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7章 让刘青菁也嘚瑟一下吧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日之后,铁路通过了验收。

    但是被迫害妄想的高方平仍旧不放心,专门请了刘青菁太后,还有几个京县的精英工匠一起陪着,顺着环京铁路走了一遍。

    每一个地方,每一条路基,都进行了检查,当做是一次徒步运动吧。

    铁路的道理高方平当然是懂的,但每遇到了路基间隔比较密集的地方,高方平就要停下来故意问:“那缘何之前的路段,路基间隔五十个公分,这里的却又间隔三十五个公分呢?”

    面对他的故意询问,刘青菁觉得非常有存在感,嘚瑟道:“小高相公有所不知,这就是关于压强的理论点,经过最初的地质测量,虽然所选的路段都相对合格,不用专门的重压。但路和路之间的土质层硬度,还是有些区别的。那些路基横条间隔宽松的路段,乃是土质相对较硬的地方,五十个公分的间隔就够了,但现在这些土质相对松软的地方,为了增加着力点,减少对局部土地压力,不但路基横梁排列就需要更为密集。”

    “哦。”高方平摸着下巴点点头,装出一副傻兮兮的样子来。

    又问道:“为了赶工期,咱们建设的较为仓促,有点像是面子工程,此番乃是皇家学院参与设计的首条铁路,咱们的临时简易压路机吨位又不够,我当心往后到了雨季,这条铁路还是会出现尴尬情况的?”

    刘太后得意的笑道:“相公无需担心,这是经过测量和设计的。的确是面子工程,但是根据您首行只是不到百吨的专列,不到二十节的速度,且往后每年载重和速度提升一层,那么哀家有足够把握,十年内这条铁路是能承受住的,无需过度重复建设。”

    这样一来,高方平就真的放心了。这铁路限于目下的技术和装备,然后加上赶工的嫌疑,和后世的差别太大了,的确有点像是豆腐渣工程。但是仍旧要尊重高方平自己提出的理科学范,已经打了足够的余量,经过了测量和设计。高方平也相信,这样的铁路要支撑千吨的专列、跑四十节的速度肯定不行,但是已现在的大型轴承的承受力,以及工程院那落后的轮机的推重比,十五年之内,这条铁路是够用了,那就行。

    十五年之后,在根据那时的技术和趋势,进行重新设计就可以了,那个代价并不大。铁路建设最大的问题是在于路权的归属问题,其实本身的工时材料费并不是太贵……

    京县就在汴京的外围,恰好这个规模宏大的工业基地就在环京铁路旁边,他们京县内部有自己的铁轨和环城铁路对接。

    于是,江州的船运到达后,一群特派的工程院匠人,就是在京县的大车间里,开始组装轮机和火车头了。

    大型的开放式车间里,高方平在全程围观,同时也心理嘘嘘。

    这里的设备工具已经很全面,团队的内部配合也很有序,熟练,看起来一切都显得很专业。

    遥想当年,这个京县还是个主要用于养猪的地方,少量的一些工匠在内部也相当草根,做事毛糙,几乎是一个不服一个,各自忙各自的个人英雄主义景象。

    这一切对比起来,恍如隔世。

    最后时刻,一切都就绪了,那个又原始又笨重、傻大粗的火车头已经组装完成。

    然后此行的总工程师过来见礼道:“高相,车头组装完毕,请求点火试车。”

    高方平一阵失望,这鬼东西要和记忆中后世那子弹头似的高铁车头比,真的不是个东西。然而它却又是里程碑似的东西,是大宋积累多年的家底。

    于是高方平也有些激动的道:“批准点火试车。”

    轰隆……轰隆轰隆……

    点火后烟雾腾腾,声音震撼,犹如西游记里的妖魔出世一般,全部人被呛的乱跑。

    高方平跑的最快,跑出了大车间去狠狠吸了几口空气爽爽,然后见整个大型车间都在“七孔冒烟”。

    喔——喔——

    转眼强劲的气喇叭轰鸣后,轰隆轰隆轰隆的声势中,那个傻大粗的火车头,真的带着三节车厢、顺着铁轨开出了车间来。

    牛皋黑不溜秋的样子站立在火车头上金鸡独立,看起来很兴奋。

    有工程师从简陋的火车机房里伸出头来咒骂牛皋:你的口水会腐蚀这个大家伙,不许再流口水了。

    最终,火车开出了京县,顺着环京铁路走。高方平想上车去,却是被一群人强势拖走了,说是不安全,暂时不能上车。等试车完毕,确认轮机稳定才能。

    于是从来不跑步的高方平,此番也进行了一段马拉松似的跑步,在后面远一些的地方,追着火车跑。

    整个环京铁路上是被禁军戒严的,说十步一岗有点夸张,不过每隔五百步就有两个禁军站岗,守护这条即将给皇帝剪彩的铁路。

    这些大头兵们也觉得震撼,看着那个傻大粗的冒黑烟的大笨熊,跑的的确慢,却是看起来肌肉发达,很强劲,也是觉得不明觉厉。

    带轮机很挫,陶志明他们并没说错,推重比还是太低了,热效率的可挖掘程度还非常大。所以现在的火车速度很慢,采用跑步是能追得上的。

    推重比这么低的情况下,机组的自重,就很大程度挤压了这列火车的载重。

    跟着跑了一段,目测的话,这列火车的最大速度会有个十三节的样子。

    不过现在是空车,要做到高方平要求的一个专列、三节车厢、三十吨载重的首期目标,有一定的挑战。

    为此江南工程院专门设计了新的变速箱系统,然而也是傻大粗,落后原始的变速箱进一步损失了效率,但好处是,可以通过杠杆原理,牺牲速度来换取载重。

    轮机经过了工程院新的调校后,暂时可以维持这个固定功率长时间输出。然而短板就在变速箱,现在的工艺技术,哪怕依托了新材料,变速箱也设计的很草根,且不耐用,会很快就报废。

    不用变速箱,直接输出的话,会保留一部分动力不损耗,做到相对环境里的热效率提高,自重也会小些,且因为结构的简单,能降低机械故障,延长使用寿命,然而致命的就在于,就无法做到高方平三十吨的载重要求,那根本起步都做不到。

    也就是说,这是针对性的做面子工程给皇帝看。而实际上,三十吨的运输模式,现在并不能商用,并不成熟。

    现在的这个变速箱是特制的,乃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