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的胜利。中国人成为世界大战的主导力量。
但如果没有来自南华的石油和橡胶以及全方位的支持,局势会变得艰难,中华联盟如果分/裂,后果将不可设想。
面对南华方面的威胁,宋子文不得不认真,他点点头:“南华是我们的盟友,中华是一家,我们不会亏待盟友。不让兄弟吃亏的。”
“南华处在危险的境地,我们无从选择。上个月新加坡一家华商因和美国有联系。把橡胶卖给美国公司,而遭到日本屠杀。
消息传回新唐山,群情汹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南华上下已经决心解决马六甲海峡。”
何仙姑感叹道。
双方经过协商后达成妥协,南华方面获得第二枚原子弹和偶数架次的鲲鹏轰炸机。比如第一枚原子弹交付给武汉方面后,第二枚就得交付给南华,第一架鲲鹏战机交付给武汉方面,第二架就归南华所有。
南华方面尤其需要新的战略武器来保证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经过几年积蓄力量。南华上下野心勃勃,要对外扩张,他们已经向日本提出要求,要求日本退出马六甲海峡。
无独有偶,武汉方面也向日本提出归化台湾岛的要求。
中国战机开始集结东海,中华联合舰队也在南海集结,北上东海,进入广袤的太平洋,兵锋所指向台湾。
中国潜艇在台湾海峡和东海出没,这给日本清晰的信号——德国用潜艇战绞死英国,固然没有完全成功,但中国用潜艇战,却可以绞死日本!
日本将得不到海外的任何资源!
如果中国人高兴,或许某天他们会出现在日本外海。而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联合舰队在和美国人作战中元气大伤,无力阻止中华联合舰队北上……
风雨欲来,形势危急,面对中华联盟的突然发难,东京陷入风声鹤唳之中。
尽管他们在澳大利亚经营得不错,一直叫嚣“我会回来的“麦克阿瑟无法登陆澳大利亚,但所有人都知道,美国人当面打来的子弹固然不要招架,而中国人背后捅来的一刀才是致命!
御前会议上,裕仁天皇脸沉如水,阴鸷目光在大臣们的脸上扫过,大臣们低下头,好像个个都犯了颈椎病一样,浑身难受,抬不起头来,谁也不说话,场面压抑。
事到如今,日本人明白了,已经中了中国人的圈套。
中国人鼓励怂恿日本南下,如今看到日本人落难了,他们就落井下石。
“中国人态度强硬,如果我们不交还台湾,他们就采取行动,帝国可能面临新的战争。
到时候不仅失去了南方的石油橡胶等资源,还可能失去朝鲜,本土也会面临威胁。
孤悬海外的几十万澳洲方面军将孤立无援,被美国打败。”
外相重光葵提醒道。
此言一出,他偷偷看了裕仁一眼,发现天皇脸色又阴沉了几分。
根据和武汉的约定,日本要归还台湾给中国的,来换取中国的支持。
当时双方都别有用心,日本人从来没想过要归化台湾,只要日本联合舰队保持强大,他们才不怕中国人呢。然而——
“如果交还台湾,帝国的生命线就落到中国人手中,南太平洋国土将可能被切断!
如果退出马六甲海峡,我们如何面对死去的将士,这是丧权辱国。”
陆相立刻反驳道。
海相一言不发,海军上下越来越感觉形势严峻。对于这场战争,海军的领悟是最贴切深刻的。中途岛战役中,海军损失大批飞机和优秀飞行员。
如今日本战线拉得太长,已经离不开中国的支持,日本的命运已经被武汉支配。
没有中国支持,日本人开发澳大利亚可没那么顺利。
“据可靠情报。中国人发明了一种超大型的飞机,这种飞机可能从武汉起飞就到东京,载弹量惊人,有可能会对付我们!”
海相突然说了这样一句。
会场一面沉默。德国人轰炸伦敦,英美轰炸德国是何等惨烈,一旦中国轰炸日本,日本下场会更惨!
零式神话已经破灭了,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新战机,都超过零式战机。而生产规模上,日本更不能比。
“如果说美国人的威胁远在天边,那么中国人的威胁近在咫尺,就像一把刀,刀尖顶在大和民族背后。”
裕仁深吸口气,感觉肺都是痛的,艰难地说了一句。
说完起身,脚步沉重地离去。
大臣们很快明白天皇的意思了。前有猛虎,后有恶狼。腹背受敌,日本人不得不收缩战略。
此前在太平洋上大杀四方,樱花灿漫的日子要结束了,要开始布置国土防御了。
根据日本的国土防御规划,澳大利亚也被纳入进去了,日本人把澳大利亚当成了国土!
在这个时空。日本人没能建立满洲国,却成功建立了澳洲国?
尽管国际不承认,但至少中华联盟没有反对的意思。
东京和武汉开始讨价还价,重光葵特意飞到上海和宋美龄等人谈判。
日本人提出要用台湾岛换中国航母,海军方面强烈反对。但总理府态度暧昧。
无论日本人如何威胁、卖萌撒泼,就是不和日本人结盟,宁愿给日本人武器资源也不加入日本的战车,和美国直接对上。
中国人,尤其是南华虽然也对澳洲敢兴趣,并且占了西澳洲,但相比于强势的美国人和鲁莽的白澳人,他们似乎更愿意日本人呆在澳大利亚。
日本人现在面对中国人硬不起来,而日本人对美国、澳大利亚的白人此前战争表示太出色,死硬的澳大利亚人吃了苦头,双方结下血海深仇。
不管从本土过来的时候多么艰辛,特意请了大量中国商船加入运输计划,一旦美军登陆澳洲,数以万计的日本人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中日之间勾当,陆陆续续地传到司徒南耳朵里。
日本退出马来半岛,放弃台湾,以极大的代价从中国获得贷款,用来采购各类物资,以及向中国租借航母军舰飞机,以此加强东面的防御。
围绕澳大利亚,争夺南太平洋地区的控制权,日本得到中国的支持重新恢复了元气,准备和美国再来一场殊死搏斗。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