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府的清军就剩下了那三个分守各县的营头,总兵力不超过两千,接下来的日子就可以大举反攻,为永历六年的明军大反攻做准备了。
一时间形势大好,陈文便加快了对参战部队的休整。此战两个营斩首超过一千,俘虏清军更是接近三千,以及大量的民夫。除此之外,不仅甲胄、兵器和火炮、辎重,就连成功逃离战场的部分清军也在惶急之中丢下了不少的甲胄和兵器,全部被明军缴获。
相较之下,由于明军占领战场,伤员得以幸存。南塘营在此前的战斗中损失不大,只是清军炮击时和初接战时付出了从数字上可以忽略不计的伤亡,便一举击溃了四府绿营的联军。而义乌营由于直面督标营,兵力、装具处于绝对的劣势,再加上新兵比例很大,所以损失很重。
于是陈文将带来的那一个局的预备兵全部塞进了义乌营之中,又将缴获的甲胄和火炮分配给这两个营的战兵,实现了初步的鸟枪换炮。
兵贵神速,南塘营在第二天就已经押解着俘虏出发,而义乌营则在两日之后也完成了最基本的休整,准备追上南塘营参与围攻金华的战斗。水营运送军需的船只也已经起航,可是就在这时,陈文却接到了两份书信。
第一封来自于李瑞鑫,他出兵攻入了嵊县境内和绍兴绿营进行了一番交锋,已经成功的将清军赶回了县城,请示陈文是否需要他回师参战。
既然俘获了那许多清军,陈文还是打算用这些俘虏作为死兵填壕,以减少兵力的损失。至于民夫,反正他们都是金华人,干脆每人发一点缴获的干粮直接放走,也可以省下些粮食。所以眼下他的兵力还算够用,还是让李瑞鑫在嵊县再威慑一段时间比较好,以防清军趁东阳县空虚的时机前来烧杀抢掠。
至于第二封信,陈文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此前的意气风发便瞬间荡然无存。
信件很长,乃是尹钺如李瑞鑫般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详细的禀报给陈文,此乃是应有之意。可是从头到尾,其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抚标营于一日前潜越浦江县,直奔义乌而来。”
而这里所谓的一日前,却是信件发出的时间,而非陈文接到书信的时间。(未完待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