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困难重重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0平,年租金8万。

    黄小敏疑惑:“这是要搬家了么?”

    “不是搬家,是干不下去了!”

    李礼和黄小敏一起回头,只见打扫卫生的阿姨道:“他们卖不动票,维持不下去了,今天好像是最后一场吧?”

    李礼心中冰凉,问道:“这可是专业社团啊。”

    “专业的有什么用啊,上次有一张《雷雨》的免费票,我去看了,现场都没多少观众,都给我看睡着了。”

    黄小敏道:“这话不对啊,还是有喜欢文艺的朋友支持的嘛!”

    “这种人更多的是嘴上说说,有着男孩领着女孩去装高深,有的女孩抱本书走进去感觉自己多文艺,他们也就看一遍而已,哪有那么多真喜欢艺术的。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附什么?”

    “附庸文雅!”

    “对,附庸文雅!”

    黄小敏道:“但真喜欢艺术的人凑在一起,也能把话剧的场面捧起来啊!”

    阿姨放下拖布道:“你这就是想当然了!哪有那么多真喜欢文艺的啊,拿文艺范来装逼的人倒是一大堆!哪有喜欢文艺的又愿意花几百块钱看场话剧的啊?

    如果喜欢文艺的人那么多,京剧能被淘汰?相声都没人听?老郭不说了么,前些年不火的时候台下就两三个观众。现在好像其他相声团也都卖不动票吧?

    不行啊!”

    “阿姨您还真明白!”

    “天天在这打扫卫生,总听他们磨叽这点儿事!耳朵都听出茧子来啦。”

    李礼问道:“那他们今晚在哪演出?”

    “在春城大剧场!”

    ……

    春城大剧院离这里倒是很近,也就1里地而已。

    李礼来到售票窗口买了票,就迈步走进了剧场,他挑目望去,舞台上悬挂着一个条幅:森艺话剧社告别演出。

    这条幅有些让人伤感,但舞台上演员们的情绪却依旧很投入,表演格外地认真。

    “观众好少啊!”黄小敏悄声道。

    观众的确是少,也就30多个人而已。

    李礼看过票价了,人均100块钱,连告别演出才30多个观众,这收入真是没法维持话剧社。

    二人落座,黄小敏悄声问:“这要是都坐满了,然后票价定到500块钱一张,那不就赚疯啦?”

    “现在华国没有这样卖座的剧团。”

    舞台上的剧目是这个时空经典的话剧《白梨花》,前世没有,这个话剧的故事背景是几十年前的特殊时期的故事。

    在场的一些年轻观众有些理解不了当时的社会形态,故事内容和当下的时代格格不入,又太深刻太沉重,导致一些青年观众不停地看手机。

    其中竟然还有更过分的一对情侣在缠绵!

    李礼都要哭了,大哥大姐,这又不是电影院……咱尊重一下台上的演员好么?

    《白梨花》很快演完了,所有演职人员上台谢幕。

    这时一个年约二十六七的穿着红色女士西装的姑娘站在正中间,她红着眼圈地道:“今天是我们森艺最后一场演出了,我们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留在了台上,奉献给了在场的观众。

    ……

    森艺成立10年来,风雨飘摇,历经磨难,我们携手创过辉煌,也一次次摔落在了谷底,我们顽强奋斗,不言放弃,可这一次,我们真的撑不住了。”

    说到这儿,台上有些演职人员已经在悄悄擦泪了。

    台下,所有的观众都静静地望着舞台,没有一丝声响,连之前缠绵不已的那对情侣此时都正襟危坐。

    这红衣姑娘哽咽着:“离别,不说再见!我们希望有一天,还会有再次聚首登台表演的机会,我始终相信话剧不死,我,好,谢谢大家,全体演职人员,向观众鞠躬!!”

    台上众人一齐向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台下的掌声瞬间就蔓延开了。

    舞台上的演出是真诚的,观众们回报的掌声同样真诚,虽然他们未必觉得话剧多么好看。

    台上的演员低着头依次走向了后台,现场的观众也纷纷起身。

    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观众一声叹息:“又黄一个!”

    “又黄一个?”黄小敏问道,“叔叔,现在话剧这么不景气么?”

    “哎,民间社团没有政府扶持,都撑不了多久,他们这家就挺不错了,做了10年了。不像吉森话剧团这种官方剧团,人家一年不演出也饿不着。但民间社团不行啊!”

    黄小敏问道:“这么残酷么?”

    “我是戏剧迷,我就弄不懂了,这么好的话剧,怎么现在的人就不愿意看呢?多厚重多深刻的悲剧啊!”

    一个青年观众搭了一句话:“996都要把我们累成狗了,我们就够厚重够悲剧的了,我们就想累的时候休闲轻松一下,再说了,社会背景我都看不懂,什么是布票啊?”

    ……

    李礼耸了耸肩,对黄小敏道:“话剧不改革,不贴合当下时代的话,毫无前景。”

    黄小敏非常不理解:“可为什么他们不改革呢?话剧不是本身就要反应当下生活的么?”

    “首先话剧观众少,新剧目吸引不了观众,只能靠经典剧目,继而新剧目的创作动力锐减,品质无法保证,老剧目越来越脱轨,导致观众越来越少……这就是个恶性循环,市场环境越来越差。”

    “那有什么解决之道呢?”

    李礼叹了口气:“只能爆红两三个剧社,以点带面试试了。难呐!”

    本来前世的话剧市场就很萎靡了,这一世没想到更加残酷!

    李礼和黄小敏的身影,混入了散场的人群中。

    ……

    后台。

    演员们卸了妆,大家恋恋不舍地话别,明天可以直接不上班了,各自都要开启一个新的前程。

    有的要出国了,有的要南下做生意,还有笑谈要立志嫁入豪门的。

    大家的笑容很不自在,却偏偏要用这份笑容抹杀掉离别的愁绪。

    副社长张果果颓唐地靠在门口,鲜红色的女士西装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刚刚收到了哥哥的短信,说父亲转危为安,这让她松了口气,就是不清楚当父亲知道了自己把话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