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教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又是女足?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报讯(记者XXX)今天是中国足协规定的竞聘各级国家队教练报名的最后一天。()据了解,向中国足协报名的已有30人,到今天估计能达到40人。其中国内大牌教练悉数报名,而某教练甚至参加国家队主教练与国奥队主教练两个职位的竞聘。

    各候选人目前都在准备下周三开始的竞聘。据悉,由于足协给出的笔试与面试内容都没有具体范围,有的教练叫来圈内的好友帮助准备;有的则干脆向两年前曾参加了青少部组竞聘的那些教练请教,打听当时出题的范围及思路。

    中国足球在经历了奥运年的惨败后,中国足协在一片谩骂声中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招子,好吧,输了都说我们找的教练不行。我们公开招聘,谁有能耐谁来,看你们怎么骂。

    这样的招聘让杨乐觉得哭笑不得,从中国女足下岗后,他已经待业了三个月了,既然“公正、公开、公平”面向全社会,杨乐自然拖其大伯帮他报个名,博一博,单车变摩托。

    “这一次的选帅,全部是面向国内教练。手心手背都是肉应该不存在水份,而且总局对这次选帅也非常重视,这也是谢龙下课后南永搞的第一次“对外活动”,所以你大可以去试一试。”杨子建对杨乐讲道。

    “题目没有范围?”杨乐可是第一参加这种“公务员”开始。

    “题目都是由中国足球的元老功勋联合起来设计的,现在来说没有一个范围标准,总之你多复习一下关于足球教练的基础知识,另外我劝你可以多看一下霍顿的讲解,中国足球很多理论基础都是来自霍顿。”杨子建提供了他唯一可以提供的建议。

    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又要拿起书本复习可是要了杨乐的老命,不过为了梦想也只有顶硬上,改变中国足球,成为“民族英雄”,谁不想呢?

    而根据媒体的最新报道,这次选帅的题目将涉及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内容。

    “不知道涉及不涉及物证鉴定,犯罪心里学。这些我到是也有学过。”杨乐看到这条新闻苦笑道。

    26号晚,参加各级国家队教练员应聘的40多名教练前往足协进行了考试。()考试的方式为闭卷笔试,所有应聘人员在以下6道题目中仍选5道作出回答,笔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1、足球的打法与风格类似又各异,请详细说明。我国足球追求何种打法、风格更为合适?为什么?

    2、什么是队伍背后的队伍?作为主教练或者助理教练,如何确立他们的责任?同时,你认为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的?

    3、近十年来,球队采用稳守快速反击打法越来越多,且非常重要。你如何认识这种打法?请说出有多少不同类型的反击打法?采用时有哪些要点?

    4、我国的守门员在世界足坛包括亚洲足坛为什么不是很突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5、世界高水平比赛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请说出对身体素质的具体要求。如何将这些身体素质要求与技战术训练融为一体,并请举例说明。

    6、请详细说明一对一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在青少年队伍中一对一的培养与训练是否应该到成年队中继续?

    拿到题目的杨乐奋笔疾书,颇有古时候进京赶考,对圣上写下肺腑良言的气势。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写好了“奏则”的杨乐选择了提前交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不知道他的泪述衷肠能否感动足协里的“皇阿玛”。

    还没有回到家里,大伯就给杨乐打来了电话。

    “你都是怎么回答的?没有乱写什么东西吧。”杨子建生怕杨乐一激动直接怒骂足协朝廷,那就惹事了。

    “没有啊,我回答的挺好的。第一道题,我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本来就是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的问题,现代足球的风格打法都趋于近似。各个国家都在取长补短,粗糙的英国打技术足球、保守的意大利打攻势足球、人高马大的德国打地面配合。我们明显不应该去纠结这种问题嘛。我认为什么打法什么风格能赢球,我们就追求什么。这一场比赛打泰国我们这样能赢就用这种,下一场打韩国我们那样才不会输我们就那样打。只有根据不同的对手改变自己的战术打法才能让弱队有立足之地。

    第二道题,我认为足球是团体运动,所以本质无非就是一个团队。我认为团队精神的建设是最重要的。

    第三道题,欧足联的《2007-2008欧洲冠军杯赛技术报告》和《2008年欧洲杯赛技术报告》中,已经出现过“更积极的防守反击”的说法,我简单的复述了一遍就好了。

    第四道题,我对题目本身就不是很认同,中国足球好的前锋出的就不多,好的门将还是有很有几个的。这题目不知道谁出的,太次。我没有选择作答这道题。

    第五道题,我认为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并不差,差的是在实战中运用身体。我就简单的对比了中日韩三国球员的身体条件,结合中国球员在场上的粗野犯规分析了一下中国球员完全把身体素质用在了不对的地方。

    第六道题,一对一的作用任何一本足球训练教材上都有,我复述一下就好,至于后面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球员最大的缺点就是基础薄弱,如果时间允许,我真的希望他们从颠球开始继续培训。”

    听了杨乐的分析,杨子建知道他并没有胡乱做答,悬着的心落了下来。这孩子虽然倔强倒也“识得大体”,说不准以后真的能成可用之才。

    杨乐本人对这次考试的结果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自己觉得这种事完全不靠谱,而中国足球要有所出路还是要坚持聘请高水平的“外教”,自家这些败军之将,换谁还不是逃不掉被斩首的命运?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不过等来的消息再次让杨乐恨不得把喝进去水吐出来。

    “什么?又是女足?女足国青队?大伯,我说你别逗我了成不成?我一个年轻人去教一群女孩子?这成何体统!”杨乐被通知他进入了女足国青队主教练的复试。

    “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你不是梦想当足球教练吗,教中国女足青年队比你教小学队强吧。你的优势是年轻,理论知识丰富,足协领导好像很满意你的答卷,而且他们认为你的英语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