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知道她喜欢喝牦牛酸奶,就送了一大缸过来,馋死豆豆了!
对面苗寨的阿牛和阿花也会经常过来,他们父亲早逝,家里就剩他阿妈和他们兄妹了。阿牛的父亲是这一带有名的苗医,只是他过世太早,阿牛兄妹只学了一点皮毛,他们苦于无人指点,若寒搬到此处后,他们兄妹就上门拜师学艺了。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世界医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覆盖面很广,不单单指汉族中医,还包括苗医和藏医、蒙医少数民族医学在内。苗医历史悠长,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有机会能翻到苗医珍藏的手稿,若寒也是求之不得,很爽快地收下两名弟子。
他们阿妈也经常会做些吃食,让阿牛划着木排送过来,苗家的酸菜汤可是一绝,尤其是炎炎夏日,特别开胃。用酸菜汤做酸菜鱼、酸菜羊肉,酸菜排骨,味道非常鲜美。
阿牛很喜欢阿丽,经常会约阿丽出去,若寒原本觉得阿牛和阿丽他们年纪还小,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那次阿妈过来,跟她提起阿牛和阿丽的事,她才缓过神来,不知不觉阿丽都长大了,有人上门提亲了,不知不觉她也老了。
阿牛和阿丽年纪都不大,阿丽虚岁才十三,实岁才十二,苗家姑娘一般要到十五六岁才嫁人的,等阿丽满十五岁,还有几年时间。若寒不知道阿丽心意,只是婉转地告诉阿妈,这事她做不了主,要问过阿丽再答复她。
望着亭亭玉立的阿丽,对比当初豆芽菜的模样,若寒颇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想着再过两三年阿丽就要出嫁了,若寒有一点点的失落。
还好还有豆豆,这女儿是嫁出去的,媳妇是娶进门的,她以后得给豆豆挑个好媳妇才是。
想到这里,若寒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好笑,虽然自己实际年纪有点大了,但穿越的这具躯体年纪并不大,也不过十七虚岁,她就想着当丈母娘和婆婆了。
阿丽没了父母,她这个师父从现在开始,也得开始给她准备嫁妆了。苗家姑娘的嫁妆不说别的,就单单那从头到脚那一堆银饰行头,就很烧钱。单单那顶帽子,那银饰就有好几斤重,还不算身上的,苗家姑娘的银饰很多都是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的。
苗家姑娘的嫁衣,父母三四岁就要开始准备,家底丰厚的人家,单单身上的银饰就三四十斤重了,少一点也有十几斤,还不算其他嫁妆。每次见到那些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和侗族姑娘,若寒觉得那简直是移动的银靶子,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若寒摇摇头,要说嫁女儿容不容易,看看苗族和侗族就知道!
虽然阿牛和他阿妈不是势利的人,阿妈还说阿丽身上的银饰,她会准备好的。若寒考虑到阿丽毕竟是嫁过去媳妇,总不好在嫁妆上被人说嘴,太寒酸了,村里也会有闲言杂语。
再说若寒手头上也不缺银子,无非是多费些功夫和心思,她婉转地拒绝了阿妈的提议,这事还要阿丽自己愿意才成。
若寒想着要同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谈论她的终身大事,不由地头皮发麻,她的行为算不算是毁坏民族幼苗。说实话,她看过别人订婚结婚,偏偏就自己没经历过,徒弟都要嫁了,师父还没出嫁,想想这个话题就有些没意思。
若寒斟酌着问道:“阿丽,今天阿牛阿妈过来了,她说想给阿牛订婚!”
阿丽开心地问道:“阿牛哥要订婚了,是哪家姑娘?师父,我们什么时候喝喜酒了?”
小姑娘脸上一点难过的神情也没有,若寒不经意地问道:“阿丽喜不喜欢阿牛?”
阿丽答道:“阿牛哥人很好,可我不想嫁给苗人!”
若寒反问道:“苗人不好吗?师父觉得苗人挺不错的,也很会过日子。你瞧,阿牛阿花多能干!”
阿丽扭扭捏捏地说道:“阿丽不嫁人,阿丽要找阿注!”说完,捂着脸跑走了。
阿夏?若寒没听说过,她还是问齐叔吧!
齐叔听了若寒的问题,老脸都涨得通红,差点给茶呛住了,还是上官羽大方,脸色一点都没变。
他笑着解释道:“纳西族有些部落,婚俗奇特,除了少数家庭因为要增加劳动力,娶亲或招婿,基本上不成亲的的。男女日间很少单独相处,只有在聚会时遇到意中人,日间约好,半夜花楼见面,天亮前男子就走!”
若寒恍然大悟,原来阿丽是摩梭族姑娘,就是有走婚习俗地那个民族。
上官羽还添了一句:“男人称女相好“阿夏”;女人称男相好“阿注”;男人可以同时有几个阿夏,女人也可以同时有几个阿注。”
上官羽还想再说什么,被齐叔阻止了,齐叔说道:“阿丽,已经十三虚岁了,按照他们那个部落的习俗,可以婚配了。这里都是藏民、彝人和苗人,阿丽会惹麻烦的!”
若寒深以为然,摩梭族是母系社会,而其他部落都是父系社会,阿丽的观念和他们相差太多,确实是个大问题。说实话,摩梭族的婚恋开放程度,一点都不逊色现代社会,若寒这下真得很头痛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