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民不得不肩挑河水,挖掘沟渠,灌溉干裂的土地,勉强插秧种稻。
不比于华北地区、中原地区,干旱其实对淮南郡夏种影响,相对较小些。汉世淮南郡,水网密布,人口相对稀少,只要河水不干,就不用过于忧心缺水问题。
干旱影响小,蝗灾影响大。干旱最多粮食减产,蝗灾却能吃尽禾苗,令农民颗粒无收。
旱极而有蝗,有蝗则生灾。
今年蝗灾,爆发于豫州黄河南岸,然后一直快速向南扩展,短短一月之内,席卷淮北,蔓延至淮南,肆意践踏大半中国。
汉世科技条件,对蝗灾尤其是大范围的蝗灾,几乎素手无策,只能静等蝗虫将庄稼破坏完毕。
此次蝗灾,黄淮地区最惨。黄淮地区正值冬小麦麦收,孰料蝗灾猝然爆发,令农民夏收不及。得益于距离,得益于气温带,淮南地区虽然躲过夏收,却没有躲过夏种。
也即是说,本来就缺粮严重的黄淮地区,今年夏收的粮食,又被蝗虫破坏一半;而相对比较富裕的淮南地区,却是别想再指望秋收。
另外,根据先人遗传下经验,蝗灾很少孤年发生,今年有大蝗灾,明年肯定有一场小蝗灾。为提前躲避粮荒,无数欠缺粮食之家,纷纷改迁他郡,寻找新的落足处。
萧言遇见这群流民,就是准备前往庐江避难,投靠远方亲戚。
“蝗灾!”
“袁术兵败下邳!”
“今日终于明白,为甚一次远征徐州失败,袁术便陡然走向衰弱!与其说曹操、吕布相继剿杀袁术,却不如是说蝗灾吞噬袁术家的基业。”
“时也,命也!”
想通袁术衰败之由,萧言一阵感慨:“历史所谓天命,眼前此景,就是天命啊!”
“天要你亡,不得不亡。地震天灾,由不得你不亡!”
“后世大明王朝,何尝不是遭遇长达数十年灾祸,才引诱出各种尖锐矛盾,从而走向衰亡?”
于是,萧言更坚定月初抉择:“今日之势,天命在曹操。若想一生无忧,还应追随曹操!”
PS:
周末值班,麻烦多多,传晚了。
抱歉。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