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尘天之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公孙宇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谁敢怠慢。所以四位重臣商量好对策,立即草拟一份呈给之过目。

    君尘阅过后,只有一句吩咐:“诸将士听从四位重臣号令即可!”

    于是数百残兵、天兴镇部分守军以及南陈文武大臣,开始返回朝都承天。除太子外,其他四位皇子暂时被士兵全天候贴身保护,实则就是软禁。

    虽然四位重臣都认为陈天宝不是当皇帝的料,但圣旨摆在眼前,且禁军将军君尘带着森然寒气,放出一句简洁明了的话,他们也没有办法,更没有胆子在这件事上做手脚。

    当然,四位托孤重臣不愧为治世之能臣,不仅当晚想出对策,更是将群臣的思想工作全部搞定。

    君尘望着归去京师的大部队点点头,心道:也确实是为难四位前辈了。

    可君尘哪里晓得,四位重臣尤其是丞相,当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后,对于群臣压根儿就不是商量,而是直接通知。

    不服?不服请你去找禁军将军,只要你敢说不拥立太子,保证一个个脑袋搬家,于是众文臣出奇的都不再做声。

    至于那些武将,都是陈武帝的忠实粉丝,在他们眼里陈武帝说的都是对的,而禁军将军君尘极力拥护陈武帝的决定,那更是对的不能再对了。(就好像,孟子曰:孔子说的对。)连带君尘在军中的威望,再度攀升了一个高度。

    如果说一代雄主陈天雄,在军中是一个神话,那刚入军队就被许予面圣免跪权的君尘,就是活脱脱的一个传奇。

    虽然君尘年级尚青,从军不满五年,但他在军中威望极高,是军中所有年轻人的膜拜对象,甚至许多老将对之都是仰望的态度。

    君尘从最普通的士兵做起,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灭土匪,诛强盗,平叛乱,转战四方,更是在北萧联合周边小国,大举进攻中,异军突起,解了国都承天之危,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故此,君尘被陈武帝破格提拔为禁军将军,手中重兵实权,这是深得皇帝信任才能给予的权柄,所以北伐时陈武帝才将君尘留下坐镇守国。

    果然,后来大陈西南纤禹人发动叛乱,君尘前去平乱,以最快的速度将大陈后方安定,让前线征战北萧的士兵安心。

    如此,大陈的未来走向已经基本定下基调,君尘凝重的心也稍稍舒缓,这文臣们干的事儿,真丫的是令人头疼,叽叽歪歪,反反复复,瞻前顾后,一点都不痛快。

    望着渐行渐远的大部队,君尘收回目光,准备前去剑门关与北城卫的弟兄们并肩作战,一同守关!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