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私房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晓檬妹子的长评加更,感谢妹子的长评!么么哒!)

    郑世子一到前院花厅,就见到两位青衫儒袍的年轻男子已经坐着等候了。

    他快步走了过去,两位年轻男子立即起身相迎。

    “世子。”

    “诶,两位学兄莫要多礼了,叫我天晟即可,快坐。”

    两名青衫儒袍的男子一位清俊绝伦,不是萧博简还有谁,另一位方脸浓眉,显得老成,是与萧博简同舍的戚敏河。

    戚敏河是出自江南大族,族中根深蒂茂。两人在国子监都是拔尖的学子。如今也都二十左右,正是青年一展抱负之时。

    戚敏河见郑世子手上小心提了一个食盒,奇怪道:“天晟这手上拿的是何?”

    郑世子嘿嘿一笑,请两人坐到桌边,又让丫鬟拿茶具过来煎茶。

    把食盒小心放在桌上,“这是靖安伯府的点心。”

    戚敏河是大族出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吃食极度讲究,加上已经在国子监求学三年有余,对盛京城哪家府上的好吃食自是研究个透彻。靖安伯府的点心早就出名,但他一直没机会品尝,现在听到自然是非常惊喜。

    萧博简有瞬间怔愣,靖安伯府……就是楚琏的夫家。他脑中闪过那日在英国公府里见到的那个与楚琏一起的年轻男子。

    眉眼英挺,气质冰寒,薄唇冷冽,他就那么挡在他和楚琏之间,牵着楚琏的手离开,让他再看不到她一眼。

    郑世子发现萧博简出神,“萧学兄?”

    “嗯,今日倒是沾了天晟的光了。”

    郑世子爽朗一笑,一把打开了还带着凉气的食盒,食盒里特意塞了厚厚的锦布,将热气隔绝在外,保持了里面一丝丝凉爽。

    当郑世子瞧见了里面的点心时,顿时一愣,“这……”

    “天晟,怎么了?”

    郑世子震惊地把食盒里的点心端出来,“你们看。”

    饶是他吃过许多点心,就连大内皇宫中的点心也品尝过不少,却也从来没见过这般又好看又奇特的点心。

    萧博简和戚敏河也看呆了。

    戚敏河赞叹道:“怪不得都说靖安伯府的点心乃是勋贵家族中的一绝,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荷叶托着的透明如水珠一样的点心颤颤巍巍的,当真如新荷露珠,雅趣横生。

    郑世子却微微蹙眉。

    戚敏河见他神色有异,疑惑道:“天晟?”

    郑世子抬头看了两人一眼,“实不相瞒,两位学兄,靖安伯府的点心我吃过许多次了,确实如外面传的那样美味,可也一直就是固定的几个样式,这种点心就连我也是第一次见。”

    说着,郑世子回想起祖母将点心给他时随口说的话。祖母说,这点心是靖安伯府的新媳妇做的。

    想到这,郑世子连忙叫贴身小厮去后院老夫人那寻问清楚。

    “哦?难道说靖安伯府的点心换花样了?”戚敏河笑呵呵的。

    “祖母和我说,这点心是靖安伯府的三奶奶做的。”

    萧博简浑身一僵,其他两人没有察觉,倒是戚敏河玩笑道:“靖安伯府的三奶奶,咦?这不是老英国公的孙女?”

    说着转头看向萧博简,“博简,老英国公是你恩师,你可有在英国公府里见到这位手巧的三奶奶?”

    萧博简身体有瞬间的僵硬,随即面色平常道:“我虽暂住在英国公府,可国公府后院岂是外男能随便进的,天晟莫要玩笑了。”

    他面容坦荡,长的又极好,很难让人生出怀疑之心。戚敏河忙道歉,“是我唐突的。”

    这边三人边聊着边瞧着丫鬟煎茶,那边去郑国公府老夫人那里寻问的小厮也回来了。

    “如何?”郑世子问道。

    小厮微微弯腰,恭敬答话:“回世子,靖安伯府那位擅长做点心的厨娘前两日在厨房走水里丧生了,今日老夫人带回来的点心确实是靖安伯府的三奶奶做的。并且还告知此点名为信玄饼。”

    郑世子有些吃惊,这么一个厨娘说没就没了,倒是可惜。不过一个厨娘,在这些世家大族里说白了就是个下人,没了就没了。

    郑世子没说什么,挥手让小厮下去了。

    “来,不说了,听说这点心时间放长了不好,两位学兄尝尝吧。”

    取了小银勺,各自品尝,郑世子和戚敏河都是双眼一亮,连赞好吃。

    这清凉爽滑的信玄饼配上煎茶,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只有萧博简一个人口中苦涩,眼眸深处划过一抹幽暗的光芒。

    想到现在已经成为靖安伯府三奶奶的那个女子,娇俏温柔,胆大心细,如果没有这桩婚事,是不是现在已经为他洗手作羹汤了。

    这新奇美味的信玄饼第一个品尝的人会是他,在同窗面前的炫耀贤妻的人也会是他。

    宽袖遮掩下,他一只拳头紧紧捏着,直到骨节发白。

    而在靖安伯府松涛苑好吃好睡的楚琏并不知道这些。

    下午和丫鬟嬷嬷们一起吃了点心的楚琏,就回了卧房。

    她与贺三郎的卧房旁边有个小书房,是平日里给她用的,地方不大,但是与卧房相邻,很是方便。

    下午楚琏就在小书房里消磨,小书房的书架上放着她从英国公府里带过来的一些书,以及靖安伯府添上的,倒也不少,最下层的一个梨花木盒里甚至还有一些书法名家的拓本。

    原文里的楚琏虽然字写的不是很出挑,但也有一手工整纤秀的簪花小楷。

    楚琏虽然没有什么大志向,但是也明白她现在这手字实在是拿不出手。甚至那话本子中的繁体字有些都认不全……还经常连蒙带猜的。

    于是,下午就遣走了丫鬟们,只留下喜雁在小书房外守着,自己寻了本字帖在小书房里练字。

    写了一个时辰,而后又将练的大字扔进炭盆里烧了。楚琏的记忆力好,练了这一个时辰,竟记住了百来个字,对于自己的进度,她还算满意。

    练了大字,楚琏让喜雁将自己装银钱的盒子还有首饰盒子都拿出来,想着算算自己如今的身家。

    桂嬷嬷也在一边瞧着。

    先是公账上的,婚后,三房这边吃喝用度的账册就到了楚琏的手上,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