨自己也不太想被绑在厨房里。她喜欢做饭,但是不喜欢重复大量的同质劳动。

    进来喝咖啡的人不少,但是吃饭的人不多,除开他们这群来扎场子的朋友外,只卖出去七份。当然可能跟价格比较偏贵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他们店里一份印尼炒饭卖到了十八元,而外面一份才七元。

    不是谁都能站在商家的角度去想的,陈馨用的材料都是好东西,鸡肉牛肉和虾也都不便宜,外面卖的印尼炒饭除了一个煎蛋盖在饭上,里面没有一点肉沫。成本不同自然价格不同,可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啊,只觉得都是印尼炒饭,你卖十八人家卖七元,你赚得太黑心了。

    这一点陈馨也没想过要去解释。能接受的自然会接受,不能接受的你再解释他也觉得你在强辩。

    程洁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并不在乎今天的饭卖出去多少,只希望点了餐的客人能给留下个评价。

    能掏出这么一笔钱点一盘饭的也都是不差钱的人,他们吃过的好东西不少,但是这样美味的也不多。其中一人去过印尼,他印象中的印尼炒饭味道似乎还不如这次吃的。

    “其实这跟地方口味不同有关系。因为我在做的时候肯定是照顾了本地人的口味,选择的酱料偏辣,而甜酱油的量适当的减少了。所以口感上更是合适本地人一些。但是如果是在沿海那一带,酱料的量就会稍微少一些,选择的也是那种不太辣的酱料,而且会增加甜酱油的量并且适当的再加一些糖。”

    说到这里陈馨来了兴致,跟那位很明显也是个美食爱好者的顾客聊了起来,期间两人还就各种酱料配什么最好吃,什么酱料可以用来炒饭什么的,进行了广泛而并不太深入的探讨。

    没错,那位哥们儿长了个挑食的舌头,却没有一双能下厨的手,所以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解决伙食,加上他的身份是记者,所以经常出差,每到一处都会去寻找当地的美食。

    但问题是,这位记者他是跑财经新闻的。

    “赚那么多钱拿来干什么?不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不擅厨艺不要紧,反正我在家吃饭的时间也少,我就想着在我有生之年吃遍全国,等到老了,写一本回忆录,专门回忆各地最有特色的美食。”

    这位哥们的志向很接地气,但是目测离他退休还有三十多年,估计这个愿望要实现比较困难。

    “很多美食和地方特色小吃现在都很难见到正宗的了。比如我曾经在某个小城吃的虾饼,现在基本上没人会做,因为那种虾饼需要的虾是河虾,还必须得到水质清凉的地方去找才能找到。一个虾饼就需要二三两小虾,可有时候一天都抓不到一两斤。成本太高而且太不确定,这种虾饼也就慢慢的失去了市场。”

    记者很叹息,但是也明白这是市场的淘汰规则,不适应或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只能被淘汰掉。

    “没错,所以我才想要尽我所能找到这些快要失传的手艺,不说继承并发扬光大,至少让大家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道美食。”

    “英雄所见略同。这样,咱们留个联系方式,以后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