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府君,意义相同,皆是汉世太守敬称。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仲翔无须自责。”孙策道。
虞翻又道:“虽然围点打援之策,未建一功,却可以通过此事,一窥巢湖萧言器量。巢湖萧言,率流民乌集之众,聚战船千数,藏毒火烟之巧,一日击溃黄盖,足见其用军之烈;乍闻明府诡言,春谷危急,萧言却藏身巢湖,镇之以静,足见其安民之术;遣水军封锁长江,削耗我军兵粮,却不遣步卒登岸对战,足见其治军之智。善统军,有智谋,安民生,萧言犹若千年老龟,趴卧巢湖:遇险,头足缩于龟壳;遇利,探头忽取,着实是江淮大害。”
原来,孙策蒙骗萧言,绕路合围春谷,目的不是攻取春谷县,而是意在勾引萧言上钩。
前面说过,春谷县地临濡须河口,前方一片平原,后方是层峦山谷,易攻不易守。孙策纵然攻陷春谷县,在无水军庇护情况下,他却不敢驻戍强军——巢湖若是有意,随时可以凭借水军优势,或强势攻来,或遣兵骚扰。孙策也知春谷县不是良善之地,他此次蒙骗萧言,绕道来攻春谷县,其实是听取虞翻所献之策,目的有二:一则三面合围,招降太史慈;二则强攻春谷,诱使巢湖来援。
在虞翻看来,乍闻孙策欺诈,暗渡陈仓,萧言必然大怒,或将引兵增援太史慈,对战春谷。黄盖兵败,一则是巢湖出其不意,祭出毒烟之计;二则是黄盖轻敌,水军逃窜不易。但是,在陆地上,萧言再放毒烟,小范围不起作用;大范围可以移军躲避,能取一时优势,却不能取得永久优势。待毒烟放尽,便是孙策横扫巢湖战兵时。尤其,孙策步战能力,强于水战能力十倍,水军虽败,但是孙策却自信,其帅步卒,击溃萧言,易如反掌。
当时,虞翻向孙策分析:“古语有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巢湖初建,万事唯赖强权,经不起折腾,更承担不起消耗。巢湖号称有十万流民,但是最多增援春谷一万人。府君只要能屠戮其中五千人,瞬间抹去巢湖百分之五人口,无须渡江征讨巢湖,便可使巢湖陷入自乱,甚至强贼反叛,攻杀萧言。”
也正是因为虞翻此策,孙策才绕道突袭春谷县。
也正是意在引诱萧言,孙策合攻春谷时,总是有意无意留给太史慈喘息时间。
若非如此,太史慈其麾下三千步卒,也不可能在孙坚日夜强攻下,坚持七日。只是,虞翻千算万算,却没想到萧言竟然自有器量,对孙策急攻春谷县视而不见,选择按兵不动,静观事变。
虞翻失算之余,也不禁高看萧言智慧,高看巢湖实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