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路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狐疑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衬出一抹嫩白的修长脖颈。裙子下摆正好遮到膝盖的位置,两截白皙笔直的小腿在阳光下泛着一种诱人的光泽。

    “武主任好,”迎着钻出门的武清学,傅淑丽伸出手,笑道。

    “嗯,”武清学点点头,脸上的表情有几分矜持,“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余县他们估计已经在路上了,一会就到。”

    “已经准备好了,”傅淑丽的目光在楚振邦脸上一扫而过,脸上始终保持着那种柔和的笑容,“考虑到过来的领导比较多,所以专门空出了二楼的小会议厅,一共两桌……”

    说着,傅淑丽又介绍了一番具体的安排,比如说准备的是什么烟、什么酒,有什么菜式,原定的菜式是什么,但考虑到余长志有什么忌口,所以换成了什么等等等等。大文学

    伺候人的活不好干,伺候领导的活干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从傅淑丽与武清学两人的表现就能看出来,真可谓是事无巨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考虑到。

    直到对方介绍完了,武清学满意的点点头,傅淑丽趁着这个机会看看楚振邦,笑道:“武主任,这位看着有些面生啊,是你们团委新加入的干将?”

    武清学似乎跟傅淑丽有什么隔阂,听了这问题只是嗯一声,简单的说道:“宣传部的小楚,刚来团委一个月。”

    “小楚?”傅淑丽眨眨眼,清晰可见的睫毛跳跃间,似乎流露着某种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情。

    “楚振邦,”楚振邦笑笑,自我介绍道。

    “楚振邦?哦,我听说过你,”傅淑丽蹙了蹙眉头,随即恍然笑道,“那位出手阔绰的黄经理好像就是你的朋友,听说他可是帮咱们县棉纺厂解决了一桩大难题。”

    说着,她伸出手来——手型很完美,手指纤细修长,肌肤细腻光洁,手背略微带着几分骨干,但又不至于瘦的过分。

    这种话楚振邦不好接口,索性装聋作哑的一笑,跟对方握了握手,自动退到一边。

    “狐狸精!”武清学跟傅淑丽聊了两句,就借口上去看看酒席的布置情况招呼楚振邦离开,两人走到招待所主楼入口处的时候,她突然很情绪化的说了一句。

    话说出来,武清学才意识到边上还有一位同事,而且这种词似乎也不是她应该说的,整个人一时间显得有点尴尬,干咳了两声,又一本正经的解释道:“你还不知道吧,傅淑丽过去也是咱们团委的,不知怎么的就跟陈新伟纠缠到一块去了,结果被陈新伟的老婆追到团委大闹一顿,这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让整个团委都跟着丢人现眼。”

    “那她又怎么来的招待所?还赶上了经理?”楚振邦好奇的追问了一句。

    武清学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又忍住了,迟疑片刻,才含糊不清的说道:“人家背后有人呗,人长的漂亮总是能沾点光,上赶着怜香惜玉的人多了去了。”

    楚振邦强忍着才没笑出来,他是听出来了,武清学这话里藏着明显的羡慕嫉妒恨,这位团委的黑脸主任,似乎也只有这种时候才会显露出几分女人的天性来。

    显然是正应了那句老俗话:“说曹操,曹操到。”楚振邦跟着武清学上了二楼,刚拐过楼梯转角,走廊里迎面撞过来两个人,看着都面红耳赤的,明显喝了不少。

    楚振邦看了一眼,这两位他都认识,还都是冤家,其中一个圆脸胖乎乎、长着一个硕大酒糟鼻的,是所谓渠水县民营企业家郑新伟,另一个细高挑身材、白净脸,看着文质彬彬的,是城关镇镇长廖云起。

    “哎呦,这不是武主任吗?”郑新伟在渠水县绝对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交际广泛,县委县政府包括下面各个行政单位的头头脑脑,估计没有几个他不认识的,“咋,今天团委在这儿有饭局?”

    嘴里说着,眼睛就绕过武清学,飘到楚振邦身上,上下打量一番,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

    “是啊,有个活动,”武清学跟他握握手,又对廖云起笑道,“廖镇长也在啊。”

    廖云起显得有很是矜持,掩不露齿的一笑,没有说话。倒是郑新伟在一边搭腔道:“呵呵,廖镇长牵头搞了个引资项目,有客商打算在咱们城关镇投资,建一个环锭纺纱厂,呵呵,这可是个近四百万投资的大项目。这不,今天客商代表来了,廖镇长出面接待一下。”

    楚振邦揉揉鼻子,心底暗自好笑,且不说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客商到渠水这交通不便的深山沟里来投资,即便是真的有,渠水县城这一片实际上就是城关镇,客商到县城来投资,什么时候轮到廖云起独自出面接待了?

    果然,廖云起听了这话之后,干咳两声,解释道:“今天只是私下的接触,客商安排的代表是我的老同学,今天坐到一起吃顿饭只是考虑私交,跟投资的事情无关。”

    如今招商引资之风已然吹遍中华大地,全国各处的政府部门都在牟足了力气引资,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也不管为引资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反正只要能给地方上拉来投资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就是有能力、值得提拔的干部。

    不过在楚振邦的印象中,前世的时候,渠水县可没有一个什么环锭纺纱厂,除了破产后被收购的县棉纺厂之外,县里到2008年的时候,也只印刷厂、纸箱厂和一家规模稍大一点的铸件厂,真正盘活县域经济的,还是大量民营、私营的小五金厂。

    当然,最主要的是,如今渠水与外界联系的交通异常不便,通往白岭市区的山路不仅狭窄崎岖,而且因为年久失修的关系,到处坑坑洼洼的。在这样一个地方投资建纺纱厂,难道投资商就没有考虑过运输成本的问题?

    不合情理的事情往往就意味着有蹊跷,楚振邦这一观点向来深信不疑。

    武清学毕竟是团委的人,对这种投资立项的事了解不多,当下没有多说,只是客套了两句,就带着楚振邦去了小会议厅。

    就像傅淑丽所说的,小会议厅里安排了两张餐桌,五六个服务员还在进进出出的忙碌着。武清学点算了一下座位,又查看了一遍菜单,感觉着布置的还可以,便又开始给楚振邦提点一些待会酒席上的注意事项。

    月末过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小会议厅外的走廊里响起一阵喧哗,武清学和楚振邦急忙迎出去,正好看到一群人簇拥着余长志朝这边走过来。

    “余县长,”武清学笑容满面的迎上去,问候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