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干果要不要弄一些去做糖呢?”
摸着三多的头,二妞有些犹豫,“这些糖,三多也不是每样都喜欢的。要不,你明天再过去吧。晚上阿娘再称一下送端阳礼一包有多重,要多少钱,你带几包回去问村里的人要不要订,订就记下来有好多,免得到时候做多了不好卖。晚上你再来一趟客栈这边,看看春桃姐姐他们说哪些味道好些。”
田武元觉得也是这个道理,便同意了,又咬咬牙说,“买了这么多也是要被人讲的,不如我们再去买点鱼买点肉回去,要说就一次说个够,你看怎么样?”
二妞果断点头。几人提着大堆东西又奔赴卖鱼卖肉的铺子。等回到家中,田武元抢在田家阿婆唠叨以前发牢骚,说三多见到什么都问是什么,不解释清楚就不走,问的问题又五花八门,根本无法解释,于是他同二妞只好啥都买了。
徐氏大笑,接下三多向她炫耀的东西摆好,又抱起三多歉意的说,“这孩子就是这样子的,不过从小就懂多点事,也是好事吧。花了多少钱,我补给你,你要攒钱娶媳妇,手一定要紧。”
田武元忙忙摆手,“大嫂,这样子讲就不好了,给小孩子买点东西算什么,我做活有赚钱,用完了会再赚的,大嫂千万不要提这事。”
三多在徐氏肩头不停的向二妞做鬼脸,二妞笑得不行。
田三姑出来大声说,“哎呀,买了这么多东西,晚饭我一定大显身手,让你们个个都吃饱。”
看到她明丽的笑容,二妞立刻兴灾乐祸的提醒,“这是晚上啊,晚上做的东西多,小心放到明天要放坏。”
大家都大笑。
在众人的笑声底下,田三姑依然底气十足,“看吧,你们等着看吧,我早晨中午是没有经验,晚饭一定不能出错。有这么多菜,就算我手艺不如大嫂,也能让大家觉得同大嫂做的平常的菜一样口味”
见徐氏提了下武元娶媳妇攒钱的事,田家阿婆便安心了,高兴的要拿鱼去杀。
田武元拦住她,“真是的,嫂嫂都讲了让三姑自己弄,您还过去帮她,到时这饭出了笑话算哪个做的?”
田三姑白弟弟一眼,伸手抢过鱼,“说了是我做,肯定是我自己做。你同二妞不要笑,我晚饭做得你们看,一定好吃得不得了。对了,菜多,肯定胃口都好些,我要多放点米。”
三多大声在她背后强调道,“我要吃豆角饭,三姑,不要忘记啦。”
他的声音脆脆的,拖长音强调,也是动听无比。可是一想到早晨他吃的四个荷包蛋引起来的纠纷,田三姑不由得一个踉跄,幸好这边东西多,房子小,她随手就扶住货架,然后没有倒地。
田武元笑得不行,用手肘拐一拐二妞,“你看你看,三多要不是提醒,你三姑肯定都忘记这事了。三姑真是没得脑子的,你不要象她。”
田家阿婆嗔怪的打田武元,“就你同二妞搞怪,随便么子事都要笑半天。你都是要娶媳妇的人了,要稳重些才好,我们家条件又不是几好,小心别个看不上你。”
田武元逃过了唠叨,心情正是大好,也不同自己的母亲口舌计较了,立刻殷勤的给田家阿婆敲背,“嘿嘿,你儿子我很能耐的,我一定好好做事,多赚钱,娶个好的进门孝顺你,以后任何时候随便你讲什么,我都让她不要顶嘴。”
田家阿婆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倚老卖老的说,“我就等着呢,你说话要算数。”
田武元象哄小孩子一样哄田家阿婆,徐氏听着也是大笑,不过她想到了东平,立刻就没有心情笑了。
天黑后田武元又去了趟客栈,回来告诉二妞,春桃两口子觉得糖都很好,说回京城时要多带些回去,每样都相同就可以了,起码要带了四五车才可以。二妞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开始算应该五车有多少,要让李玉山准备多少粮食做糖,还要准备装糖的东西。
徐氏也觉得糖应该能卖得动,便同他们商量着要让李玉山送多少过来铺子里卖。
晚饭田秀元做得很丰盛,并且份量很足,口味基本上没有出问题。田武元连声赞叹表扬田三姑的手艺正在向徐氏靠拢,田三姑得意万分的谦虚着说,“还要看份量算准了没有,你先不要夸我,免得呆会你又说我。”
众人吃完后,只多出一两碗饭,但是菜还有不少。
田武元笑得不行,正要开腔笑话田三姑,田三姑便抢先说要大米粉子做成酢面放起来。酢面就是用大米磨成的粉同剩菜一起,放入坛子里,密封好,过几天就变成酸酸的了,再吃也是别有风味。因为剩菜的情况很少,尤其剩鱼剩肉的情况少,田家一直都没有怎么酢面。
说完她便挑衅的看着田武元。
田武元讪讪的赞她。
三多却没有他们说什么,只一听说有酢面吃,便拍手欢呼要求明天便吃。
田三姑犹豫了下,“明天不一定好吃,明天给你做更好吃的。过几天酢面好了才吃。”
田洪元反对说,“你们不要把他惯坏了。”
徐氏掐了他一把,“有得吃就吃。”
田武元趁机踩兄长道,“是啊,有钱时就要吃好些啊,难道天天吃糠吃菜才行啊。”
田洪元尴尬的说,“我只是怕浪费,你还没有说好媳妇,东平也要准备娶媳妇了。”
提到这事,徐氏便脸色不豫的开口道,“今天趁着二妞阿婆也在,洪元,你是一家之主,东平的亲事由你抓主意,我是个妇道人家,见识也不多,我怕耽误他。他大舅之前一直同大舅母呕气的事,你也知道,你只要不搞成那种情况,我都不得插手管。”
田洪元一怔,看了看田武元,“武元还没娶亲呢,东平急什么。”
田武元跳起来大叫,“不要提我,我是我,东平是东平。我的婚事自己做主,我刚才同王家婶子讲过要求的,我只要求她听话孝顺就可以了。我看中了哪个,只要到时候老头老娘帮我请媒人上门提亲就行。”
徐氏冷笑,“就事论事,一码归一码。我提东平的亲事难道就说了不管武元了吗?武元以前想娶的人我们都见过,知道他的要求。今天我已经托付王家婶子帮武元看了,武元也讲了他的想法。东平的事的几时是由我安排的,他要是象武元一样,我就能安排。上次让他娶秀才的女儿,你怎么说的?你怎么做的?反正我是不敢再说什么话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