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那些法国残兵并不是俘虏。看来他们还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有必要让他们清醒一下了!”
三天后,法国谈判代表杜克就接到了巴黎的电报,而在与赵烈文的会面中,他强烈抗议大商海军陆战队对柬埔寨法军的清剿行为。
赵烈文只是微笑,然后道:“杜克先生,我们现在还未达成任何的协议,而贵方在柬埔寨的部队,不断妨碍我们对越南南部土匪的清剿。我想你应该告诉他们,现在越南和柬埔寨应该是谁的地盘!尽快让贵方的军队投降,不然我们不介意把贵方的军队一路送到印度去。”
杜克气得脸色通红,可是对赵烈文确实没有任何的办法。现在法国国内民众厌战情绪高涨,他们不想再让法国的军队踏入亚洲这个野蛮的地方。非洲离法国更近,那里同样资源丰富。
1885年8月15日,法国总理亨利布里松终于答应了《东法和平条约》。虽然法国国内的反对声四起,但是为了保存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通商权利,为了大商俘虏和包围的将近两万三千名法国士兵,以及上百人的各级军官。法国人交出了殖民地,付出了4.5亿赔款,外加2亿战俘赎金,终于换得了与东北自治区之间的和平。
此消息一出,举国震惊!东北自治区,包括朝鲜和北越都展开了盛大的欢庆仪式,杜克则在当天神情黯然地离开了东北乘船返回法国。
1885年9月6日,王一正在姜佳仁和金允儿的服侍下,吃午饭。忽然楚原敲门走了进来,给王一施礼之后,道:“队长,左宗棠于昨日病故于福州!”
王一一惊,放下了饭碗。姜佳仁和金允儿不知道左宗棠是谁,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感觉。
说起来相比于李鸿章,王一对左宗棠到是蛮欣赏的,这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一生所作所为,特别是其平回乱,保新疆,也算是为大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后世的某些特定民族学者,把老左称作左屠夫,但是在王一看来,他们也是咎由自取。当然,其中恩怨纠缠,远比王一知道的复杂得多,至于内中具体情形,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恐怕也会有完全相反的结论。
沉思良久之后,王一才道:“派唐绍仪去一趟吧。”
楚原点点头。
同日,东北自治区总理杨秋兴给左家发去唁电,而东北自治区为左宗棠去世降半旗致哀,规格之高,之隆重,出乎清廷的预料。别人都还好说,倒是把李鸿章气得够呛,他与左宗棠一生为敌,看到左宗棠去世,恐怕整个大清最高兴的就是他了。
左宗棠死了,左公行辕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灯笼。已被罩以白纱的长明灯代替,沉重的死亡气息,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这盏盏白灯,宣告着大清一位强人的终结,这是一个奋起抗争、抵御外侮的时代,左宗棠是中流砥柱。而拥有“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七个头衔的左宗棠,这个风光了半生的男人,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日傍晚,王一在宁岛的树林中漫无目的地走着,金允儿陪在他身边。王一拉着姑娘的小手,并不说话,几天大狗在身边不停的追逐。
左宗棠并不是王一穿越之后,第一位去世的历史名人,但却是给他感觉最深之人。两人之间没见过面,但是有过很深的交往。兰州的织呢局现在还是双方合作的企业,目前经营良好,产品远销中亚,甚至英属印度。
左宗棠很清廉,其手下也大多清廉。
刘锦棠,左宗棠下第一勇将,规复新疆之役,功劳至重,任新疆第一任巡抚。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锦棠两度上书,请求带兵往战,未许。甲午战事起,朝廷电召入京,刘锦棠即刻起程,惜病殁途中。身后萧条,行箧惟奏稿数折,别无长物。
张曜,左宗棠下另一勇将,文武双全,西征之役,屡立战勋。光绪十一年任山东巡抚,光绪十四年,日人觊觎台湾,张曜自告奋勇前往台湾守卫,未果。光绪十七年(1891)病逝。张曜为人廉洁慷慨,所得薪俸,只留少数家用。
金顺,满州人,原多隆阿旧部,后参与左宗棠之西北战役,战功颇着。光绪七年,奉命接受伊犁,光绪十一年于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文,连敛葬费也没有,作了多年大官,竟穷到如此地步,其廉洁可见。
刘典,左宗棠之谋士,随之征战太平军,后任陕西巡抚。光绪二年,应左宗棠之召,刘典前往兰州,参与西征事宜,帮办陕甘军务,坐镇后方。光绪四年病故兰州,身后萧条,无以为殓。左宗棠以私钱运其遗体回乡并丧葬,不欲动公款,惟恐累及刘典一生之清德。
仅这四人就知道左宗棠对手下要求之严格,至于有人说左宗棠在新疆战役期间纵容给其管后勤的杨昌浚贪腐,在王一看来,那年头有筹饷本事的人不多,况且全国皆贪的情况下,左宗棠明知道杨昌浚是杨乃武和小白菜案里面的混蛋巡抚,可是这人就是有筹饷的专长,打仗要钱,又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他恐怕也是不得不用吧。用此事来否认左宗棠的清廉,怎么看都是有失偏颇。
“左大人一路走好吧!”王一心中默念。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