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跟换了三名队员,从球衣号码可以看出来都是进攻球员。而看上去杨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换上生力军,继续死守。
此时已经用掉4个换人名额的杨乐,只剩下最后一个换人名额。让孩子们坚持完最后十分钟,等一会30分钟的加时赛再做调整,还是这个时候就用了保住眼前资本?
而接下去一分一秒让杨乐更是心急如焚,因为少打一人体能过度消耗的孩子们看上去已经筋疲力尽了,动作也越来越不规范。裁判的几次判罚让他们每个人都愈发的不冷静,杨乐的球队随时可能再吃牌,而如果再被罚下去一人,比赛就肯定会结束了。
摆在杨乐眼前的只有两条路,换新队员上去继续防守,拖到点球决战,第二条路就是期盼老天照顾让他们能坚持到常规比赛终场,然后再换上有生力量而不是现在就打光手里所有的牌。
杨乐作出调整,用李捷替换下了中后卫。
阵型变成342,他要求王强回归前场,而防守的时候黄东变成中后卫。
他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这样打下去,即使拖的住最后不到十分钟,筋疲力尽的球队在加时赛一定会被击溃,现在只有趁着对面一定认为我们不敢反击的时候,趁着他们想最后时间狂攻忽略防守的时候,和他们拼个鱼死网破。
最后时间段加强进攻并没有让对手加强戒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种情况下足球教练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琢磨不定。想攻又怕输,保平打加时又想着万一偷到一个,思路不清晰,顾此失彼所以常常造成思路上摇摆不定,想赢又怕输,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杨乐这个时候就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在90分钟之内结束比赛,不管是赢还是输。所以他的换人就是给球队义无反顾的信号。
比赛第89分钟,对方终于出现了一次致命的失误。获得角球机会的他们,竟然大举押上,如果光是这样还不足以致命。他们的两名中后卫犹犹豫豫中不知道是老实呆在后场还是去充当一个中锋的角色。犹豫中他们就埋下了祸根。角球被解围,黄东直接一脚把球踢的越远越好,然后球却直奔王强而去。这个时候站在中圈过去不到10米的王强理应是越位的,因为对方按照惯例这个时候只有一名拖后中卫在防守,照例他将前跑制造越位,可是远端还有一名后卫并没有前去抢点而是站在了本方半场看风景。
这样对方造越位失误!
王强拿到球用了最后的力气狂喷,前面等待他的是康庄大道,他获得了一次一对一机会,尽管对方后卫拼了老命死追,但是他至少领先一个身位,一个不可逆转的身位。
对方门将冲击,这样下去,王强的射门角度会越来越小,为什么还不射?难道这个时候他对自己的射门技术不自信了?他害怕了?
王强抬脚了。
要遭,这么近距离的射门肯定打在守门员身上,杨乐只能仰天长叹上天助草不助袁了,
王强射门的一瞬间讲球像左边一拨,他并不是要射门,他要利用假动作骗掉门将的重心。
果然,门将倒地了,这一下门将完全失去了重心,如果他的倒地碰不到皮球,那王强就将从他身边越过面对空门。
球进了,王强过掉了对方门将,面对空门轻松破门!
连看台上的职业教练球探都为他的这个进球叫好。
进球了的王强甚至没有体力去庆祝,直接躺在了对方的禁区里,所有的孩子都冲了山去,杨乐是不知道为什么王强没有被“压死”的,他只知道球队绝杀了对手,晋级四强!
王雯畅的主编答应了可以写一篇关于足球赛的稿子,不过千字不到的稿子用了百分之95的篇幅详细的介绍了外国语学校这支由外国孩子组成的足球队。
杨乐的球队?稿子也是有所提到的,在全文的最后一段:
“最后全场占优的外国语学校球队在四分之一决赛被一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球队淘汰,啊,这就是足球啊!”
这TM的什么玩意儿!
备用站:www.lrxs.org