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传万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好外之癖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意’中告诉他了,就算不考这个,估计也相差不远,为了能贯彻新任韩知府的意思,李知州也算是彻底把节操给丢下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眨眼间一个月过去了,赵彦生活中的一切已然步入正轨,最起码他是这么觉得的。

    赵彦父子的新家安在了王家隔壁,虽然占地不大,却也是独门独院,院墙外是一条无名小溪,小溪周围是遍地的青草绿树,颇为清静自然。

    自己父子二人能有今日的境地,离不开王大老爷的提携与信任,赵信感念在心,安顿好赵彦后,便一门心思扑在了作坊里,每日早起晚睡,赵彦平时倒是难见其一面。

    王大户为王麟延请的西席,乃是镇上的一名落魄秀才,姓李名隐,字处叔,其家境本也不错,奈何永乐末年考中生员后屡试不第,之后家业逐渐凋零,其夫妇二人又无子嗣,为了生活,只得答应下王业的邀请,成为其两个儿子的家塾坐馆先生。

    王业的大儿子王麒考上举人,前些日子又实授了陕西一地的知县,李隐对其颇为欣慰,只是转过头来再看王家二公子王麟,这位李夫子便只剩下满脑门的官司。

    在李夫子看来,这位王二公子性情鲁莽、厌文喜武、拙口钝腮、愚笨至极,实在是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只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为了生活,这位壮志已失的李老秀才也只能忍了。

    近日不知又从哪里来了一名半大少年,这名少年倒是颇有好学之心,脑筋也还算灵活,只是也不知其开蒙的先生是不是滥竽充数,教授的《三字经》前面还算通顺,后面的什么“清世祖,膺景命”、“由康雍,历乾嘉”实在是大逆不道、狗屁不通,只把李夫子气的七窍生烟,险些背过气去。

    在其位谋其政,李夫子本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道风骨,强行按捺下胸中的暴戾之气,一手持书,一手持棒,誓要将赵彦脑子里面那些‘歪门邪道’的思想荡涤干净,自此对赵彦开始了‘惨无人道’的精神洗礼。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