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大间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扁担小分队一行人。

    “王大哥,太特么刺激了!明天我们能不能再找个地方放一炮!”

    “对啊!一百多斤炸药,把半边天都烧红了!这炮仗,硬是要得!”

    几个人一边走,一边低声交谈,尤其是萧洒和邹正脸上,满满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王天木脸上也露出压抑不住的笑意,将近200斤炸药,将南满铁路的终点站,连同七八个工作人员,全部炸上了西天,这阵仗,除了日本人炸张大帅,那可是近年来少见的大手笔了!

    这场炸铁路的行动,绝对算得上这回来东北的得意之作,就算是蒋校长知道了,也一定会嘉奖,到时候,戴大哥脸上也有光!

    想到这里,王天木脸上的笑容渐渐扩大,嘴都快咧到了脖子根,头上的大檐帽都差点掉下来。

    “王大哥,您就别装了,看看,帽子都快笑掉了。”

    邹正斜眼瞅了王天木一眼,逗了一句。

    王天木赶紧扶了扶帽子,遮好了自己的光头。

    事实上,王天木只有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才露出光头,其余的时候大多都戴着一顶民国传统的大檐草帽——这是民国挑夫遮阳挡雨,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帽,绝不会引起任何人怀疑。

    “王大哥,咱们不是说好了扮胡子吗?现在炸了铁路,还怎么扮胡子?“

    王天木的扁担小分队里,陈志平是个老实人,他对王天木的这次行动特别不理解,只是去了一趟那个钟表店,王天木就下定决心要干一票大的,这可不像王大哥的风格。

    “咳,你不懂。”

    王天木看了陈志平一眼,说道:

    “戴大哥吩咐了,要和这姓耿的交朋友,既然是交朋友,那自然是能帮就帮,只给大洋,那不叫交朋友,那叫收买!你等着,这回我们帮了这姓耿的大忙,就算不给他大洋,他也照样把我们当真朋友!”

    “嗯,大哥说的是。”

    陈志平点点头,王大哥说的确实有道理。

    军校念书的时候,有个先生讲过一句话:

    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这王大哥虽然看上去是个粗人,但做人办事可一点都不粗,精明的很哪!

    几个人挑着担一路走,没多久就来到了满铁附属地北门附近,此时的北门附近,已经没有了大队的宪兵值守,只有两个歪着脑袋的宪兵趴在岗亭里睡觉,看上去真的是一片祥和。

    几个人到了门口,也不进去,只是分头摆了几个摊子,从担子里拿出几条熊掌人参鹿茸什么的,一字排开,看样子是要卖给租界里的富人们,赚点外快。

    “是不是他们?”

    早川拿着望远镜,站在附近的一层二楼的窗户里,通过一条缝隙观察着这帮挑夫。

    “不好说,很多进山的猎户都挑了东西来租界附近卖,图的就是卖个好价钱,这些人行踪不固定,流动性也很强,没人认得出来。”

    身边的副官回答。

    “那就不急,先看看,千万记住,一旦那个矮个子车夫杀手出来,千万不要着急,放他过去,我们在后面还有据点,看清楚方向以后,开车到十里外的三岔口堵人,他们急着出奉天,不会走别处的。”

    早川放下望远镜,低声吩咐身边的副官。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白色衬衫的,黑色西裤,手臂上挂着一身西服的时髦青年走到了一个山货摊子前,似乎对一对熊掌发生了兴趣,开始跟猎户讨价还价:

    “这熊掌怎么卖的?”男青年问。

    “六块大洋。”猎户回答。

    “论斤还是论个?”

    男青年拿起一只熊掌,掂量了掂量。

    “不论斤也不论个,论诚心。心黑了,这熊掌也就不好卖了。”

    猎户笑嘻嘻的回答。

    “我姓耿。”

    男青年低声说着,指着眼前的一对熊掌,口中大声说了一句:

    “就给我拿这对!”

    “我姓王。”

    猎户拿起熊掌,放到盘子里,开始熟练的下称,片刻后,手一抖,喊道:

    “六斤,高高的!您拿好了!”

    男青年接过了熊掌,脸上露出几分满意的笑容,嘴里的话却是:

    “我感觉不太对劲,总觉得有人在盯着我们。今天的行动我自己就可以了,你们走吧!”

    “哎,来了就不能白来。”王天木摇摇头。

    男青年自然是耿朝忠,看到王天木态度很坚决,他也不再多话。

    所有的办法他都想了,北川也早在一天前潜入了租界,今天海生要是还不出来,耿朝忠就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不过,今天的感觉还是怪怪的。

    总感觉事情好像有点太顺利,也不对,事情不算顺利,但最大的感觉就是,特高课的行动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开了特许经营权的大赏格,封锁了三天多就放弃了,怎么看也有点虎头蛇尾的样子。

    耿朝忠拿着熊掌,皱了皱眉头。

    眼前的这个猎户应该就是戴笠派到东北来的人,既然姓王,形貌又如此特殊,那八成就是十人团的创始人之一,后来的军统四大杀手之一的王天木了。

    有此人在此,耿朝忠的把握也大了不少,毕竟这家伙可不是常人,先投身军统,后委身76号,最后居然还能在香港善终,也算一代奇人。

    收好了熊掌,耿朝忠开始往回走,路边有个茶馆,位置极佳,自己倒可以过去坐坐,方便监视情况。

    上了茶馆,老板早就迎了上来,耿朝忠摸了摸鼻子,开口道:

    “来一间靠窗的单间,上一壶龙井,没事别打扰。”

    那老板应了一声,领着耿朝忠往里走,说道:

    “今儿赶巧了,正好还剩下一间,您要是来迟点,说不定就没有了!这边走,您先进去,我这就给您去泡茶。”

    耿朝忠又摸了一下鼻子。

    虽然说下午喝茶的人多,这茶楼位置也不错,但耿朝忠的心里总有点不得劲。也许是后世看过的太多,耿朝忠总是对茶楼这类场所抱有特别大的警惕。

    再说,日本人只放开了北门,这里面会不会也有问题?

    算了,现在已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