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技能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东汉(三国)各级官员及职权、属官详细资料第(3/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员。

    节从虎贲:比二百石,无定员。

    羽林左、右署:本为汉武帝设立的“建章营骑”,后更名为“羽林骑”。

    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负责管理“羽林郎”。

    骑都尉:比二千石,无定员。与驸马、奉车,并称“三都尉”,监护羽林骑。

    羽林郎:又称“岩郎”,比三百石,无定员(百人左右)。负责宿卫侍从。照惯例挑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擅长弓马的良家子弟补任。

    羽林监:左、右监各一人,比六百石。负责分别管理“羽林左、右骑”。

    羽林丞:左、右丞各一人。

    汉阳牧师苑令:管理设在汉阳郡马苑,由羽林郎监管。

    式道:一人,不常设,以郎官兼任。皇帝出行时,负责清扫道路。返回时,负责持旌旗回到宫门。

    四中郎将:东、南、西、北四中郎将,后汉时设置。

    司金中郎将:建安年间设置。

    武卫中郎将:建安年间设置,由许褚担任,掌武卫营,后改为武卫将军。

    二都尉:

    奉车都尉:比二千石,无定员。负责管理皇帝乘坐的车驾。

    驸马都尉:比二千石,无定员。负责管理副车之马。

    奉朝请:既“获准参加朝会”,非官职,无定员。以外戚、皇室、诸侯担任。

    光禄大夫:比二千石,无定员。属国嗣君有丧礼时,光禄大夫主持吊唁。凡是大夫、议郎都没有日常职务,随时准备受皇帝的垂询顾问、派遣。

    太中大夫:千石,无定员。

    中散大夫:六百石,无定员。

    谏议大夫:六百石,无定员。

    议郎:六百石,无定员。

    谒者台:也称“外台”。与御史“宪台”,尚书“中台”,并称“三台”。

    谒者仆射:一名,比千石。统领谒者台,管理谒者;皇帝出行时,负责引导车驾。

    常侍谒者:五人,比六百石。主持宫殿中各时节的礼仪。

    谒者:三十人或三十五人。

    灌谒者郎中:三十人,比三百石。负责接待宾客、主持典礼,以及通报奏章。将、大夫身份以下的人有丧礼时,负责遣使吊唁。

    给事谒者:四百石,灌谒者任职满一年,转为“给事谒者”。

    灌谒者:见习谒者。

    黎阳谒者:后汉光武帝以幽、燕骑兵平定天下,故在黎阳立营,由黎阳谒者负责监管。营内有骑兵千人,权责甚重,谒者位轻,故从顺帝开始,改用府掾中有清名威重者担任。

    车郎将、户郎将、骑郎将:并称三将,东汉时裁撤。

    卫尉寺:

    卫尉:一名,九卿之一,中二千石。负责宫门、宫中的巡查守卫。

    卫尉寺丞:比千石。

    公车司马署

    公车司马令:或称“公车令”,六百石。负责管理南阙门,接待官吏百姓的上书、四方贡品以及被征召至公车府者。

    公车司马丞:一人(《通典》说二人),选择通晓各种禁忌的人担任,负责处理不法之事。

    公车司马尉:一人,主管阙门守军禁令,防备突然事变。

    南、北宫卫士令:南、北宫各一人,六百石,负责分别掌管南、北宫卫士。

    南、北宫卫士丞:南、北卫士令下各一人。

    左、右都侯:各一人,六百石。主管剑戟士,负责巡查宫廷以及皇帝要求拒捕拷问的人。

    左、右都侯丞:左右都侯下各一人。

    宫门司马:宫中所有旁门,每门设司马一人,共七人,比千石。

    南宫

    南屯司马:主管平城门。

    苍龙司马:主管东门。

    玄武司马:主管玄武门。

    北屯司马:主管北门。

    北宫

    朱爵司马:主管南掖门。

    东明司马:主管东门。

    朔平司马:主管北门。

    司徒负责太仆、廷尉、鸿胪。

    太仆寺:

    太仆:一人,九卿之一,中二千石。掌管车马。皇帝出行,奏请车驾扈从仪仗;皇帝乘大驾则亲自驾车。

    太仆属员:

    太仆寺丞:一人,比千石。

    考工令:一人,六百石。主管刀剑、弓圞弩等兵器的制圞造,成品由执金吾存入武库。并管理织造绶带的工匠。

    考工左、右丞:各一人。

    车府令:一人,六百石。主管皇帝的各种车辆。

    车府丞:一人。

    未央厩令:一人,六百石。主管车驾和宫中马匹。

    长乐厩丞:一人。

    廷尉寺:

    廷尉:一人,九卿之一,中二千石。献帝建安年间,改称“大理”。负责审理案圞件,奏请应叛之罪;凡郡国中有疑难的案圞件,都要给予适当的判圞决。

    廷尉正、左监:各一名。

    左平:一名,六百石。负责审理皇帝下诏的案圞件。

    洛阳诏狱令:负责管理设在洛阳的诏狱。

    鸿胪寺:

    大鸿胪:一名,九卿之一,中二千石。管理于诸侯以及四方归附的蛮夷相关的事务;举行祭祀大典时,负责接待引导宾客,奏请行礼,得到许可后,传命各司;诸侯王入朝,负责到郊外迎接,主持接待的仪式;上计时,接待各郡国的使者;皇子封王,协助授予印绶;拜授诸侯、诸侯嗣子以及四方夷狄受封者时,由台下的鸿胪召请拜任;诸侯王去世时,遣使吊唁,并拜授嗣王。

    鸿胪寺丞:一人,比千石。

    大行令:一人,六百石。主管诸郎官。

    大行丞:一人。

    治礼郎:或称“治礼员”、“理礼郎”,四十七人。

    公室、主调中都:秩斗食。

    鸿胪:三十六人。

    司空负责宗正、司农、少府。

    宗正寺:

    宗正:一名,九卿之一,中二千石。两汉时,均用皇族担任。主管登录各王、各诸侯国嫡庶族谱及各宗室亲属间的远近

    -->>(第3/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