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高门宠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重锤擂战鼓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常青看一眼李英歌,笑嘻嘻解释道,“小姐,你那小动作别人看不到,我站的角度正好瞧得一清二楚。”

    李英歌汗颜。

    谢氏却眉花眼笑,示意常青可以退下了,转身拉着李英歌坐到身边,搂着女儿直笑,“小讨债鬼开窍了?这样很好,娘没白教你。你记住了,宫里太后娘娘不管事,皇后娘娘又是那么个冷清的性子,讲究的都是闺阁女子的规矩礼仪,你看太子妃就知道了。

    只是男人就是那爱腥的猫,规规矩矩的妻妾中看不中用。乾王殿下在外又有个冷酷张扬的名声,你软他就冷不起来,偶尔给点小甜头,也好弥补你年纪小的劣处。

    也亏得你年纪小,偶尔撒撒娇,言行略微出格,想来乾王殿下也不会和你计较。常青前几次来报,说你还和以前一样,对着殿下没大没小?嗯,如今看来殿下吃这一套,继续保持。”

    李英歌再次汗颜,怎么觉得谢氏说这话不像亲娘,倒像老鸨。

    她摇摇头把这大不孝的想法赶出脑海,挽着谢氏苦笑道,“娘,您不是才警告我不准做越界的事么。”

    “牵个手算什么越界?”谢氏撇嘴,冷哼道,“你和乾王殿下是名正言顺的未婚夫妻,连私相授受都算不上。不过还是那句话,发乎于情点到即止,这再往上的……’坏事’,你可不许干。干了就等着跪祠堂。”

    李英歌嘴角抽抽,暗道萧寒潜早该把祠堂跪穿了,已经逼着哄着她干完了无数“坏事”。

    谢氏见她面色古怪,十分好心地安慰道,“你也别担心,殿下二十有二的有为青年,又没毛病,对着你个黄毛小丫头,起不了多余心思。尽管放心和殿下好好处着,啊?”

    李英歌:“……”

    她觉得谢氏对萧寒潜的“误会”有点深。

    都说女生外向,放到谢氏这里,就成了女婿至上。

    李英歌表示无话可说,委婉地掐断话题道,“娘,我累了。”

    谢氏却不放人,扳过女儿的小脸,忽然正色道,“娘还没老到成天只知道傻乐,殿下什么性子,我自认还是知晓一二的。殿下特意请你过去,是不是交待了你什么事?还有那小福丁儿,真就只是来伺候你的?

    是不是你上次去大理寺,找小福全儿打听朝里的事,殿下知道了不高兴?你是什么性子,我自认也是一清二楚的。要是没什么必要,你会不顾在外头,就牵殿下的手卖乖?”

    李英歌一愣,眼中闪过五味杂陈之色。

    谢氏果然不好糊弄。

    但李府落败的症结在李子昌身上,她并不想就李锵的事,再给谢氏添烦扰。

    她想要赌一赌,看今生有她代替族妹活着,李子昌的决定和态度,会不会有所改变。

    因此她只顿了一瞬,就故作赫然,搬出早已想好的说辞,“您别多想。殿下并没有怪我。会送小福丁儿到我身边,不过是猜到了您的打算。怕我初来澧县族里,会受那些不长眼的人的欺负和轻视。

    至于我打探朝中的事,殿下只说凡事公事公办,嘱咐我转告娘一声,护好我和小承铭也就是了。其他的……自有律法论断。”

    谢氏不疑有他,表情不禁放松下来。

    她只当萧寒潜猜到了她分家的打算,这是给出了保证,将来庶子出事,波及不到女儿和儿子身上。

    是以大手一挥,赶李英歌回房,“累了就去睡。明天进了族里,少不得要打起全副精神应付。”

    如谢氏所说,次日出了常州府城,车队才踏进澧县李氏的地界,就有族里的人亲自来迎。

    打头的就是李子昌的三哥,李妙和李娟的亲爹三房三老爷,站在他身侧的是其嫡妻三太太,因内外有别,三老爷见过谢氏,就转身去招呼李福。

    三太太则拉着李英歌的手一顿夸赞,走了几步路到底没忍住,凑近谢氏问道,“妙丫头和娟丫头呢,怎么没跟着四弟妹一起回来?老太太前几天还念叨呢。”

    谢氏根本就没想过带李妙和李娟回来。

    一是嫌放在跟前看着碍眼,二是防着老太太杨氏逮着机会,又要拿李妙和李娟作妖。

    不过她向来不做一言堂,临行前确是问过李妙和李娟的意思。

    因而半点不含糊的答道,“四年前,府里春酒宴上闹的那场乌龙,你和老太太都是知道的。妙儿和娟儿心里’有愧’,之后得了老爷的话,一心跟着女先生们学规矩学礼仪。这几年长进不少,也懂事不少。

    只是妙儿运气不好,好好的亲事倒因男方守孝耽搁了。不过总算是苦尽甘来,七月男方家里出孝,就该把好事办了。转眼也就是两三个月之后的事,这段日子正忙着准备出嫁要送婆家人的大小针线。

    娟儿也是个懂孝悌的,见姐姐忙,也就跟着留了下来帮手。给老太太的寿礼托我带过来的,回头你瞧瞧,端的是一手好女红,这四年倒是没白用功。”

    谢氏句句离不开夸赞之词,三太太的笑容却越来越干巴。

    当年李子昌大事化小,谢氏却是把来龙去脉都写信“告”到老太太杨氏跟前了。

    偏老太太还当是什么好事,当着三房人的面读信读到一半,才晓得李妙偷鸡不成蚀把米,闹得三房好大的没脸不说,信中还有汪曲转达萧寒潜的“训话”,直臊得老太太当众下不来台。

    老太太恼羞成怒,那段日子,三房人都不愿回首。

    而三太太虽觉得丢脸,却更恨两个庶女没卵用,要真做了乾王府的妾也就罢了,偏偏被人接连打脸。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李子昌和谢氏的人品常年在线,好歹为李妙定了门体面的亲事。

    新科进士虽然比不上皇子王爷,但足以叫族里其他人羡慕得眼红。

    三太太想到这里,忙搓了搓笑僵的面部肌肉,笑容热烈的点头道,“四弟妹说的是,多亏四弟妹这几年的教养,回头等妙儿出嫁,这拜别父母一环,可不能少了四弟妹!”

    谢氏心下嗤笑,懒得和自来熟的三太太瞎扯淡,直接泼过去一盆冷水道,“这事使不得。等到秒儿出嫁那会儿,我都是分了家的隔房婶娘了,这亲事要继续在京中府里办也行,却得麻烦三哥和三嫂往京里跑一趟,亲自打点打点。”

    分了家的隔房婶娘?

    什么分家?!

    三太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