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加油吧!吃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多好过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21:人多好过年

    经过上次那么一闹腾,梁闻山是彻底不敢再纠缠小阳买什么熏鸡方子了。大文学而且没用三天,周泰就亲自上门给小阳和朱海道歉,并且送了一张请柬,是梁闻山和蒋云的婚宴喜帖。当然周大叔也说了。你们俩要是不乐意看他们俩那德行也不用去,我送个请柬来就是来说一声。知道你们俩看他们烦着呢。我现在看他们也烦!

    朱海和小阳当然不会为难周泰。何况相处了这么久,这位周大叔是什么人小阳也有了深刻的领悟。所以小两口做了几样家常的小菜,留周泰吃了顿晌午饭才放人走。当然梁闻山的婚宴他们俩也去了,不过没有留着吃喝,只是上了五百文的礼钱。然后就回去店里忙活了。其实这也就是给周泰的面子,何况事情解释清楚之后,他们俩也知道梁闻山其实顶多就是个从犯。尽管对小阳存在着不轨意图让俩人都很厌烦,但报应是摊上这么个自作聪明且两相不爱的未婚妻也挺可怜。往后辣椒的生意还是得做,一竿子打死,彼此再不往来也不好。

    当然这件事也没能瞒住身边这几个人。于是乎二宝就有了酒后谈资,动不动就笑得前仰后合,弄得朱海几度挥拳,小阳三番四起抄起扫帚。反正他们这边的几口人是天天开开心心,没用三四天就把一场闹剧个抛到了脑后。至于那对曾经脑抽过的新婚夫妻过得如何,心里状态怎样,生活和谐与否,全都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不过小阳让朱海往周泰家送吃喝的次数倒是勤了一些。保持良好关系神马的是非常必要的。何况这位大叔真的很难让人不想跟其交往。

    天儿一天比一天冷,沐阳饭馆的生意也逐渐有些减淡的趋势。虽然不至于萧条,但一向热闹惯了的几个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其实菜色的花样也不少,虽然都是熟悉的食材换一种做法换个调味的方式,可吃起来又新鲜又实惠。但无奈天儿一冷,有不少人都不爱动地方。大文学家里买的鱼肉的存放起来也不容易坏,人少了也是正常的。

    小阳有些不甘心。于是就想到了一个新点子。涮串。

    涮串这个东西在现代是相当常见的。竹签子上串上各种蔬菜和伪肉类,杂七杂八地往那儿一放,爱吃什么挑什么。然后在滚开的汤汁里涮熟,淋上麻酱或是辣酱神马的,是很普通的一种小吃。

    之所以选择这个,是因为方便操作。也不用像小火锅那样需要炉子和锅。关键是价格也可以很低廉。一串蔬菜可以一文钱,一串豆制品可以两文钱,一串海鲜制品可以三文钱,一串肉类可以四文钱。麻烦的也就是把食材都穿成串,真正到煮的时候连六子都可以独立完成。甭管怎么样,这无疑是一个简单的拓展之路。

    涮串的时间被安排到了晚上。也就是说沐阳饭馆儿这一次到了晚上还会再一次营业。多了一个时间段,自然钱就多赚了一些。有些老主顾听说晚上又有新鲜玩意儿,价格还可以自己控制,如果都要蔬菜,连菜带汤也就要几文钱,逐渐就有了不少迷恋涮串的客人。不过还是那句话,他们这家店所有东西都是每日定量供应,今日卖完明日就请早到。肉类和海鲜一天各串两百串,蔬菜没了可以随时串。一天卖光明天再预备。一来不糟蹋东西免得浪费,二来今天没吃到的人明天还得再来。三来就是因为串不多,所以工作量就没有增大太多。即便还是只有钱权,张正和赵亮也可以轻松完成。

    除了涮串之外,利用好几坛子的各种果酱做成的各种小酥饼甜馒头都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有不少大户人家的小姐都迷上了这种个头不大的点心。所以每天一到开闸板的时候,来店里买点心的人就多了。小阳除去把收果子的钱都收回来之后,其他的赚头都给了木木。反正果酱都是俩人一起熬的,自己这全当是给好兄弟帮忙,再把满山的野果子利用起来免得糟蹋掉。

    当然还有不少人过来买小阳同志制作的各种辣菜。大文学泡椒豆干还是在牛家杂货店卖的。虽然牛大说放他们自己店里就得了,但小阳执意要跟大哥分账。其实小阳一直觉得自己做生意这条路是大哥给铺成的,何况辣白菜和豆干这几样东西已经是牛大杂货店的招牌了。很多人都只知道去那里买,换地方了对谁都不好。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繁忙是一天,懒散又是一天。老朱家今年过年前有八头猪可以出栏,不过朱海决定今年一定要留下一头,留着自己人吃。小阳说的杀猪菜,他都期待了好久了。

    今年过年可不比往年。对小阳和朱海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尽管去年彼此就走到了一起,但那时候毕竟没有成亲,哪怕那一纸婚书就是张薄薄的绢帕。但对他们俩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趁着懒散的日子,两个人带着六子又砸了两天的冰窟窿,捞了好几桶大大小小的鱼。这让从来没有这么惬意玩闹过的六子小盆友开心得不得了。看着小盆友开心,小阳更开心。这时候他才更觉得把人买回来没有错,至少自己和阿海能给这四个人平淡自食其力的生活。尤其是六子,小阳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会教教他识字。但明显这娃子对各种劳动更感兴趣,十个字最多也就能记住三个。久了小阳知道这臭小子实在是不爱学,也就罢了。

    年货的置办今年得多花出不少钱。腊月二十这天,四个人在店里盘账。算计了一下,从开业到现在,纯利润就有四十六两银子。当然这其中没有刨除给钱权他们四个的一个月工钱。但这也十分了得了。去掉二十三两的装修钱,一家还能余出十多两银子。其实这些收入比起一些酒楼饭馆儿来说少得可怜。但对他们来说却十分珍贵了。毕竟买卖开张到现在也还刚满四个月。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置办的,年底能余出这些实在是很不得了了。

    两家人决定,一家就拿走十两银子。余下的五两多银子拿来做流动资金。虽然能储存的蔬菜在秋收之后他们收了两个地窖。但肉是不能囤的。

    朱海预备了一口猪,二宝就买了两只羊回来。当然少不了跑了一趟海边,买了十条大头鱼。秋收前后小阳和木木特意在家待了四天,两个人带着六子漫山遍野地采了不少蘑菇。如今这时候已经晒成干了。门口的葫芦也都切成条晒了一院子,估计着不但能吃到来年开春,还能放到店里卖掉一些。葫芦这玩意儿一旦切成条,看着可真出息。跑了两趟南货行。小阳买了十斤的干香菇。鲜笋是没有了,不过小阳看到了让他心动的银耳。要知道银耳这东西可是滋阴润肺的好东西。酸甜苦辣的味道都能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