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8章 无耻丘吉尔怎么不宣战呢?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东会师,切断英美物资从土耳其援助俄国。这一重任落在了西路军吴佩孚头上。

    在莫斯科城下,不可一世的德国人终于吃到了苦头,哪怕和历史相比,少了至少五十万远东军(他们被中队消灭),苏联人毅然以惨重的代价消灭了德国第六集团军群,几十万德军在冰天雪地中投降。

    寒冷成了俄国人的帮手,他们趁着冬季发动反\/攻,乌拉尔战线的中队也在俄国人的反\/攻中损失不小。

    1941年,是历史转折的一年,发生了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偌大的苏联差点就被灭了。

    德国人虽然失去了第六集团军群,但他们多了中国这样不是盟友却胜似盟友的强悍--姑且称之为朋友吧,苏联遭受的重创要远比历史上严重得多,想像历史那样取得反\/攻,估计挺难了。

    在美国人的调停下,中苏再次进行和平谈判,为了赢得时间,斯大林不介意把远东还给中国,但万万不能接受西伯利亚也落入中国的手中,俄国不能变成纯粹的欧洲国家。

    武汉方面态度同样强硬,他们是胜利者,自然要狮子大开口,不仅要拿回原来的领土,还要收取高昂的利息。

    斯大林就算有心妥协,也办不到,因为他的处境和蒋校长在重庆抗战时期那样,根本无法接受敌人的苛刻条件,只能死扛了。

    用句悲情的话来说,就叫“苦守待变”。

    而唯一能解救苏联命运的只有另外两个没有卷入战争的列强--美国和日本。

    如果美苏结盟,共同对付德国,或者日本进攻中国,形势或许会反转。

    白宫,罗斯福忧心忡忡地对内阁部长们说:“武汉争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如果不加以遏制,将会严重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

    “威胁美国西太平洋利益的是日本海军,而不是中国人。”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道。

    “总统,我们的目标是欧洲,一直是欧洲。当务之急是援助英国,再通过英国援助苏联。至于西太平洋,还是先看看中日两国会不会打起来再说吧。”

    陆军部长生提醒道。

    警惕中国有必要,但不是最要紧的。

    因为苏联不是盟国,白宫就算有心援助苏联,也无法绕过国会,向苏联提供援助,只能把物资交给英国,英国人好心再分配一些给苏联。

    中苏战争爆发后,司徒南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一方面加大和欧洲的生意,支持白宫援助英国,一方面有极力阻挠美国参战,不让美国加入到欧洲战场上。

    司徒南有很多朋友,很多国会的朋友,他们不仅来自共和党,也有来自民\/主党,都是坚定的孤立主义者,反对美国加入战争。

    (好吧,司徒南其实没太多朋友,上面一句主要用来讽刺共和党后来的孙子特朗普。)

    因为司徒南背后作梗,罗斯福不得不慎重地考虑和中华联盟的关系。

    相比于精力被牵涉到亚洲大陆的中国,日本更让美国海军感到威胁。失去中国的制约,如果中日两国达成协议,将没有人阻止日本南下。

    或许中国人看到了日本人的野心,才会把中华联合舰队派到南华,堵住日本向西扩张的势头,保护南华,同时也腾出空间让日本海军取得在西太平洋上“暂时”的只有行动的自由。

    沿着太平洋南下,或许澳洲成为日本最好的目标,只要日本人拔掉菲律宾,那么他们就可以自由南下了澳洲了。

    中日关系错中复杂,最终双方还是签下秘密协议,日本保证不进攻南华,日本联合舰队不集结马六甲海峡,威胁中华舰队安全,那么中华联盟将支持日本在西太平洋上采取自由行动的权利,并提供物资支持。

    中国保证不会进攻朝鲜半岛,暂时不会收复台湾岛,等日本取得新的领土后,双方在和平协商,把台湾岛还给中国。

    换言之,菲律宾、马来半岛、缅甸,荷属马咕噜群岛、新几内亚岛,甚至印度都是日本“默许的势力范围,前提是日本够胆去取。

    为表示诚意,鞍山钢铁公司就向日本提供第一批15万吨钢材,大庆油田也会对日本提供原油,此外还有粮食、纺织品等物资双方签署数额巨大的合同。

    “日本人狼子野心,给了那么多东西给他们,会不会反过来咬我们?”

    宋子文视察浓缩工厂时,有些担心地问苦艾,好不容易才压下军方的反对声音,把资源支援日本。

    “总得试一试才知道日本人的态度,日本人一天不出手,我们岂不是更不放心?”苦艾笑道。

    中苏战争中,中国国防军损失不大,沿海地区部署百多万兵力,足以应付日本,不怕日本对中国开战。

    “惹恼了我们,对日本没好处,我们空军从青岛大连起飞就飞到日本大阪轰炸。”苦艾分析道。

    “话是这样说,但日本人的性子你是知道的,容易神经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宋子文摇摇头。

    此刻露出性格的悠游寡断了。

    苦艾暗暗评价,别看宋子文是国际风云人物,比起司徒南,宋子文的魄力、坚韧还是差了一筹。

    宋子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看看中苏战争中,中国把苏联在亚洲的势力连根拔起,把远东数百万苏联人投进集中营去,这报仇雪恨的手段,难道日本不会心有戚戚吗?

    “日本人敢找死,就让他吃炸弹。”苦艾忽然开玩笑道。

    随着中国进入战时经济,工业生产大幅度向军工倾斜,在亚洲,多少有点黄种人的兵工厂的味道。

    想到中国工业实力是日本的五六倍,资源丰富,人口是五六倍,可以武装起几百上千万人的大军,宋子文心想自己没理由还怕日本人啊!

    东京大本营,御前会议上,关于日本的未来,天皇又安静地坐在一边聆听大臣们的意见。

    石原莞尔有幸出席这次特别会议,他要讲述日本的战略。

    “中国鼓励帝国南下,和英美产生冲突,好让他们从中获利,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人的险恶用心。

    同时,也到其中的机会,如果帝国不南下,那么就要准备和中国的战争了,一旦中国完全武装起来,他们就会扑向朝鲜,对帝国开战。

    俄国人自保不及。

    情报显示,中国在东北、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