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北平王妃是异人
果然,第二天一早早朝之上,皇亲宗正卿独孤修德便出班奏请道。
“北平王重归天家,此乃国家大事。然北平王自小生长于乡野,此时毕竟已成年,倘若久居宫中,恐惹天下非议。臣以为,不如在宫外另行修建一宫,安置北平王为善。”
李二陛下还没有说话,已经有朝臣接了过去。
“宗正卿此言差矣,北平王为天家贵胄,失散多年,现如今好不容易回归天家,正是团聚之时,谈何惹天下非议?!更何况北平王自小生长于乡野,此时正是读书之时,不如进东宫,与众皇子一起听讲,此才为正道。至于另行修建一宫,劳民伤财,君忘隋因何而亡乎?!”
这番话没毛病,好像是真真正正的为李北望说话一般。
要不是说这话的人不对,李二陛下也差不多信了。
李二陛下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朝臣是五姓七望当中的崔氏门下。
在这朝廷上面,文武有别,陇右和河东更是相互对立,只要是陇右支持的,必然是河东反对的。
可是,他们真的是在反对么?!
李二陛下看向了朝廷中的另外一人。
士族领袖孔颖达。
孔颖达此时为国子监博士,侍讲东宫,在登基上位之后,李二陛下让魏征几乎是以三顾茅庐的方式请出了这位大儒。
为的就是推出士族,和陇右的势力抗衡。
孔颖达是孔子的后代,虽然是士族的精神领袖,不过身后站着的毕竟是五姓七望这样的河东士族。
“孔太傅意见如何?!”
听到李二陛下询问,孔颖达出列之后,这才奏道。
“臣以为,此事可以容后再议!”
孔颖达的这话在李二陛下的意料当中,刚才的两人只是出来投石问路的。
真正的事情也不是在早朝上面就可以仓促决定,还是要等到甘露殿当中慢慢商议才是。
果然,下了朝之后,李二陛下留下了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还有孔颖达等人到了甘露殿当中。
杜如晦身体一向不大好,众人在甘露殿当中坐定,将其他事情商议完毕之后,李二陛下这才说话。
“独孤修德所言之事众卿家如何看?!”
众人皆是沉默了起来,说到底这毕竟是天家的家事。
独孤修德是宗亲,更是宗正卿,开口谈这事正常。
旁人则需要一个抬头的了,众人都看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上前进言。
“臣以为,显示陛下仁厚有很多种方法,这北平王在宫中久居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过,现如今北平王适才回归之时,暂不宜妄动以授人口实。然北平王已近成年,就藩是早晚之时。不如先在长安授以职位,同时进东宫侍读,如此将来也可成为国之栋梁,大唐基石。”
倘若李北望在此,恐怕就要诧异了。
要知道长孙无忌在众人伐罗艺的时候,可是动了杀心。
现在居然能轻松放下,并且举荐北平王,如此行径,不愧为日后成为一代枭雄的人物。
长孙无忌是关陇的代表,代表的自然是关陇的态度。
然而,众人听的却是心中一凛。
要知道李北望可是北平王啊,北平现在也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可是战略地位尤其的重要。
临近奚族、室韦、契丹这些突厥属下的部落,这样的地方不止是苦寒之地可以形容,已经是四战之地了。
可以说的上是腹背受敌。
北平王说白了现在也还没有成年,只是一个孩子。
这样的情况去陇右,可以说几乎是十死无生之局。
这名为举荐,实则心中却还是没有放下诛杀李北望的执念。
然而,李二陛下却是笑了笑。
“北平可是临近晋阳,为龙兴之地,国舅真有如此胸襟?!”
这话有些诛心了,应对不易。
可是长孙无忌是何人,微微一笑之后淡然说道。
“当今天子并非杨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来胸襟一说。”
李二陛下沉默了起来。
其实之前长孙无忌提出封李北望为北平王的时候,李二陛下也曾经思量过。
让李北望来武德殿居住是一回事,可是就藩是另外一回事。
雍洛之地自然是不能给李玄霸之子的,李二陛下之前考虑的是金陵。
然而现在唐朝的西南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被掌控在李二陛下的手中,冯盎在岭南已经经略了十数年。
现在冯盎名义上臣服于大唐。
可是李二陛下不放心。
因为在年前去书之后,冯盎拒绝入朝述职。
现在罗艺一死,兔死狐悲之下,冯盎更不可能入朝了。
也就是说,现在大唐的西南极有可能会爆发战火,而金陵则是会首当其中。
关陇贵族考虑的问题瞒不过李二陛下,估计就是后宫的那些嫔妃找自己娘子人出的主意。
魏王不希望李北望待在武德殿,后宫的那些人也不希望。
不过既然堵不住,不如疏导为主。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抬起了头,看向了孔颖达。
“先生以为如何?!”
“北平王此时正是当学之时,陪读东宫这点并无不妥,只是......”
“只是什么?!”
看到孔颖达脸露为难之色,李二陛下追问道。
“只是我担心我教不了什么了!”
听到这里,李二陛下笑了。
“先生过谦了,当世而言,经史子集,谁能出将军之右?!”
孔颖达叹了一口气。
“学问不止经史子集,有道是歌以言志,学以致用,圣人恐怕不知,北平王身边有能人!”
“沧海尚有遗珠,有异人遗落市井也属正常。”
杜如晦在旁边刚一说完,便开始接连咳嗽。
赶紧用丝绢掩住了口鼻,一移开之后,上面居然出现了点点血迹。
李二陛下的眉头皱了起来。
杜如晦是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