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东林大财主(中)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好吧,奥运会让我更新变少了…牛牛的开幕式人性化是有若是打分的话,我只能给他58,不及格。

    出现罂粟花时,骨头还以为牛牛在反省输出鸦片,为鸦片战争的罪恶感到内疚呢,没想却是为死于侵略战争的杀人凶手默哀,由此可见,大不列颠永远是丑陋的,约翰牛也永远是虚伪的。

    当然,我们不需要他的道歉,也不需要他们的反省,因为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英伦三岛将成为帝国皇冠上象征西方的明珠。

    p:感谢霸世天皇这几天的打赏,恢复更新以来,君的行为让骨头深为感动。

    人称“财翁”的陈于廷是个很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凡事都讲究个精益求精,特别是对衣食住行有着特殊的要求,特殊到完全可以用“挑剔”来形容他。因其是江南宜兴人,所以对于江南园林式的宅子便情有独钟。万历四十一年入京为官时,便花了巨资在城东修建了如今的府邸,园中假山树木都是不惜重金从苏杭运过来的。

    当然,钱财这种身外之物在陈财翁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他一向认为有钱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有将钱用到绝妙-处,方才是会用钱的人,这会用钱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上人。故而,对京里那帮借着外放盘剥地方的官员,他是向来看不起的,认为这些人就是些土包子,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他有百年传承的陈家比的。

    新上任的尚书大人朱国祯屁股都没捂得热就收拾东西走人,这让陈于廷很是欣喜,因为原本这吏部尚书便应该是他这左侍郎来接任的,朱国祯纯属横插一脚生生的坏了自己好事。

    现在可好,这家伙偷鸡不成赊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没事惹事结果得罪了皇上把自己给圈了进去。

    听说韩已经推荐自己为吏部尚书人选了,嘿,这老小子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想到自己即将成为新的吏部尚书,陈财翁这心情便是特别的舒坦,今日又是右侍郎蒋旭当值便轻松的在家等待宫中的好消息,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叫管家陈五取来这几日的帐本供他查点。

    陈五很是熟练的打了一气算盘后,把数目准确的报了出来:“三家古玩店、两家金店、四家布行、六家粮店、再加上酒楼、茶叶铺子的进项,扣除支出后,总共是两万四千六百一十八两。老爷请过目!”

    陈于廷粗略翻了翻后,将帐本放下,对陈五点了点头:“嗯还行,比起前两月来,这月赚得是少了些,不过现今是淡季,也不能太强求了。”

    陈五笑着道:“端午快到了,到时生意要好很多。”想起一事忙道:“二爷来信说,他发现有个叫姓杜的穷秀才颇为好学,很是刻苦用功,文章做得很是不错,是个可以载培的好苗子。”

    “噢?姓杜的秀才?”

    陈于廷微一点头,点头道:“既然是个好苗子,那可得好生栽培了。你回封信给二爷,叫他不惜重金求名师,访高人务必要对杜秀才认真教导重点培养。”

    听了老爷的吩咐,陈五有些奇怪道:“老爷,小的就不明白了,为何老爷和二爷对那些穷秀才就那么好的至于花费大笔银子栽培他们吗?”

    闻言,陈于廷白了他一眼,笑道:“你懂什么?我问你,要是某年某月某一天,这姓杜的秀才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由一个穷书生变成了朝廷官员。你说他那时会感谢谁呢?”

    陈五想了想,脱口回道:“要是咱们陈家出银子供他求学,他学成后自然是感激咱们陈家了!因为要不是咱们陈家的银子,他能不能把这书念下去都是问题。吃水之人不忘挖井人,他若是不感激咱们陈家倒怪了。”

    “你倒也明白嘛。”

    听了陈五的话,陈于廷哈哈一笑,有些得意道:“其实老爷我怎么会平白无故去帮那些穷书生?你道老爷真的是银子多了没地方花吗?老爷为的就是那些穷书生有朝一日发达之后感激咱们陈家,说老爷是慧眼识人才1打心眼里感激老爷,感激我们陈家!怎么样,懂了吗?”

    陈五有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有些疑惑道:“不过小的还是有些不明白,就算这些秀才考中了进士,当了官,可是就凭他们那点俸禄能报得了老爷什么恩?”

    “你看,该明白时你不明白,不明白时你倒是装明白!”

    陈于廷心情好,便难得为陈五解释起来:“你啊,样样好,就是有一样东西没有。”

    “什么?”陈五一怔:自己什么东西没

    陈于廷见他这样,忍不住呵呵一笑,说道:“你是没有那长远的眼光,我问你,老爷我差那点银子吗?”

    陈五本能的摇了摇头,身为管事,他当然知道自家老爷可是真正的家财万贯,那点银子放在别人眼里是重金,可放在他陈老爷眼里,却是牛身上的一根毛。

    陈五是自家人,陈于廷不认为有些话不能对他讲,以指轻磕桌子,又悠悠道:“老爷我之所以这些年一直栽培那些肯用功读书的穷秀才,那是为了咱陈家的长远打算!”

    为陈家的长远打算?陈五还是有些不明白,供那些穷书生求学和陈家长远有什么关系?

    见陈五还是迷迷糊糊,陈于廷索性把话说开,直道:“其实老爷花重金供这些读书人考功名,当然不是把银子打水漂,更不是要他们对老爷,对陈家心存感激这么简单。这考中功名当了官只是第一步,这第二步也是最要紧的一步则是要把这些读书人和咱们陈家拴到一起!让他们成为我陈家的人,如此,咱们陈家才能真真正正的长远下去,而不是三代之后便消没,你明白吗?”

    陈五却是摇了摇脑袋,不解道:“他们当了官,就是朝廷的人,怎么倒成为我陈家的人了?”

    陈于廷嘿嘿一笑:“咱陈家那么多房,哪房没个闺女?等到那帮穷秀才当了官之后,咱们便把陈家的闺女许给他为妻,这样他便是咱陈家的女婿,你说这天底下有女婿不帮着丈人家的吗?更何况他们这官还是咱陈家供出来的,他若是不帮着咱陈家,还能帮谁?只要他肯听咱们的话,这往后咱陈家和他们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你想想,有那么多当官的为咱们陈家办事,咱陈家不是更兴盛嘛!朝廷里不是老有人嚷着要到江南收咱们的税,可是每次他们一嚷,那反对的奏疏便如雪片似的飞到内阁,甚至连首辅都不赞成,你说,这中间的奥妙-到底在哪里?”

    陈五隐隐有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