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神兽奇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六章 并州制度【啧,憋很久了!】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点,怕是方莫自己都不知道。

    “咳咳!”

    “咳咳!”

    方莫和贾诩,两人尴尬一笑,然后喝完杯中酒,坐了下来,眼神之中,还有着一丝互相欣赏。

    刘备和赵云,都在心焦的时候,君臣二人,正在惺惺相惜,你说气人不气人?不过他们倒确实在之后,有了决断,而且这个决断,还是方莫亲自下的。

    “既然文和与我思想同步,那我也就不说其他了,让徐晃出去溜达溜达吧,手底下的新兵,也该练练手了,至于粮草问题……”

    说到最后,他就开始发愁了,秋收还没开始,屯田之策,更不知到底有多大作用,而且商业活动,更是还未彻底展开……

    一句话,一个字:难!

    “粮草不必忧心,可只带五日之粮,进入冀州之后,可来一次大搬运,若是顺利,应该可以将损失补足,最关键的是,若是能够收拢种子,在十月之期,还可种下更多田地,来年更有无数粮食可收。”

    十月?!

    一年收一次?!

    方莫猛然拍了自己脑门一下,神色间,十分恼怒。

    看到他这个表现,贾诩十分疑惑,开口道:“主公为何事烦忧?莫非是,为来日之粮?这个不必担心,秋收即将来到,只要熬过这两个月,秋收之日,便能缓过来。”

    贾诩感觉,方莫应该是在为粮食发愁,可是他不知道,这个当初说出免田税之人,发什么愁。

    更何况,他们又不是真的一点田地都没有。

    韩浩的屯田之策,可是搞的风风火火的,其他地方,又不是没有流民来投,对于贾诩来说,这些刚刚加入的,那就是最好的劳力,而且之后,在方莫一个制度下,彻底让其归心,安心种田。

    方莫的制度很简单,从外面流入的流民,只要能够种上一年之粮,就能换来土地,以及并州身份,从此和并州百姓一般,可免除田税。

    有人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还真没有!

    方莫的免税,针对的是并州百姓,而非从雍凉二州,或者兖豫二州投靠而来的百姓,前面可以随便颁发身份,但是到了后来,他在意识到这样可能不行之后,他就找了个机会,跟贾诩做出了这样一个制度。

    当然了,前期白波军的投靠,是每个人都分了田地的,至于剩下的,那些每日等着领田地之人,除了在民务部等着摇号之外,便只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去找韩浩屯田。

    没错,方莫就是这么操蛋,把这个后世的制度,直接拿来就用,同时也让本地人,彻底归心。

    毕竟不能来个人都和他们一样的身份吧?

    总要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并州百姓看来,很合理。

    凭什么,你们一来就有田地,还是个安全的并州?

    而他们,不光有了几年的霍乱,好不容易熬到了方莫到来,彻底拥护,就不能有点特权了?

    这也是为什么,并州人,从军更多,更忠,更可靠的关键点之一。

    享受到特权的,可不得努力的维持这特权?

    送出来儿子的那些人,一个个出门的时候,都被老父老母叮嘱过了,如果让本来的土地缺失,他们就不用回来了,不如死在外面。

    虽然有些狠,但这并非方莫强逼,而是那些家中子嗣繁多之人的一个选择。

    再说了,方莫可是还会给从军之人,很多福祉……福利的,诸如送上种子,在门口写就一个军人家庭,应当尊敬,还会责令城管,在分配耕牛(曾经的蛮牛)时,给予一定的方便。

    这样下来,谁还不舒服?

    既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让他们觉得,自己比世家还厉害,另一方面,又极大的满足了虚荣心。

    为啥?

    因为门口的牌子啊,人家家里有,就代表值得尊敬,让那些子嗣少的,恨的那叫一个牙根痒痒,恨不能天天在家里造小人,多几个孩子,也好投入军中,也挂上一个牌牌。

    这些政策,被方莫说出来的时候,当时贾诩的嘴巴,完全都闭不上了,他甚至觉得,必须要免除田税,而且还要给那些当地百姓,一些福祉。

    因为并州没有世家,而这些免除田税的家庭,却又可以称得上是,人人世家,谁还能不维护方莫的统治?

    在并州,可以骂皇帝,骂官员,甚至骂三皇五帝,都没人鸟你,但是敢骂方莫的,绝对一个都没有。从中获得利益的,自然不会去骂,就是没有利益的,也会期盼着利益。

    当初荀攸看到的城外山贼,在城中那叫一个小心翼翼,为的可不就是摇个号吗?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