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数省旱情严重,儿臣愿仿效十四弟,出资五万两广购米粮在直隶开粥棚赈济断炊之民,还望皇阿玛成全。”
老三、老四一见太子另起炉灶,都是一喜,反正是捐,捐到福建连响声都听不到,白白便宜了老八,还不如自己撑头建粥棚,怎么着也落个好名声,两人立即站了出来,“儿臣也愿开粥棚赈济断炊之民。”
老八见此情形,暗自佩服太子反应快,这一另起炉灶,可是大大分薄了对福建的支持力度,而且,他还说的堂堂正正,没驳斥的理由。
老五、老七、老十二可就傻眼了,原本指望太子他们降降价码的,现在可好,太子虽然是另起炉灶,可也是一口出的五万两,这不要命嘛,老五胤祺迅速的给老七和老十二递了一个征询的眼神,二人一见,急忙猛眨眼睛认可。
老五胤祺松了口气,忙跟着出列,“儿臣愿与七弟、十二弟一同施粥赈济灾民。”
老五胤祺这话一出,不仅康熙,所有人都警惕起来,不是又出了一党吧?
大学士、上书房大臣萧永藻亦是八党中人,佟国维退了后,他自然就成了八党的一杆大旗,见太子胤礽轻轻松松就打乱了八皇子胤禩的计划,心中暗急,一俟众皇子说完,他就站了出来,躬身说道,“禀皇上,北方各省虽旱,但有十四皇子和朝廷赈济,民心尚安,一矣旱情缓解,便可自力更生,反观福建,虽是一隅之地,但祸乱一起,十室九空,不论安抚还是战后重建,都需大量钱粮,奴才愿出银三千,略表寸心。”
恩,这倒是老成谋国之言,康熙瞅了萧永藻一眼,却仍是默然不语,安坐看戏。
萧永藻这话确实引人深思,战乱重建,可不比灾后重建,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上书房大臣,大学士张鹏翮紧随其后站了出来,躬身道,“萧大人老成谋国,虑事长远,微臣附议,亦愿出三千两。”
见张鹏翮明确支持自己,老八胤禩不由长松了口气,张鹏翮的支持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十四党是偏向他八党的,虽说眼下十四党不过寥寥几人,但胤禩却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
太子胤礽虽然沮丧却不气馁,胤祯这段时间一直在广东,噶礼应该还没机会跟他谈呢,这事不急。
两个上书房大臣意见一致,对朝中大臣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小,一些中立的纷纷表态支持老八胤禩,再加上八党本身人多,立时就形了一股风潮,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待一众大臣消停下来,康熙已是拿定了主意,轻咳了一声,他才不疾不徐的说道:“福建饥民暴动,北方各省春旱,不过是疥癞之患,而今国库充裕,也不缺这点银子,让朕欣慰的是诸位臣工为国为民的这番心意,朝堂上下,君臣一心,何愁天下不能大治?上次,诸位臣工踊跃捐输,朕婉拒了,这次,朕就允了你们,让天下百官、士绅子民看看我大清的新气象”
康熙同意了?一众原本是做做姿态的大臣立刻就在心里暗暗叫苦,刚刚口一张,可是捐出了一年的俸禄,一个个心里顿时就一阵肉痛,心里更是大骂老康熙不厚道,越有钱越抠门。
上海。
胤祯乘坐蒙特多号回到上海,便得知造船厂已经建造完工,开始在建造二千料的贸易商船了,他立马就召集所有经验丰富的中外造船匠工,安排他们分头研究买来的战列舰和风帆战舰。
忙完了船厂,他又视察火器厂,胡志国一见胤祯前来,立即就满脸喜色的上前汇报,推行了两个月的分工作业已经开始显露出了其优越性,不论是制造速度还是火器的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胤祯温言勉励了几句之后又接着说道:“既是有效,就开始大力推广,火器的制造速度确实太慢了。”
一听这话,胡志国连忙诉苦,“恂王爷,这招学徒是容易,可要招熟练工匠可就难了。”
胤祯想都没想就笑道:“遇事要勤思索,这有什么难的?这不是一大批熟练工匠吗?让他们带学徒,每一个学徒都给予固定的奖励,三年内,允许他们提取学徒二成的月例。”
这倒是好办法,几批徒弟,这些熟练工匠就都成小工头了,他们岂有不愿意的?胡志国一听,喜的连连点头。
第137章流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闽道比蜀道则更难福建多山,地形之复杂堪比贵州,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福建的方言,说五花八门,那是毫不夸张,特别是山区,数十里便是一种方言,有些相邻的乡镇,相互之间都是言语不通,无法交流、沟通,外地人就更不用提了,纯粹是如听天书。
福建提督蓝理兵分三路直插饥民暴动的中心德化、永春二县,蓝理很清楚即便到了德化、永春县城,也不可能得到粮食补给,所以一路徐徐推进,等待后面的粮草跟进,由于道路难行,士卒的积极性也不高,六日后方才赶到永春县城。
让他颇为震惊的是,永春县城已是一座空城,搜遍全城也没找到一个活人,闻报后,蓝理顿觉进退两难,退,寸功没建,如何退?进,如进到德化,还是空城一座,他这三万大军的粮草补给就是大问题。
凝思半晌,蓝理才命人击鼓,召集众将。
破烂不堪的县衙大厅里,蓝理扫了众将一眼,沉声道:“眼前情形诸位都已经看到了,永春是座空城、死城,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安静了片刻,右营参将王晋才躬身道:“军门,未将认为,暴民得知大军进剿,提前逃走或是遁入山中。”
这话说了不等于没说,蓝理沉着脸望向左营参将尚之鹏,尚之鹏忙躬身回道;“回军门,未将仔细察看了县城,暴民应该在三天前就已经弃城而去,眼下饥荒,各地存粮皆不多,未将以为,暴民有可能跟蝗虫过境一般,吃空一处,便行转移。”
蝗虫过境,蓝理心里一沉,这是他最怕的结果,如此一来,就不是饥民暴动那么简单了,那些暴民将成为流寇,一旦合流,将席卷全省,如果掉头东进,则荼祸江、浙,南下则祸乱广东,真出现这种情形,别说官帽,只怕性命也难保。
沉吟半晌,蓝理才面无表情的道,“接着说。”
尚之鹏躬身一揖道:“军门,由于粮草补给速度跟不上,导致大军行进缓慢,尾随追击,怕是很难追上暴民大队,再有,四周皆是大山,探报难以及远,情况不明,大军深入,太过冒险,最危险的是各地都无法筹集粮草,一旦粮草补给不上,三万大军,不战自乱。未将以为,应小股轻装进入德化县城探明情况,再做决定。”
这尚之鹏有见识,
-->>(第5/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