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8 刘晔的心思(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28刘晔的心思(下)

    “不过,如果代价是做被人玩弄于鼓掌的棋子,我又何必攀他刘晔高枝?”萧言才坚持半月的攀高枝计划,突然间产生瓦解的裂痕。():。

    刘晔却仿佛看穿萧言心思,又道:“萧十一郎,莫怪我一切将你蒙在鼓中。其实,我虽然早有袭杀郑宝之心,却并没有击杀郑宝的把握,没有十足把握,我怎好向你莽撞提出。”

    “很早之前,我就意识到郑宝是个天大麻烦,一日不除,后患无穷。所以,我特意聘请来京师剑术高手唐万——别看唐万比剑术比不过你,其实,唐万最厉害的,不是他的剑术,而是他的刺杀之术。当然,萧十一郎你藏匿气息,潜入游徼府,一剑刺穿吕甫咽喉的本领,亦不弱于唐万。”

    “郑宝天生神力,骁勇悍斗,只有唐万一人,我心中没底。所以,我准备再找一名帮手,一明一暗,配合唐万,合杀郑宝。我最初找的这人,姓鲁名肃,他是徐州广陵郡东城人,有一手高超箭术。可惜,我派人寻找鲁肃时,却遗憾发现,鲁肃竟已迁家南去,投靠孙策,言讯全无。因此,我只好暂时中止击杀郑宝的计划,继续与郑宝周旋,默默等待时机。”

    “谁料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没有盼来鲁肃,却等来你萧十一郎。有唐万,有你萧十一郎,我顿时复生击杀郑宝的信心。”

    “萧十一郎,你可知道,前些日郑宝为甚突然派兵围住我家?实话与你说,说突然其实并不突然,郑宝挟持我去巢湖,此事其实是我一手策划。是我启动打入巢湖内部的间谍,说袁术大军北伐,成德、合肥、六安诸县空虚;说孙策整装待发,即将北伐,巢湖危机重重,郑宝才不得不派兵来。甚至,连郑宝来成德时的行军路线,都是我亲自部署,再辗转传递给郑宝。我们三人巢湖一行,掌握主动权的,始终是我,而不是郑宝。”

    “至于我为何自虐,盅惑郑宝挟持我。巢湖内部,虽然矛盾重重,但只要孙策不能举兵攻打巢湖,郑宝便可依借旧日积累起的威严,镇住巢湖浮躁场面。()郑宝能镇住场面,就无须挟持我,努力筹划未来。然而,孙策可能讨伐巢湖么?不可能!袁术势强,孙策势弱,孙策为避免触犯袁术的忌讳,他连到手的丹阳郡,都乖乖送还袁术,怎会蠢到北伐巢湖?”

    “郑宝是隐患,时时威胁我的性命。他今日不挟持我,明日也将绑架我,与其如此,晚一日绑架,不如早一日挟持,趁着唐万、萧十一郎你们都在,我未必不能剿杀巢湖贼兵。此次来巢湖,我的目的就是一窥巢湖贼兵虚实,看看有没有机会剿灭巢湖贼。眼下,我已经得出结论:只要萧十一郎你肯协助我,巢湖贼兵灭亡就在今日。”

    刘晔目光闪动,死死盯住萧言。

    萧言冷吸一口气:他一再高看刘晔,甚至猜出他来巢湖,亦是刘晔布局一环。但是,萧言仍旧没有想到,巢湖贼兵围成德县刘晔本家,竟然也是刘晔布局巢湖的一环。

    原来,早在刘晔第一次见到萧言,欣赏萧言刺杀吕甫的手段时,有关袭杀巢湖郑宝的周密布局,业已缓缓展开。

    “好大的一张渔网!好阴森的心思!好一个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萧言突然记起历史记载中,刘晔不光彩的一面。

    《三国志》裴松之注,有载:魏明帝曹叡欲伐蜀汉,曹叡私下询问刘晔,刘晔言“可伐”;朝臣询问刘晔,刘晔却言“不可伐”,无论说不可伐,还是说可伐,刘晔皆有一套理论说服对方。而后事泄,朝臣杨暨{ji}扯着刘晔,与曹叡当面对质,问刘晔的意见究竟是“可伐蜀汉”还是“不可伐蜀汉”。刘晔却不慌不忙,又唧唧歪歪一大通,埋怨曹叡一顿,埋怨杨暨一顿,令两人皆低头认错,自以为错怪刘晔。然而,刘晔真正的意见,是“可伐”还是“不可伐”,最终还是一头雾水。

    《三国志》里,陈寿如是评价刘晔:高才薄行。

    萧言今日切身体会到刘晔的两面三刀:他和郑宝说,孙策将要北伐巢湖;他和萧言说,孙策绝不会北伐巢湖;他和郑宝说,巢湖兵当降袁术;现在他又和萧言说,我要剿灭郑宝。

    更令萧言郁闷的是,刘晔说的一切,听起来都像那么一回事儿。

    萧言根本分不清,刘晔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或者刘晔嘴中干脆就没有一句真话。

    “坑爹!看来,刘晔这根高枝,凭我的智商,还攀不起啊。太折磨人!”萧言泪流满面,心中产生放弃追随刘晔念头。

    当然,不管将来是否追随刘晔,萧言此时必须将刘晔应付过去——万一刘晔觉得萧言不可信,杀人灭口怎么办?

    怎么应付刘晔呢?

    说心里话,萧言不想协助刘晔杀郑宝。

    就萧言来看,郑宝是三国乱世不知名军阀之一,虽与袁术势不两立,却也无甚大恶。既然郑宝与他无愁无怨,萧言怎好提刀杀人?

    尤其,见郑宝被刘晔骗得团团转,甚至现在还以为刘晔是他的幸运星,萧言又隐隐有点可怜郑宝:傻大个哎,刘晔刀都架在你脖子上啦,还在替人数钱。

    一句话,双方无仇无怨的情况下,萧言举不起杀人之刀!

    萧言犹豫一下,不禁替郑宝求情道:“巢湖贼兵真不能和平归顺小袁将军?”

    “不能。”刘晔摇摇头,又道:“郑宝不死,巢湖兵没有招安的可能性。”

    不等萧言说话,刘晔突然又提起一个新话题:“萧十一郎,你可知道平民和贵族的区别?”

    “刘公子请说。”萧言不明所以然。

    刘晔道:“大凡平民,都离不了贫寒两字。平民,非但饮食难见山珍海味,衣服难有裘缎丝绸,还有吃不饱、穿不暖、住不起等等生存苦恼,譬如前汉淮阴侯韩信,就是一个极其鲜明例子。韩信贫寒窘迫时,甚至不得不厚着脸皮蹭朋友家饭吃。因为贫寒,因为艰苦,平民创业时,往往有一种危机感,他们常常警惕自己,千万不能失败,千万不能失败,一旦失败,你就要饿肚子。所以,平民行事,大都谨慎,能少犯错就少犯错,能节省就节省。平民创业的目标,一则是,自己吃饱穿暖骑宝马住大房子;二则是,功成名就后,多照顾照顾身边朋友属下,令他们也吃饱穿暖骑宝马住大房子——总之,大都逃不离‘衣食住行’四字。”

    萧言疑惑的点点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