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的舒心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64 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雁城待了半个月,杨震海带着瑾娘好好逛了逛雁城,这古代的大街逛一逛还真是蛮不错的,这个时候虽然没有人虽然没有什么人提出艺术啊什么的,可只看那建筑就能感觉艺术随处可在,就算是普通农家,那门扉上也会有些雕刻装饰,看起来很美丽。     瑾娘还添置了一些衣料丝线,雁城的东西可比县城里好,样子多,更何况雁城是货物集中地,南北货物这里都有,瑾娘特意选了一些细棉布还有丝罗,天气眼看着就热了还要给孩子们坐一些夏日的衣物,小孩子长得快,衣物淘换的快。     家里每年收入不少,大部分都重新投入到南北货物流通上,毕竟他们孩子多,将来娶亲也是要钱的。杨震海不让她去卖绣品,怕她费神,可族里时不时的就有姑娘出嫁,还是要送些东西的,瑾娘平日做些绣屏扇子或者荷包,留着添妆送人。她手艺好,东西拿的出手,材料也没多少钱,就算家里富裕也不能那么浪费,这样最合适。     瑾娘偷偷问了王氏,家里分家的事,王氏一瞪眼,“别听你嫂子瞎说,仗着怀了孩子就张狂起来,家里不是她说的算的。我和你爹还在呢,分什么家。”     王氏似乎很生气,瑾娘也不敢再问了。想想这事没准是大嫂一厢情愿,他们家刚在雁城扎根,又怎么会分家。更何况陈家二老都在,都挺强势,分家可能性不大。要说也就杨家情况特殊,才会分家,一般人长辈在是不分的。     想到这里到放了心。     眼看着出门半个月了,他们也准备回去了。家里还有活呢。     这次还是坐船回去,雁城专门有船来往周边县城,多数运货,载客也只是顺道的,他们这回运气倒好,直接搭上一艘快开的船,船上除了一些货物只有另外一伙客人。     那伙人跟杨震海他们一起下船,回去的时候也是顺路,他们乘坐的车子讲究,人也很多,似乎官家老爷,周围很多男女仆人。女眷也是十分讲究,周围围着好几个丫鬟婆子。     等瑾娘他们快要到村子的时候,杨震海回头看了一下,他们竟然也回到村子,他倒是有点奇怪不知道是那家的客人亲戚。     杨震海倒是没管,指挥着车夫回到家,给了钱,让他们回去。     沛禹下了车跑快步跑到坝上,“爷爷——沛禹回来了——”那嗓门大的。     赶巧杨老爷子刚回来,听到沛禹叫声,走了出来,爷孙俩一下就抱到一块,感情好着呢。     到了家,瑾娘觉着自在多了,就算雁城那里也算是他们的家,可就是不如这里踏实。     刚到家,蕙嫂做了一桌子菜,给他们接风。     “等会去程家看看,他们家老太爷怕是就这几天了。你四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还是他给的一株人参把你救过来的呢。”吃了饭爷几个坐在炕上说着话。     杨震海愣了一下,“我走的时候不是还挺好的吗?”程家是外来户,在村子里就这么一支,不过程老爷子几个儿女都有出息,在村子里也是很有威望的,他从京回来去看过程老爷子几次,不过他年岁大了,有点糊涂,他跟程家小辈关系没处到那,来往不多,逢年过节给老爷子送点礼。     “谁知道呢,听说是摔着了,你走没几天的事,现在就吊着命呢。”杨老爹感叹一下,生命无常啊,别看那老爷子糊涂的整日的跟小孩似地,可身体还是不错的。这说不行就不行了。     杨震海突然想到今天回来的时候车后边跟的人怕是程家的小辈。     “我这就过去。”说着站起身,走了出去。     程家老太爷,第二天晚上就没了,去的时候七十九。这个年代也算是高寿了。     他三个儿子,除了二儿子跟他一起过,长子幼子都是进士,长子程旭更是三品大员,在京城供职,就是那天跟杨震海他们一起回来的那些人。这次回来老太爷去了,他要留下来丁忧的。     杨震海过去帮了几天忙。     天气越来越热,家里用硝石做了不少的冰,家里倒是不难过。     按照瑾娘的想法,家里抱了四窝小鸡,给了老三家十五只,他们还剩五十只,先养在家里一段日子,然后放养出去,这个时候竹林子里食物很充足,根本不用他们操心。现在笋子已经不能吃了,瑾娘让杨震海砍了些小儿手臂粗的竹子,做了些竹筒饭,开始还有些硬,后来做出来的就非常好了,瑾娘还尝试着跟黄米糯米一起煮,里面还可以放腊肉排骨,蔬菜豆子什么的,味道都很不错。倒是给家里食物添了新花样。     天气越来越热,地里的田有点干,家家户户都去给地里放水,瑾娘也带着蕙嫂把菜园子里也放些水。     “婶子——我七叔在吗?快去看看吧,要打起来了?”瑾娘正浇着水,就闯进来一个人来,看到她气喘呼呼的说。     “生子怎么回事?慢点说。谁要打起来了?”瑾娘一看是大堂爷家长子次孙,杨震海在他们这支排行第七,所以长辈同辈也叫他老七,本家侄子就叫他七叔。     生子喘喘气,“是南边双庙子村的赖虎子跟五叔家明水叔因为放水的事打起来了,赖虎子跟他兄弟一起上把明水叔头都给打出血了,九叔也上了。”     瑾娘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你七叔在东边地里呢,你去地里找他。”     生子一听,应了一声,就跑出去,瑾娘不放心,跟了出去,走到坝上,远远的就看南边地里一堆人,他们家这里视野开阔,不过离的太远看不清怎么回事。     没一会就看杨震海跟赵铁柱顺着地头往南边跑,生子跑回来报信也累了,有点跟不上了。     “嫂子出啥事了?”芸娘端着一小簸箕茄子钮从下边走上来。     “明水跟邻村的人因为地的事打起来了。”瑾娘简单的说了一下,眉头皱的紧紧地,估计这事不那么容易了解。     后边跟过来的蕙嫂听了一惊“哎呀,这可怎么办?”     芸娘想了想说“我听家里哥嫂说过,咱们村子跟双庙子离的太近,地也连着。南边那块地要是离咱们这边水源远,都是用那边的水浇地,以前好像也有过争执。”     “刚才生子说明水的头都被打出血了,这事要闹大。”     历来这种村与村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容易调和的,更何况现在宗族观念强大,矛盾会更加激化。     “这茄子怎么都摘了?”瑾娘回过头来,看着她簸箕里的茄子问。     “我今年种的密了,看长的小,就间了一下,这些嫂子你做咸茄子吧。”     “你自己做呗,我这也不少呢。”     “我们那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