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献帝刘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嗣不藩怨何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又打了一个饱嗝方才让她俩起来,伏皇后和其他的嫔妃一样基本没什么变化,小皇子倒是长高了不少,比以前也成熟了几分。我招招手示意他过来,将这个胖滚滚的小肉墩抱起来放在膝盖上。根据俺刘能丰富的人生经验,现在应该不必再担心他会尿湿朕的龙袍了。尤其是看他现在规规矩矩一本正经的样子,从前的顽劣已经无影无踪,不由得觉得这个一脸福相的孩子其实也挺可爱的。

    “告诉父皇,你想父皇了吗?”

    小皇子先是看了伏皇后一眼,然后奶声奶气的回答:“想了。”

    这个多余的动作让小皇子更显娇憨,我笑了笑又问:“是你想了还是你的母后想了?”

    小皇子一下子懵住了,显然来的时候比较仓促,伏皇后没教给他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他将求援的眼神又投向了母亲,伏皇后鼓励的说:“协儿,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好了,没事的。”

    “应该……都想了吧?”小皇子说完之后先看看母亲,又看看我,神情中有几分忐忑,显然对自己的答案并不是很自信。

    伏皇后赞许的笑了,我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就觉得不对。那位皇后娘娘并不是我的女人,那她想我做什么?

    “父皇累了,你随母后去玩吧。”我拍了拍小皇子的屁股,把他抱下来放回地上。伏皇后率后宫嫔妃齐齐跪安然后告退,貂蝉也和她们一起走了,我叫都没叫住。

    “小让,朕不在的这些日子里,朝中可有什么大事?”

    正月里不办公的习俗由来已久,因此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这么大的帝国,也不可能一点事情都没有。诸葛亮和郭嘉两个还滞留在许都,代表着各自的势力等着刘琦回心转意。袁熙着手修建的桥梁已经颇具雏形,春暖花开之后便可竣工。刘璋已经准备好去荆州吊唁刘表了,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上路。张鲁的教义好像更加精深了,吸引了许多益州的百姓纷纷投奔,而刘璋整天沉浸在族兄去世的巨大悲伤中,恍若不闻。

    马超进宫求见,我说不见,明天早朝时一起见。

    宽大的龙床上,我怎么睡都觉得不舒服。开始以为是床太硬,吩咐张小让加了两床棉絮在上面,然后又觉得太软……实在不好意思再麻烦张小让了,我亲自撤掉了一床棉絮,然后觉得又硬又软……总之怎么睡都不舒服。看来不是床的问题,而是不大习惯自己一个人睡的问题。

    小姑独宿,不惯无郎。

    “明妃。”伏皇后屏退了所有宫人,亲自给貂蝉倒了杯茶后推心置腹的问:“按理来说,陛下的行踪我等做妻妾的本不应多问,但事关社稷,姐姐不得不多问上一句……希望你能理解。不方便说的话,姐姐也不会强求。”

    “哦,没什么不方便的。”貂蝉起身,恭敬的接过茶盏,云淡风轻的回答:“陛下带臣妾回老家去了一趟。走的时候过于匆忙,没来得及向您汇报,让娘娘担心了,都是臣妾的错。”

    貂蝉口中认着错,面上却没有半点悔意。伏皇后坐下,轻轻的开口说:“此事原也怪不得妹妹,归根结底,还是陛下太任性了。妹妹现在经常和陛下在一起,有机会时可要好好规劝一下呢。”

    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无精打采的坐在龙椅上,感觉除我以外的所有人都充满精神,尤其以张小让表现的最为明显。大臣们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但没有一件正经事,都是以关心我的身体为主,劝我不要胡闹为辅。我不得不一直保持着迷人的微笑嗯嗯啊啊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时辰。后来我就装作打呵欠,开始时是装的,后来就是真打了,而现在,起码还有一大半的臣工还没关心过我呢。

    “陛下,您这次大病初愈,下次可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操劳了。”

    说话的是祢衡,难得见他这么规规矩矩的问候,我将一个大呵欠奋力憋了回去,一本正经的回答:“爱卿放心,朕的身体,朕自己心里有数。”

    “陛下,微臣并未见陛下对国事有多么关心……身体疲劳,想是沉迷后宫所致。陛下,红颜朱粉,尽是带肉骷髅呀。虽然您还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但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别因色误国。古人云:少壮戒色……”

    这个祢衡,越说越不像话了!谁不知道俺刘能是不近女色之人?他的理论根本就站不住脚!果然,还没等我说话,贾诩就站出来反驳了,第一句话就是,“陛下乃不近女色之人。”

    “爱卿知朕。”我深表赞许的说。

    贾诩谢主隆恩之后继续说:“陛下乃不近女色之人,从皇子数量上就可见一斑。今上御极二十余载,至今膝下唯有一名皇子,可见陛下并未沉迷女色。虽然在后宫的时间很多,但绝大部分的精力应该是放在忧国忧民上面。”

    祢衡鼻孔朝天哼了一声说:“此事不能这么看,皇子多寡与是否耽于女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许陛下……”

    虽然祢衡这句话没有说完,但很明显大家都听出了他的意思,我更是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气得说不出话来。立刻就有许多深明大义的大臣出来反驳,话题也渐渐从俺刘能是不是沉迷女色转移到我是不是有生育能力上来……这些苦学了大半辈子儒家经典的家伙们对现代医学本来一无所知,还一个个装作知之甚详的样子对俺刘能的龙体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其中还不乏明显的理论上的错误,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所谓啼笑皆非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作为当事人,我的怒气值一点一点的上升,终于接近了爆发的边缘……

    好在尚有明事理的的臣子,于万众喧嚣中说了一句,“华佗呢?要不咱们还是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吧。”

    可惜华佗不在,曹操被马超赶到徐州之后头疼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把华佗半请半绑的带去了徐州。但我大汉人才济济,宫中还供养着许多太医,不过自从那个宣称我会喷火的太医暴病身亡后,就再没人为我请过脉了。对于一个长年缠绵病榻的皇帝来说,确实有些不大正常……

    现在,大臣们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与平时的亲疏远近及政治立场无关,完全是站在纯粹的学术角度上来研究这个问题。一派认为我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那个活生生的小皇子就是证据,之所以皇嗣不旺只是因为运气不好。而另一派则觉得相对于后宫庞大的嫔妃群来说,皇嗣存栏数实在是太少,不是单单靠运气两个字就能掩盖事实的。还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